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三章 文人相轻(2 / 2)盛世柱国首页

“还说不是文人相轻?”杨素叹了口气,瞧见身边的辜敏道也在大点其头,这才开口,“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台上的杨蓉听到杨素说文章竟然“譬诸音乐”,便用了心思,沉吟片刻便回过味来:“杨大人果然是奇才,音乐的曲调节奏有同一的衡量标准,但是运气行声不会一样整齐,平时的技巧也有优劣之差,虽是父亲和兄长,也不能传授给儿子和弟弟。”

杨素听了她的话暗自点头,没想到这姑娘的文学素养竟然如此之高,只不过果然应了那句老话,“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杨素这句话的原意是为了说文章是以“气”为主导的,气又有清气和浊气两种,这琴技大家却只把用音乐比喻的部分听了去。

众人没想到杨素一句话便轻轻松松地得了杨大家的认可,想到自己刚才如同跳梁小丑一般地献殷勤,都感到脸上无光,他们不好对女子发作,怒火便又转到了杨素身上。

便有一人出列说道:“即使是两个意见相左的文人,他们达成一致意见的地方,也远比他们与普通人之间能达成的更多,普通人难以辨明两个相轻的文人到底是就哪一个问题发生争执。”

“文人相轻,可不是意见相左。”说到这里,杨素瞧了一眼李舒敏所在的位置,微微一笑,“文人用‘相轻’,同行用‘嫉妒’是准确的,所以才能为大家认可,代代相袭,沿用至今,李先生,本官看杨大家也没有带什么华贵的首饰,应该不是舒敏斋的客户,您出手倒是大方啊。”

李舒敏没想到杨素这都能借机试探自己,他轻咳一声:“杨大人,花魁大赛正是为咱们杭州城开阔名声的好时候,草民作为本地人士,可不能作壁上观呐。”

“本地人士?既是杭州人又是浙江人,为何劳军的时候不见李先生的身影呢?”杨素哈哈一笑,“您似乎是有失偏颇啊。”

眼见着李舒敏额头上的冷汗下来了,杨素也不指望就这么探出他的底细,便微笑着摇了摇头轻轻放下,本以为这一番插科打诨可以将杨蓉的事情糊弄过去,却没想到还是被人抓着捶:“杨大人似乎很不屑身为文人呐,不知您眼中的文人相轻是怎样的?”

于铖眼看着这些人仍然胡搅蛮缠,便有些恼火,却没想到被杨素制止了上前的行为,原来是实在不想因为自己的身份而破坏了杭州城的花魁大赛,更何况本地的最高长官辜敏道就坐在身边。

“说话那人是苏州有名的才子陈文铭,您还是小心应付。”辜老大人看了眼头痛的杨素,附在他耳边说,“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

这算是赤裸裸地帮杨素作弊了,杨素噗嗤一笑,伸出手指点了下这位只想着背地里收好处的可爱小老头,这才微笑着开口:“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辜敏道暗赞一声杨素果然厉害,竟然这么快就想到了典故的出处,甚至连班固信中的原文都能想到,却不知杨素在京中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朝堂辩驳,下了怎样一番苦功。

众人还在领会杨素的话是个什么意思,却没想到他竟然再一次开口了:“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就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

这话一出口,可把那些与他作对的人得罪了一个遍,众人立即红了脸,陈文铭作为领头羊,终于再一次开口说道:“杨大人看重古人,轻视今人,崇尚名声,不重实际,又有看不清自己的弊病,难道是以为自己贤能吗?”

“你倒是会借题发挥,本官说的敝帚自珍可说的不是自己。”杨素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刁难,多少有了些气愤,他站起身子稍微伸展了下手脚,“放着《清明》不提,难道以各位的才华,能够创作出《杨石》这样的诗作来?”

一时间众人哗然,他们断然想不到杨素竟然公开嘲讽众人的才华,有道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就算这位钦差大人真是文曲星下凡,还能把他们全都按下去不成?于是,他们的目光再一次齐聚到最有才华的陈文铭身上。

辜敏道看到这个场景也有些不安,没想到自己的放任自流竟然变成了这样糟糕的局面,他刚要说什么,却被杨素一个让他安心的眼神给制止了,只能惴惴不安地坐在座位上,看着这个年轻的官僚将会如何行事。

杨素见陈文铭跃跃欲试,似乎要上前挑战,便微笑着摇了摇头:“这件事因为杨大家的‘琴歌双绝’而起,那本人今日便在这里献丑好了,你们若是自认有更好的诗作,大可以吟来听听。”

说到这里,杨素反复踱了几步,将唐朝诗圣杜甫的《赠花卿》稍作改变:“

杭城丝管日纷纷,半入西湖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静,绝对的安静。

经过改编后的诗词虽然远远不如本来的意境,也失去了原本讽刺劝谏的意义,但诗圣终究是诗圣,在诗词一道上封圣之人所作的诗词,一个小小的陈文铭完全没有挑战的机会。

辜敏道也没想到杨素同志竟然在片刻间便想(抄)出传世的诗词,脸上异常精彩,但是士人学子胡搅蛮缠的性子他还是清楚的,多好的诗词都能给你玩出妖蛾子来,他便清了清嗓子准备稍作点评,以堵住众人悠悠之口。

没想到的是,还没等他说话,舞台上的杨蓉竟然先一步站起,然后盈盈下拜:“能得杨先生这样的评价,奴家死而无憾…”

看着这一幕,场中众人无不这样想着:“你确定不是杨素和杨蓉串通好了用这个方式吹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