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章 切面铺(2 / 2)吃货的自白首页

另一件事,是顺带手的转转同行的铺面。这不仅能知道他附近的客流情况,更能在其中找到合适的战友。比如主业是蒸馒头花卷儿的,或者是烙饼馅饼的。这样的话,就可以让他们成为供货方,极大的拓展了店内的经营品种。如果他们恰巧也需要切面,那就再好也不过了!

“各行有各行的门道,对于一个整天和硬面团儿打交道的人来说,我真的是搞不懂酵母、发面、蒸箱、笼屉的事,想想就头疼情。相反的,我的生面团儿也是很有含金量的。”老吴掐灭了烟,继续说道:“不说别的,单就说水面的比例,就是个学问。老百姓都有一个共识,机制切面比手擀面出数,也就是禁吃。这个说法是对的。那么是为什么呢?

“水的含量不同吧!?”我回答道。

“对喽老哥,其实就是加水多少造成的。”接着,老吴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机制切面的加水量,是一斤干面粉加三两水。这样的水量普通人是休想用手和出光洁的面团儿的,不信可以试试。

“即便我上柔光机,面团儿里也是有白茬儿的。最后还是用压面机来回压十来次才算是拉好片的。”老吴不知何时油点上一只烟,他歪叼着烟头,烟雾在他眼前漂浮着。

手擀面其实也是机切面,只是含水量是四两,机切后再掸细玉米面用手揉搓一遍。

“老哥,你知道最挣钱的是啥不?告诉你吧,是饺子皮和馄饨皮。因为第一它含水量可以到五两,第二卖价也不便宜,咱么这里卖的和切面一个价儿对吧!就是最后要用手切圆儿,有点儿麻烦而已。”

开新店固然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但也不是次次都能顺利转让出去。赶上打了眼的时候,只能忍痛低价转出,另谋它处。

除了开新店还有一种就是盘店。作为一个开新店出身的人来说,我知道盘店的水有多深。

但有的时候盘店也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这首先是因为不是总能碰上新市场的,再有就是盘店后经营得好,再转也是有增值收入的。

但转店终归是有转店费用的,少则二十余万,多则上百万,这也不是闹着玩儿的。这就要心明眼亮,自己心里要有数才行。必须要做到对当地市场明察秋毫,马虎不得。因为单从每日的面粉用量是不足以说明经营状况的。

打个比方说,每天即便都是十袋面粉的店面,外送量大的店面就比零售量大的店收入少的多,而机切面销量高的店面又不如饺子皮销量多的店面挣钱,零售价价高的地段又比较挣钱一些。

“这里还要谨防一种情况。就是上家如果送货多,那么他转给你的店面等于就是个空架子。他如果在附近另寻个去处,支上摊子,直接就抢了你的饭碗,你呢还毫无察觉。”

不过这样下作的事情,老吴说他是不耻于干的!“但江湖险恶,不得不妨啊!”老吴吐了一口烟说道,眼神里闪过老辣的江湖意味。

总之,盘店的风险远远高于装新。

“比如我现在开的这个店面,我已经搞了四年了,还没有出手。这并不是我愿意在这里干,真是转不出啊!”老吴有些悲凉和无奈的说道。

他是二零一七年用二十万盘下的这个铺面。当时感觉生意还不错,谁承想其后正赶上北京大规模疏解人口,这使得他的生意少了至少两成儿。“虽然一年下来也有二十几万的进项,算是把转让费赚了回来,可代价是我们一家三口起五更爬半夜的忙活了整整一年啊。二零年又赶上新冠疫情大爆发。这下好了,直接入不敷出了。”老吴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更要命的是,他的这个摊位处在一个小市场里。而这个小市场,简直是从里到外的破破烂烂。卫生条件根本就不达标,老鼠蟑螂大白天的满屋乱窜。“我可得说清楚,我那间屋子可是瓷砖到顶,没有一处不干干净净的。但苦于整个市场的脏乱差,就是送都送不出去啊。”

说到此,系着白围裙的老吴,站在正装修的市场外,伴着隆隆的电锤声,狠狠地扔下已烧手指的烟头儿,然后一边儿用力踩着,一边儿接着说:“反正我也想明白了,市场这么一装修,明年一准儿的涨房租。龟儿子的房东,大疫情下一分房租不减还憋着涨钱,没有人性啊!等他装修完了,我趁着干干净净的好歹把店面一转了事,而且这市场里要转店也不是我一家。反正老子一家这四年总算是挣了八十多万了,也不差这二十万的转让费!这四年,可把老子坑惨了。”

“雄安新区可以考虑一下啊!”我说道。

“对,赶明儿我一定去看一下,听说规划的不错!”老吴面带希望坚定的说道:“行就接着在北京混,不行就回老家开个菜鸟驿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