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的漏刻钟已到达。
这刻,一名着士子服的少年从天坛之外,一步步走前来。
无形的气蕴弥漫,此地所有士子都望向了那名少年。
眼若星辰,眉如剑锋,清冶干净的面容下却自有一份沉稳君子之气。
一时间,所有士子全都惊呆了。
这就是燕王?
他才八岁?
就是说他今年已然及冠,都有人相信!
赢轩一步步走来,众人目光追随着他的脚步。
“我来了,行心之道,传道苍生。”
随着赢轩立于天坛正中,浩荡清音传遍整个天坛广场。
习练《太极拳》,心养浩然气,赢轩气贯咽喉,声音便如一股拧绳,向四面八方传荡而去。
仅这一手,就震撼了在场所有士子。
“敢问,何为知行合一?”
当代儒学老宗师,文学北泰斗真德秀站起老朽的身子,向着那朗朗少年喝然发问。
赢轩一笑,“知者,乃从心之旅,遍及......”
又有一名儒学大家站起发难,“何为格物致知...”
“心若有所思,如何判断它是心之所生,还是外物所致?”
“我观天,天怒,我观人,人愤,我观地,地震,敢问燕王,又.....”
“三从之心,何故而来....”
...
...
这一辩,便从白昼之日,辩到了黄昏之时。
足足四个时辰,赢轩不眠不吃不累,朗朗清音舌绽群儒。
从古论今,辩得在场三千士子,无一人而言,全都惊骇望着方那名少年。
仿佛看到有无穷的青光在他背后聚集,凝聚成圣人光圈。
他们知晓了燕王的心学之道,知晓了何谓格物致知,何谓知行合一!
这是彻彻底底的圣人之道。
最后,汪克宽颤抖着老朽的身子站起,大声问道:“敢问燕王,你既知行合一,又以格物致知为人生实践之真理,可为这大明做了啥?”
赢轩微微一笑,不曾回答。
三千士子皆紧紧盯着赢轩。
燕王空口白牙用心学之道辩得此地三千士子哑口无言,他以他之道,近乎成圣!
但如果真要成圣,那就要以心实践,以己作则,成为天下万千士子是统率。
否则不过一纸空谈,让人笑掉大牙。
这刻,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儒学的内阁大臣相继站起。
杨士奇道:“年幼燕王柳落民间时,曾从西方蛮夷之地,带回红薯玉米种子,让大明万民饱腹,不必受饥饿之苦,此为知行合一也!”
杨荣笑道:“燕王力谏大明当朝天子,开拓蛮疆,转移大明江山内部之矛盾于外部,让我大明神朝传遍千秋万代,此为知行合一也!”
杨溥说道:“燕王日夜难寐,造珍妮纺织机,成立大明煤业,研究制盐法,让天下万民不必挨冻,人人有衣蔽体,有盐可吃,造福天下万民,此为知行合一也!”
“燕王之一行一举,皆为奉行此心之理,他不可为当代圣人,何人可称圣乎?”
身为赢轩头号迷弟,于谦也站起来大喝。
赢轩道:“为这大明盛世,我愿贡献必生精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声音浩浩荡荡,振聋发聩,让三千士子轰然巨震。
三杨,于谦,胡广,黄淮,解缙齐齐向抱拳,“请燕王成圣!”
“请燕王成圣!”
“请燕王成圣!”
三千士子热血沸腾,兴奋之意直冲脑门,齐齐望着首那名少年,纷纷怒吼,“请燕王成圣!”
大乾铁血一年。
大明永乐二年。
十二月初八,腊八之日,赢轩成圣!
...
...
(PS:冲刺十更,这是第六更!)
(PS:关于心学打口水战这里呢,作者就略了,真写起来没有万字下不来,作者写起来也累,读者姥爷们看起来也累,说不定还不爱看,反正这个比,咱们到位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