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除了在炎地,种痘术比较普及之外,在其他地方,还很缺失。这是需要朝廷发力去推行的!
内阁编撰五年发展计划,医部太医院对此也提出了不少建议,其中就包括推广种痘术,以利益百姓。
……
夏邦医学在发展中,在于疾病的作斗争中,在黑暗中摸索,无论是在抗疫、妇产、外科手术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发展水平!
外科手术方面,依托于战争,具有充分的实践基础。
妇产方面,谁家不需要生产?因此,实践基础也十分充裕!在七八百年前,就发展出了女宝、产经、十产要旨、再论十产等经典,其中尤以杨子建的十产要旨、再论十产最为精湛!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又累经数百年的临床实践的发展,妇产技术已经相当高明!
对切阴术、防范外邪、转婴顺产术等方面,都有比较充分的认识。
不足之处,在于礼教大防之下,男女有别,天下医者多为男性,去给妇人接生,多有不便、多为抗拒!
而女子二门不迈、大门不出的,学医抛头露面的也极少极少。
因此,这些技术,多为皇家服务。
在民间,接生方面,还是以请稳婆为主。
而稳婆的在医学方面的修养,可谓是一塌糊涂。
她们不懂切阴术,就用指甲掐破不懂防范外邪之法,因此产褥热高发不懂转婴顺产术,因此难产多发婴儿出不来,粗暴的扳断婴儿肩胛骨的都有用擀面杖粗暴的擀,谓之赶婴儿快出来更有甚者,鞭打产妇……,故而妇人生产,犹如在鬼门关前转一圈难产死亡率极高!
妇产见血,民间有的地方,以为见血是血光之灾,不祥,不准产妇在家中生产,而将人抬出房子,在外面生,羊圈、牛圈、道路边,还有抬去坟茔处生的,稳婆技术不行、环境又恶劣,因此十分危险。
这些在医家看起来,都是恶习。
但是,这些恶习,古来如此,要想改变,实在不是一己之力所能做到的。
要改变这样的恶习,非要国家力量去推不可!
内阁编撰五年计划,太医院本来隶属礼部,礼部虽然无人在内阁,但是,听到风声,也积极的参与到了其中向内阁要钱!
不仅种痘要推行,妇产什么的,也要推行啊!
我们这都是利益民生的事!
我们要培养人才!
我们要为苍生服务!
你丫的快给钱!
你给慢了,少给了,就会耽搁时间,可能慢一点,就会害死一个难产产妇,一尸两命了!
他们都是你丫的害死的!
如此大的罪过,你丫的吃得消么?
太医院升级为医部,得到皇帝重视之后,要钱就更积极了!
内阁对此很蛋痛。
管理钱袋子的高洁就更蛋痛!
……
医部里的人员,分为三种,一为官、一为吏、一为专业人员。
顾家虽然名声在外,但是,无论是太祖时期的顾明、还是当今的顾闻老太医,在太医院内,也只是个负责痘疹科的御医,不过八品。
太医院从礼部下独立出来,抬升地位之后,八品也随之升为了五品。
这些专业人员,有专门的医考,和一般的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是有所区别的。
医者这个行业,分为四个等级:二等医员、一等医员,二等医士、一等医士,这四等之上,便是御医,御医从一等医士中选。
御医原为八品,抬升之后为五品。
医士原为九品,一等医士为正九品,二等医士为从九品。抬升之后,一等医士成为了正六品,二等医士成为了从六品。
医员原来不入流。这时,也随之入流,并且,一等医员正七品,二等医员从七品了!
品阶都大大的提升!
儒家的价值观下,使得医学在内科方面,发展有所不足。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要对人家亲人的尸首动刀子,这是令人难以接受,甚至会引来儒家士林口伐笔诛的!
这玩意,政治不正确呀!
……
这日刘玄召见医部内的大小官员。
对医部向内阁提出的要求,推广种痘、妇产方面的事情,表态会给予全力的支持!
要大力举办医学校,培养相关的人才,为百姓服务。
医校在各地方本就是有的。
收的学生,都是医学世家。
这里的“世家”可不是那种世家大族,而是在户籍上,是医户的人家。
户籍制度上,规定必需子承父业。
医户子弟自家教,或送入医校学,再行考试,取得从医资格。
由于财政紧张,对医学又不重视,医校读书和儒门学校读书是不一样的!
官办儒门学校读书,是不要学费的,还会倒贴。
去医校读书,是不会有倒贴,还要交学费的!
所以,医校里鲜少有人去读,一般都是自家教。
有时财政亏空,为了增加收入,还会卖“资格证书”,都不用考试,直接花钱就行了。
原先的吴楚等国都有这样的行为。炎国不承认这样的医员。
儒林之中,虽然有“不能入仕做个贤臣,就去从医做个良医”的说法。
但是,迫于户籍制度,以及从医风险、前途,士人阶层的首选都是读儒家经典去科举做官!实在考不上,次选也是做老师,而不是从医。
人都会生病,生病就要医生。
从医虽然不缺市场,不担心没饭吃。
但是,从医是门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哪里是想学就能学、读几本医书就行的?
技能不过关,搞出人命来,良医做不成,反倒会成为庸医!
远不如做老师来的好,动动嘴皮子就行了,不会弄出人命,绝无风险,名声又好。
何必从医呢?
如今太医院品阶抬高,从医的品阶也随之大大的提高了,这对人们来说,应该是增加吸引力了。
大力支持医校,朝廷甚至也可如儒校一样,不收学费,而倒贴补助。进一步吸引人。而且就学学生的户籍也可放开,非止医户,其他户籍子弟也可入学!
女医急缺!
世道风气是女子宅家,不要抛头露面!
这是不利于妇人科发展的!
妇人科发展,还是需要女子从事。
男子究竟男女有别。
别说这个封建帝制礼法森严的时代,就是前世,世道开放了,妇产科的医生绝大多数还是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