人的喉咙里有两个管道,一个称之为气管,一个称之为食管。
食管属于消化器官,上连咽部,直达于胃。
而气管是呼吸器官,上连喉部,而后通向左右两支通肺。
人若自咬舌头,因为舌头属于动脉血,会导致大出血,从而堵塞气管,形成窒息。
所以说一个无法呼吸的人,怎么可能如电视剧中那样,死的如此安详。
最终,公孙恭到底还是被救了下来,只不过另一个问题又随之而来,大出血。
“送出城去,交给公孙度”
不能再让公孙家的人死在自己手上了,至少不能死在襄平,甘宁完全可以想象,没有了家人掣肘的公孙度,如果不去缓和一下关系,顷刻间就会失去理智,命人强攻,还绝对是无所不用其极的那种。
收敛好公孙晃和公孙渊的尸体,又接出公孙恭,公孙度果然没有第一时间攻城,而是退兵下去,救治公孙恭。
可还没到当天晚上,辽东军就全部素犒起来,显然大出血在这个时代,并不是那么好医治,难怪古代一咬一个准。
远远的,听着辽东军大营哀嚎声,甘宁觉得慎得慌,更多的还是对明天的担忧,要不是天色已晚,自己又是步兵,他肯定趁现在逃走。
好在,他下午做了一个十分英明的决定。
次日清晨,辽东军裹着'银装素裹'就来了,今番是公孙康和柴荣打头。
没见着公孙度的影子,看来一天之内痛失三个家人,对年入半百的他而言,果然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也不知哀军必胜这个说法出自哪里,但在甘宁心里,这是一个非常靠谱的说法,所谓化悲痛为戾气。
在痛定思痛下,整个辽东军无论是兔死狐悲也好,真的崇敬公孙家族也罢,总之在战斗力上是有了质的飞跃。
“元俭那边怎么样,还顶得住吗?”
“够呛,四方城门的状态都不是太理想,最多还能坚持一天,再往后就说不准了,尤其百姓也因为城门口的事,引发了不小的骚动,兴霸尽早作决定吧”
见苏飞巡防回来,甘宁只是习惯性的一问,没想到事态已经这么严重。
继续留在襄平只有两个可能,要么被公孙康破城,要么友军来援。
“弃城的话,这里一马平川,怎么跑?我们的船在南边,三四十里的路,还不等我们赶到,辽东骑兵就追上来了,何况那里有没有敌军驻守还说不定”
进入四月之后,太阳越来越大,甘宁站在墙头一面说着,一面用手遮着阳光,打算看清楚远方的情况。
没有山,没有林,就几条小溪,弃城就意味着自缚双手送给怒火中烧的公孙康,会是什么结局,都不用细想。
孙策走了一步自以为高明的棋局,实则却把甘宁推入火坑,当然最主要还是因为柴荣的出世。
“向北撤退?我问过一些百姓,向北再走一百多里,就是鲜卑人的地盘,公孙家很少去那里”
“你认为,向北就安全了?一百多里,我们步行,辽东军骑行,这点时间,够他们从襄平到港口跑几个来回,弃城是最后的办法”
“那兴霸还有什么办法?”
“还能有什么办法?坚守到底!行了,他们又准备攻城,你快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这一次,辽东军搬来了发石机,甚至还有连夜赶制的两座井阑,给蛟龙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但攻城,最终还是得要有人站到城墙上才行,所以此刻蛟龙军得处境,像极了后世躲在壕沟里的战士,任凭鬼子的狂轰滥炸,就是不出头,时不时吐出一口嘴里的沙土,念叨着怎么还不攻上来。
其实,面对辽东军的发石机,甘宁只觉得那是玩具,除了震慑效果外,真正的杀伤效果并不大。
最重要的是辽东军不敢在发石器的掩护下攻城,这说明准心有很大的问题。
再想想征东军的攻城,步军会在投石机、井阑、冲车、云梯车的共同配合下进行,成军至今,除了实验过程中,完全没听说过误伤的情况发生。
所以,公孙康和柴荣的发石机,不仅没有起到打击征东军的效果,反而还让他们被鄙夷了一番,无形间,士气反而隐隐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