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2章 初登他国地(1 / 2)红楼之薛霸王首页

长芦盐业公司船队治下渔船,出海捕鱼,遭遇朝鲜国水军,被擒获扣押。

薛蟠悍然命令长芦盐业公司船队出动,给被羁押的船工讨公道。

此事虽然在情理、法理上,薛蟠都站在有理的一方,不怕时候朝廷追究责任,但是薛蟠还是立即写了两封密信,送入京中,一封通过戴权,直接递到永昭帝的桉头;一封则是给林如海的。

在贾政外任武定府知府之后,林如海就成为薛蟠在京中的最大靠山,他任职的户部右侍郎,又正好是薛蟠担任的长芦盐政同知的直属领导,把这件事提前向他报备,本就是应有之义。

派出了船队,上报了消息,剩下的时间,薛蟠就只能在天津的长芦都转盐运使司衙门焦急等待消息了。

虽然对长芦盐业公司船队的战力很有信心,但是拿不准朝鲜国对此事的态度,薛蟠的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忐忑。

朝鲜国在历史上,长时间都是华夏帝国的藩属,前明时期,朝鲜国对大明朝十分恭顺。

即便是在明末的崇祯朝,朝鲜国依然视大明为正朔,朝鲜国还曾出兵配合明军共同抵御满清的入侵。

不过,随着一次满清军队围困朝鲜国都,朝鲜国君臣,迫于压力,无奈举国向满清投诚,并在那之后,至今近百年间,一直受满清驱使。

其实,朝鲜国这些年,也深苦于满清的压榨,早就有反正,重新倒向中原帝国的心思。

只是,刘汉帝国这些年,受困于国力,北方防线,只能维持在长城一线,无力越过长城,攻入满清、蒙古的腹地。

天津左卫的水军营,作为刘汉帝国在北方沿海的唯一水军力量,防守尚嫌不足,更不用提越海作战了。

所以,刘汉帝国和朝鲜国之间,虽然隐隐有些郎情妾意,却一直无法直接沟通。

这次长芦盐业公司船队的渔船,因为越过了惯常作业的渔场,无意间逼近朝鲜国沿海,被朝鲜国水军擒获,真的是一次意外。

朝鲜国水军这次出港活动,是受满清指使,进行入秋作战前的试航。

朝鲜国虽然拥有一定的造船能力,能够一定程度的补充水军船只消耗,使得朝鲜国水军能够始终保持一定的战斗力,但是这些年来,朝鲜国一直深受满清压榨,国力空虚,能用在船只建造上的费用,也在逐年减少。

这两年,朝鲜国水军也没有新船补充了,只是把原有战船修修补补,勉强使用。

所以在真正动员、出海作战之前,必须要进行近海试航,确保船只性能,不要出海走到中途,战船出了什么问题。

长芦盐业公司这一两年,在天津沿海闹出好大动静,船队规模越来越大,虽然明面上是在捕鱼作业,并没有显现出什么战争意图。

保安队和天津左卫水军营的联合训练,都刻意避开了朝鲜国以及满清控制的辽东沿海。

但是,这边能够出海的船只,比之前多了很多,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满清水师,以及被他们控制的朝鲜国水军,虽然接到上峰命令,入秋之后,要配合满清、蒙古的陆上攻势,像往常一样,对天津沿海进行袭扰。

不过,了解一些情况的朝鲜国水军,对这一命令的态度,却与以往有了些不同。

这次,长芦盐业公司船队渔船,撞到他们手里,被一举擒获,朝鲜国水军却不喜反忧。

满清水师派来监督朝鲜国水军的将领,对擒获刘汉王朝渔民,也感到十分意外。

尤其是在见识到刘汉渔民驾驶的中型渔船的成色之后,又从渔民口中,逼问出刘汉方面,像这样的中型海船,还有好几艘,甚至还有几艘排水量更高的大型海船。

尽管这些船只的表面用途,是渔船,船上也没有预留炮位,似乎没有改造成战船的意向。

但是,刘汉帝国的海船,成色比满清水师的战船更新,排水量比满清水师的战船更大,至于把渔船改造成战船,满清水师将领虽然想不到,长芦盐业公司的海军大队的火力强度。

但是,单单只把这些船当做运兵船,若是刘汉帝国军队敢于冒险乘船出海,到满清控制的辽东地区抢滩登陆,也能打满清一个措手不及。

于是,得知这一新情况的满清水师将领,立即把消息传了回去。

不过,朝鲜国都城汉城,距离满清现如今的都城盛京,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快马也要几天才能来回。

满清水师将领,并不认为,刘汉方面会在这个时候,有什么大动作,所以并没有发急报,只是以普通军情禀报上去。

结果,尚未等到盛京方面的回信儿,朝鲜国水军驻扎的港口,先被长芦盐业公司的船队堵住了水门。

长芦盐业公司船队,这一次可谓的倾巢而出,出动了大大小小一百多艘船只,单论船队规模,已经超过了朝鲜国水军与满清水师的联合。

长芦盐业公司船队,有保安队总队长胡东率领,不过真正的指挥权,却在天津左卫水军营参将陈海龙手里。

在出发之前,陈海龙和胡东,收到薛蟠指示,此次出动,救回被擒渔民,只是最低目标,真正的目的,是通过这次越洋行动,检验刘汉帝国现在唯一的一支海军的成色。

经过三天的艰难航行,长芦盐业公司船队,终于在绕了一个大圈子之后,成功抵达朝鲜国外海,在朝鲜国水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堵住了朝鲜国水军港口的水口,把朝鲜国水军,来了个瓮中捉鳖。

此前几十年,都是满清水师,联合朝鲜国水军,到刘汉帝国的天津沿海耀武扬威,刘汉帝国的海军,从未出过远洋。

所以,面对来势汹汹的刘汉海军,朝鲜国水军直接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