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九章 心念电转(1 / 2)爸妈和我一起穿越了首页

就这样,余卿卿上蹿下跳地四处指挥安排,赶在天黑之前将自家大哥的事儿给解决了。

余其凌整理了一番自己的新房间,他和魏小秀才共住一套屋内,却不在一个房间里。

原本“客厅”内的大桌子,因为希望能有个好光线,就被推到了窗前,作为这两个读书人的案桌。

这案桌乍一看倒十分有意思。

它两边各放了个椅子,中间一块四面小台屏和两排挂满了各种毛笔的笔架将桌面被分成了两块,一块是余其凌平日里写字看书用的,左边放了一个余卿卿设计又找何家大伯做的桌上立式小书架,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余其凌平日里所看的书和用的各类宣纸,都是余卿卿没事给搜罗来的。此外还有一套开片青瓷釉如意纹圆形阔口笔洗加云型墨碟、仿太湖石青瓷笔搁以及水盂黄铜勺和紫檀镇纸……所幸桌面算是相当大了,还能给余其凌留下一片四尺对开的地方写字画画。

与之截然相反的,是魏小秀才的那一面书桌:除了几本泛黄发旧的书籍便再也没有其他。

尽管如此,魏知源也感觉到十分满足了。

他轻抚着平整的桌面,又摸了摸结实的座椅,为了怕两个年轻人久坐不适,余卿卿还特地从小楼里拿出来几个坐垫和靠背给放上,坐上去后柔软而舒适。

桌面上供放了四盏烛台,明盛的烛火将暮色中的房间照得亮亮的,魏知源的眼睛也闪着喜悦的光芒。

不得不说,此时的所有东西让他都十分满意。

原本在大庆村生活的他,在长兄长嫂的带养下长大。

他原本也是有双亲和一个小妹妹的,可那一年的狼群下山,将他的妹妹叼走,爹娘为了救自家的小妹,不顾一切冲进了狼群中。

那时候他还小,最后的画面也没有看到,只是在狼群撤退后,见长兄从哭声震天的村人之间拿出来半块小妹沾了血的衣裳。

自此之后,魏知源不再说话。

魏长兄整日里苦于田间劳作,一心只想养活兄弟二人,当他发现自家年幼的弟弟陷入一种很奇怪的状态中时,已经很难再改变什么了。

魏知源不再说话,甚至不再发出声响,只是静静躲在房屋里的角落里,从早到晚地待着。

魏长兄害怕了,他将小弟带去了村里唯一的一个老大夫身边,让他帮忙看诊,可老大夫只是摇了摇头道:“这是心病。”

魏长兄不死心,他每天都试图与弟弟交流,隔三差五带着他往老大夫家中跑,唯一出现转机的一次,是魏知源看到了老大夫手中医书,开口问了一句:“这是什么?”

老大夫与他介绍了何为书本,又将家中仅存的几本幼童启蒙书递给了他,一字一句地将书中的内容教给了他。

许是魏知源一心与外界世界隔绝,因此学起书籍上的内容也是异常的快速,其非同寻常的领悟能力和举一反三的思辨能力更是让老大夫叹为观止,直赞赏他是个读书的好料子。

魏长兄也是喜不自禁,他拉过小弟的手,认真询问道:“小弟,你可想读书?”

魏知源并不知道读书是为了什么,但是他喜欢完全沉浸在书本中的感觉,他沉默地看向窗外,点了点头,道了一声:“喜欢。”

魏长兄点了点头,当天傍晚便从县城里带回来一个小包裹,里面是几本书还有一些质量很普通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差的笔墨纸砚。

这几本书一看就是二手的,封面有些破损,里面还有些污渍,可魏知源却十分喜悦地将书捧到了面前,将目光认真移向了他的哥哥,小声地说了一声:“谢谢。”

虽然这只是几本二手的书和普通的笔墨,可魏知源知道,自家兄长定是近花费了全部的积蓄,才将这些东西带到了自己的面前。

这段岁月也是他的童年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每天清晨,他的哥哥便拉着他的小手,将他带去老大夫家学习,又或者是将他带去做农活的田埂旁坐着,一边干活一边听他背书,眼神中满满都是对他的骄傲。

之后的魏知源与自家哥哥的关系也已经恢复到小时候的亲密,兄弟二人努力地摆脱了过去的阴影,试图重新过上新的生活。

一切转折发生在几年后的一天,魏长兄在村里人的介绍下,娶来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是别村里的,来之前听说既能持家,干活也是利落,只是性格上有些泼辣。

可娶到家之后才发现,这个女人性格着实厉害,虽然将家中收拾得干净利落,可也将家中事宜把控得丝毫不漏。

她一来便开始嫌弃魏知源沉默寡言且只知读书,日日夜夜念叨他不干活不劳作,就靠自己哥哥养着,魏知源听到几次类似的话之后,便每日跟着魏长兄下田干活。

魏长兄劝了几次却没有什么大用,魏知源白天干活,晚上便就着昏暗的烛火继续读书。

就这样,长嫂仍旧因为他浪费油烛的原因,言语上百般嫌弃。

魏长兄是个口拙的,几番劝慰下来非但没能停止自个媳妇的抱怨,反而激起了她的怒火,直嚷嚷着说既然公公婆婆都不在了,不如就早点分家,没道理自个的孩子不养,去养自己有手有脚的弟弟。

是的,此时的长嫂已经有了身孕,鼓着大肚子的她说起这些话来也是分外有底气。

魏长兄在协调这两人的矛盾这方面实在是有心无力,甚至是有些软弱,他只能沉默着任由事态发展。

只是底线只有一个:在他的弟弟没有找到媳妇之前,他是坚决不会分家的。

只是兄弟之间的隔阂再次出现,且二人都不再试着去挽回了。

魏知源也明白,他的兄长终将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以及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他,也有自己的路要走。

后来,在老大夫以及村中族长、村长几人的举荐下,魏知源参加了县试和府试,成为了县城里最小的童生,后更在院试中,一举考上了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