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厚熜批判封建生活陋习的时候,大明朝此刻却是风涌云动。
陆炳他爹陆松,刚刚当锦衣卫指挥使,还没有来得及整顿一番,就不得不开始了工作。
在东厂提督太监丘聚配合下,陆松带着锦衣卫,四处搜集着大明朝的各种信息。
将里面一些重要的信息提炼出来,写成奏报迅速送入宫里,摆到朱厚熜面前的御案。
这样有着庞大工作量的行为,每天都要进行!
这便是特务组织存在的最重要功用之一。
朱厚熜随意扫视着面记载的消息,心里默念着一个个朝臣、勋贵、外戚、宗亲的名字。
家事国事天下事,皇帝不敢不知啊……
但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他也不是全知!
即使如此,这些消息也已经让朱厚熜逐渐掌控了大明朝高层圈子里的正职生态。
除了太监们和陆松,兴王府的老人就只有周诏和袁宗皋两个老师。
周诏年纪大,快要八十岁了,身体又不好,朱厚熜入京并未召他,只是发了一份赐恩圣旨。
晚年还能享受到帝师的荣誉,周诏也很高兴,在老家教书的劲儿都大了些。
而袁宗皋,则是进了六部之一的吏部,任左侍郎。
毕竟六部的尚书都还在,朱厚熜短时间内也没把他们弄下去的心思,因此袁宗皋就只能先担当次一等的侍郎。
在退休前,能混个六部尚书开溜,袁宗皋就心满意足了,至于入阁,他是想都不敢想了。
现在帝党圈子里,就属袁宗皋和皇帝最亲近。
除了内阁次辅梁储、礼部尚书毛澄、吏部尚书王琼三尊大佬没来,诸如翰林院严嵩等小虾米,都来拜山头,一时间竟然有了几分门庭若市之感。
顺天府作为京师,自然是寸土寸金,袁宗皋又不像朱厚熜那样是过来继承家产,因此暂时还只能住在礼部安排的这个小院子。
朱厚熜也想到了这点,已经安排黄锦找一处合适的宅子来赐给他了。
袁宗皋在严嵩等人一声声帝师中并没有迷失自我,他深知现在的皇帝深不可测。
想到杨廷和这个老牌权臣,袁宗皋心里为杨廷和感到悲哀,这位老大人,注定是晚节不保了。
朱厚熜一定会支持他改革,甚至朱厚熜曾经跟他提起的“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火耗归公”这类天马行空的改革方案,恐怕都会让杨廷和去实施。
损害了士绅、权贵的利益,最终杨廷和的下场可想而知!
想到此,袁宗皋对那个喊自己“袁师”的少年天子更加敬畏。
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那小子拿来当工具人,最后一脚踹开。
……
而被袁宗皋腹诽着的内阁首辅,此刻正在家里端坐着,唯有右手紧紧的抓着茶杯颤抖,可以看出杨阁老内心并不平静。
在杨廷和下方,坐着他儿子杨慎,今年已经三十多岁。
杨慎在十年前状元及第,被封为翰林院修撰,四年前因为因为劝谏正德皇帝朱厚照未果而失望,辞官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