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圣上目光深深地看向他:“你不想让他们功过相抵?”
“功便是功,过便是过。何况,他们犯下大错,才酿成今日之果,救灾乃是他们的分内事,如今用心也不过是弥补自己之前犯下的过错,哪里有功?儿臣以为,待此事过后,所有相关人员,都要一一清算,才对得起受灾百姓。”赵谨很清楚,父皇问的不仅是自己对沈思嘉这道奏折的看法,也不仅是如何看待此次南方水灾之事,父皇更想问的,是自己对世家的看法。
世家一直是压在父皇心头的一块心病,他既然不肯选成王,也不考虑苗氏出身的四弟,之所以选自己,恰恰是看中了自己与世家没有关联,将来出手整治世家也没有那么多牵绊和顾虑。
不论他心中究竟是怎么想的,既然猜到了父皇的心思,此刻便要顺着父皇的心意去说,毕竟,他的储君之位,尚没有十拿九稳,又想起了方才从父皇这里出去的唐夫人和六弟,赵谨微微皱了皱眉,他们,始终是不稳定因素。
圣上听了他的话果然难得地露出满意的神情,微微点了点头,看向赵谨,语重心长道:“你能这样想,很好!只是朕要提醒你,要真的动这些人,没有那么容易,他们背后的人,才是关键。”
“儿臣明白。”赵谨也郑重点头:“他们本是我大周朝的官员,食君之禄,便该为君分忧,如今却与世家纠缠不清,俨然世家私臣,这些官员,早该清算,如今酿成此等惨祸,若是再让他们毫发无伤,如何与受灾而死的百姓交代?”
赵谨说话时,圣上一直专心听着,仔细观察着他的神色,只见他一片正色,说到激愤处更是难掩愤怒,圣上微微点了点头:“朕倒是不知道,你还有这样的见识。”他以前只觉得赵谨惯会作态,拉拢朝臣,虽知朝中有不少人支持他,反倒更添疑虑,一个只会耍手段拉拢大臣的皇子,绝不是自己想要的储君,也不是大周未来合格的皇帝,可是今日听他一番话,倒是对他刮目相看,也许自己之前心存偏见,对他,也只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部分自己的身子自己最清楚,他活不了多久了,几个皇子中也只有三皇子最适合继承皇位,他不能再因为自己的一点私心,迟迟不下立储诏书了,叹了口气,圣上问他:“还有一事,朕听说你今日见了蒋晖?”
赵谨早知道,父皇虽在这里养病,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没有什么能瞒过他的眼睛,所以面对父皇的问询,从不撒谎,当即点头:“是。今日有边境军报送到朝中,定远侯上书,羌族戎族纠集近十万人兵临城下,嘉峪关无粮,定远侯不敢出城迎战,但便是据守城门不出,嘉峪关余粮也仅够支撑十天左右。从定远侯写信,到朝廷收到这封信,已经五天过去,时间紧急,朝中大臣对边境的了解不如蒋晖多,军情紧急,儿臣便叫了他入宫商议此事。”
“可商议出什么结果了?”
“正要跟父皇回报此事。兵部尚书刘德茂提出从各地征调军粮,但是蒋晖提出从地方军征调军粮牵扯关节过多,程序繁琐复杂,边境军情紧急,恐怕来不及。”
“那他提出了什么办法?”圣上对兵部尚书的提议似乎很不以为意,赵谨没有细说,他也根本没有细问,反而更想知道蒋晖的看法。
赵谨谨慎地悄悄看了圣上一眼,才恭敬回道:“蒋晖提出,要父皇下旨,以边境军情不容耽误为由,找世家征粮。”
倒像是蒋晖会提出来的办法,只是圣上看了赵谨一眼,只问:你怎么看?”
牵涉到边境,军务和世家,赵谨不敢大意,沉吟片刻尚未想好怎么说,便听到圣上催他:“有什么想法就说,现在还是你犹豫的时候吗?”
“是。”赵谨连忙应声:“儿臣以为,蒋晖所言不无道理,军情紧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朝廷有难,要世家出粮合情合理,他们也没有理由拒绝。”
“他们是没有理由拒绝,但是你以为他们会出多少?”这才是圣上担心的事,这些人,收敛钱财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贪婪,要他们往外拿,真是比登天还难,圣旨一出,他们现在自然还不敢公然抗旨不尊,拿是肯定会拿,但是会拿多少,连圣上心里都没底。
赵谨想了想,连忙将蒋晖后面的话又补充上:“边境安危也涉及他们的安危,若是嘉峪关守不住,这些世家也逃不过敌军铁蹄的蹂躏,此中道理,他们不会不明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想来他们会以大局为重。”
要他们平白无故拿粮食出来,确实比登天还难,可若是让他们明白了,不拿粮食就可能被敌军蹂躏的道理,想必,他们也会愿意听从圣旨。
圣上看了赵谨一眼,缓缓点了点头:“也好,此事等不得,朕亲自下旨。”只是在督办的人选上,圣上犯了难,要找一个与世家没有利益关联的人,最好对边境还要熟悉,这样的人,本来蒋家的两个公子都可以,可是现在一个战死,一个因身份问题被困京城,要不要让他出京,圣上一时下不了决心,毕竟,他是戎族后裔,此次边境大军有一半都是戎族人,关键时候,若是他真的投敌,嘉峪关才是真的守不住。
赵谨也不能去,自己的身体不知什么时候就不行,他既有心真的立他为储君,这时候就不能让他离开京城。
这个人选谁,圣上一时没有了主意,便问赵谨:“以你看,派谁去督办此事最合适?”
这并不是什么好差事,得罪世家是肯定的,但是能不能在定远侯和圣上面前讨到好却不一定,若是筹措粮食不力,一个贻误军情的大罪扣下来,说不得还要丢掉性命,这样费力不讨好的差事让谁去做都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但若是圣上没有犹豫那么久,赵谨会毫不犹豫地说出蒋晖的名字,满朝之中,还有比他更合适的人吗?定远侯府的大公子,未来的定远侯,在边境多年,心思细腻敏锐,与世家没有关联,此事交给他,自然最合适。
可是这么一个所有人都知道合适的人摆在眼前,圣上却犹豫了,赵谨便明白了,圣上这是顾忌蒋晖的身份,根本没打算派他去。
可若不是蒋晖,还有谁能胜任此事呢?
若是沈思嘉还在京城,他倒是也勉强合适,户部主事,未来的驸马,前去为边境筹粮,也算得上名正言顺。可他如今远在扬州,要赶去嘉峪关根本来不及。
这个时候,自己也不能离京,还有谁合适呢?
正在赵谨左右思索,脑中将所有可能合适的人都想了一遍,却发现谁都不合适的时候,圣上一直看着他,忽然开口道:拟旨吧。”这话是对福公公说的,他连忙拿了笔墨纸砚跑来,准备好等圣上开口,自己便落笔。
赵谨却惊讶地看了圣上一眼,他已经有了人选?父皇会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