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番外六 山有木兮木有枝(四)(2 / 2)有女为姝首页

转头与她笑道,“稚子年幼,口无遮拦。”

“无妨,”清岑淡淡一笑,顺手摘下那花瓣,细细打量,“合欢本就寓意极好,如今虽是晚秋了,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别有一番雅兴。”

李淮安闻言挑眉,只未等开口,浩儿先道,“这句我记得,伯父的案头上也抄了一份。”

清岑讶然道,“已至深秋,自当有此兴致。不过表哥特地抄录下来,也该是另有寓意。”

李淮安失笑,“倒也没什么,我素日在书房中闲坐,随手抄录罢了。搁置案头也是为提醒自己如今屋外的时节景致,免得不知世常为何时。这孩子记性好,倒给记住了。”

深知他轻易不能出府走动,清岑闻言心中不免替他抱憾。又怕多说徒惹他烦心,只好轻笑着转过话锋,

“表哥满腹经纶,也极附风雅。我从前在家时也试过抄录闲人诗词,偶尔也自酌几句。可惜我学识浅薄,倒也写不出什么来。”

李淮安闻言心中一动,微微扬眉,“哦?原来清岑也有这般雅兴?倒不知其寓。”

清岑哂然,“粗文鄙字,拿出来只会贻笑大方。不过,我这也正有一典故想要请教表哥,又怕叨扰。”

李淮安不以为意,颔首温言,“这有什么,不妨直说。”

见她面色略停顿,他心下了然,抬手指了指前头的凉亭,“在此处立着也非正理,不如至亭中一叙。阿荣去备茶。”

清岑福身,二人这才带着浩儿一同到亭中石墩上就坐,阿荣带着几个婆子将滚茶、暖炉、纸笔一并挪入亭中,供他二人评诗作词。

这一细细接触,李淮安不免得对清岑刮目相看。这位表妹在宁国伯府中虽借居一月有余,但二人只在家宴上见过一面,说过的话寥寥无几。

虽知她身为南平郡王府的县主必定自幼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却不知她的诗词竟精通到这般地步。

作出来的这几首小诗虽无甚语寓意,只感叙春花秋月,但对仗工整、用词精致,在女眷圈子里也算是上乘。

女儿家又不需似男子一般科考谋官、谈古论今,能饱读诗书便是不错的。

何况她的才名果真名不虚传。

李淮安自幼静心惯了,更爱评诗论词。可惜家中人丁单薄,李儒源满心皆是是仕途纷争,兄弟二人倒无过多可谈之处。

韫欢虽有才情,但那是处处需避嫌的弟媳,自然说不上话。阿荣更是一提诗书便昏昏欲睡,算来算去,府中能与他在一处说笑的,竟只这远客清岑。

二人相谈甚欢,愈发忘了回去的时辰。最终还是浩儿打了几个哈欠,清岑这才回过神,微微笑道,“叨扰表哥许久,是清岑失礼,还望表哥莫要见怪。”

“你写的极好,何出此言。”这会子手炉也有些凉,李淮安直了直身子,道,“从前不知清岑会有此才情,是我小看。”

清岑眼下闪过一丝转瞬即逝的赧色,颔首道,“还是表哥费心提点,才解我心头之忧。算起来我该谢表哥一番,只是不知日后…”

语至此处戛然而止,这下面色不免得起了丝红晕。终究是未曾出阁的小姑娘家,李淮安虽是年长十岁的亲表哥,也是男女有别的。

见她面露窘色,李淮安失笑,先开口道,“日后若有不解之处,只管来寻我。我虽不才,但愿闻其详。”

顿了顿,“在此处或是安寿堂的抱厦中便好。”

清岑怔了怔,忙欠身,“我记下了,多谢表哥。”

“时辰不早,你也早些回去罢。阿茗…”他沉吟,清岑见状接话,“我正要去寻二嫂嫂,不妨带浩哥儿一同过去。”

他点点头,“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