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寻说完这番话之后,周胤不由地沉默了起来。
黄寻见到周胤的这番样态,知道让周胤去比肩其父和东吴的历任都督,看来是有些强人所难了。所以周胤才陷入了沉默之中,不发一语。
黄寻见周胤此时沉默无言,气氛开始凝固起来,遂出言转移话题道:“元继,方才我只是阐述一番我自己的理念而已,你不必放在心上。
现在我们来说说仕途之上最重要的晋升之法,那便是人事关系也!
我听周渊先生曾告诉我手下龚由一言曰:‘人与人相斗,以势为胜’。我也同意此言,而且我以为人之所以分高下尊卑,在于争势也!
元继,你日后若再登仕途,当思交结朝内诸位元勋之臣,以为臂助。我想以元继令尊之英名远播,诸位元勋之臣亦会不吝惜赞福之言,而扶助于元继也!
如此一来,有诸位元勋之臣襄助于元继,则元继必可成为当世之名臣,以不负令尊之英名也!”
周胤闻听此言之后,于是问道:“远达,不知你所说的元勋之臣,是指何人也?”
黄寻闻言之后,回答道:“元继,说到元勋之臣,就不得不从武烈皇帝兴兵讨董之时说起了。
昔汉室失御,董卓秉政,辱罚于群臣,肆恶与帝京。皇纲弛紊,刘氏遂卑。于是群雄蜂骇,义兵四起。
我朝武烈皇帝遂奋然起师,慷慨赴难,带领麾下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将,舍命以讨董。其中祖茂杀身以卫主,死后追录为忠勋之臣也!
此后武烈皇帝身死于刘表之手,长沙桓王承继其业,程普、韩当、黄盖亦随侍于桓王身侧。
其后长沙桓王脱离袁术,招录旧部,得令尊、朱治、吕范之臂助,遂进军江东,开拓基业。
长沙桓王在平定江东之时,又举用张昭、张竑为其谋主,招揽陈武、董袭为其羽翼,收纳周泰、蒋钦为其爪牙。继而扫平江东之地,成为一方诸侯也!
长沙桓王殁后,陛下继其尊位。陛下恢宏大度,用人不拘一格。纳鲁肃于凡品之时,拔吕蒙于行伍之间。捐弃前嫌,释甘宁害凌操之仇。推诚信士,识潘濬于系虏之辈!
登坛拜将,以重陆都督之能。披怀虚己,而从步司空之谏。诸葛瑾以风雅称世,故陛下亲而礼之。贺齐以讨山越为劳,故陛下信而任之。
自我朝肇建基业以来,承历三代之世矣!凡我上述所言之功臣,俱是我朝的元勋之臣也!”
黄寻说完这番话之后,周胤不禁叹服道:“我今得闻远达一语,方才知晓我朝诸元勋之臣的才能为何矣!
向日,我虽听闻诸元勋之臣的名声,但却不如远达,能知晓诸元勋之臣的才干。而我今日得知诸元勋之臣的才干以后,才更佩服远达之学识。
远达能将诸元勋之臣的才学和经历都随口道来,我实敬佩之也!”
黄寻闻言之后,拱手谦谢道:“元继,你太过夸赞于我了。我只不过是通过前人之传扬,才了解到诸元勋之臣的过往而已!
不过说回元继你去交结元勋之臣的事宜上来,我还得提醒元继几句。
自陛下称帝之后,元勋之臣渐次凋零。今我朝尚存的元勋之臣仅有陆都督、步司空、诸葛大将军、潘太常、吕镇南等数人矣!
依据此数人与令尊的亲近关系来说,步司空、吕镇南和诸葛大将军与令尊之关
系亲厚,而陆都督和潘太常则与令尊无甚交集。
故我建议元继要以后辈之名义,偶尔写信投往步司空、吕镇南与诸葛大将军处,以叙论令尊的故旧之情。
只有书信常相往来,步司空、吕镇南和诸葛大将军才会忆起元继。从而在书信之中,为此三人显露出元继之才华啊!”
周胤闻言之后,于是说道:“远达之言,我必谨记于心,日后定会按照远达之计划而行之!
只是我不明白的是,为何远达遗漏了我朝的一位元勋巨擘,张老大人。我犹记得长沙桓王临终之际,曾对陛下指谕道:‘外事不决问先父,内事不决问张老’。
如今张老大人虽未在朝辅政,但其影响力仍然是我朝士人之冠首。而且当年张老大人既然与先父齐名,那定然是有故交之情矣!
所以我欲写信投往张府,以换取张老大人对我的友善之情也!”
黄寻见周胤居然还惦记着交结张昭,遂立即出言劝止道:“元继,此事万万不可也!
令尊当年虽与张老大人齐名,但未见得令尊与张老大人就有深厚交情矣!而且我之所以未提及张老大人,那是因为张老大人如今荣养在家,已经对朝政无感矣!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事。张老大人如今已是颐养天年之岁,那我等后辈子弟又岂敢前去叨扰呢?
况且以我所知,若元继当真写信去拜投张老大人。那我恐怕张老大人也不会顾念元继以亲善,而是反倒会引起张老大人的愤怒。以为元继是个妄图依靠令尊之人望,来重登仕途的庸夫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