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6章 终章(2 / 2)回到史前当野人首页

这一年,张天35岁,发售的原始题材的游戏大获成功;这一年,林郁32岁,成功升任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这一年,张天和林郁的女儿已经三岁大,可以打酱油了……

一切都要从一块龟甲说起。

其实早在三年前,他们就挖出了一批破碎的龟甲,其上刻有意义不明的符号。

由于样本少,且龟甲损坏严重,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那只是原始先民用来祭祀神灵的物品,上面刻的是同神灵沟通的特殊符号,并无实质意义。

唯有林郁坚称龟甲上刻的是文字,遭到无数同行的口诛笔伐,不排除有些人是眼红林郁的成就,以及她所拥有的和学术地位尚不匹配的极高的知名度,刻意刁难她。

有人拿贾湖遗址举例,贾湖遗址也曾出土一些特殊的符号,当时也有不少人声称那是文字,如今数十年过去,却始终没能找到更多的证据。

贾湖遗址距今9000年,尚且没有实证,茶镇遗址比贾湖遗址的年代更加久远,怎么可能出现文字?

林郁据理力争:“目前的发掘成果已经证明,茶镇遗址的发展程度远高过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刻板认知,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拿过往的经验来套用。”

然而她的意见并未得到重视。

直到这一批完整的龟甲出土,每块龟甲上的符号都有好几十个,而且非常清晰,经过横向对比,国内外的语言学家一致认定这些符号具有统一的格式和传达特定含义的功能,是文字无疑!

先前那些质疑的声音统统不见了,林郁因此占得先机,肩负起清理龟甲、破译文字的工作。

在其他人眼里是重任,在她看来却是轻而易举。

国内外最顶尖语言学家齐聚一堂,然而没等他们出手相助,林郁已经连发三篇论文,详细拆解了构字法,并解读出所有文字的基本释义。

这下不仅考古学界,语言学界也一片哗然,一众语言学家将她的论文翻来覆去地检视,试图从鸡蛋里挑出一些骨头,为自己挽尊。

然而,竟无一处错漏!她一个人竟然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完成了别人一辈子的研究工作!

一众专家学者无不垂头丧气,连声感叹此女天赋异禀,实非常人所及。

林郁只微微一笑,心说现在站在你们面前可是中华文化之母、原始文字他妈——林-仓颉-郁!这文字就是我生造的,我还能认不出它们?

她不仅能认出来,还能读出来,她和张天经常当着亲朋好友的面,用这门专属于他二人的语言大声密谋,有趣极了。

说起来,张天才是最忠实的读者,林郁在挖出这批龟甲的第一时间就拍了照片发给他看。

在离开桃源之前,张天嘱咐过枭,以后部落里发生的大事都要记在龟甲上。

他很欣慰,枭践行了他的承诺,留下了这些宝贵的文字,以便后人了解一万年前的世界和桃源的兴衰。

一部分龟甲上记录了张天讲的那些故事,其中后羿射日的主角被改成了天空之子,即一个名为天的善于射箭的伟大存在;女娲补天的主角则被改成了巫师,即一个名为林的拥有神力的女娲后人。

故事的内容没变。

这两个故事应该是枭刻的,特意选了最大最厚实的龟甲,每一笔每一划都刻得很深,张天能从这充满力道的笔锋中读出雕刻者的复杂情绪,这份情感已经超越了文字本身,却结结实实打在张天心头,指尖冰凉的刻痕似乎也渐渐有了温度。

另一部分龟甲则记录了张、林二人回归后的重大事件,应该是历代的天空祭司刻的。

在两人解决了陨石危机后,剩下的女娲后人利用五色石的力量替海边人重建了家园,一部分人回到了故土,另一部分人留在了桃源。

第一件大事是女娲血脉的断绝,五色石丧失了实质的功能,沦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之后,随着桃源的人口快速攀升,领地的不断扩张,部落对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导致内外部的矛盾开始积累。

其实扩张不是问题,最要命是自张、林二人回归以后,桃源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几乎没有任何进步。

这一点,已经从不同年代的文化地层的遗存中得到印证,这也是令一众考古学者百思不解的地方,这个聚落竟然出道即是巅峰,之后便原地踏步了数千年,实在不符合常理。

龟甲上记载,枭曾按照张天临别的指示尝试炼制过青铜器,但都以失败告终。大概是因为生活还得去,缺乏求变的迫切性,之后便没再进行尝试了。

再后来,海平面的上升淹没了海边人的家园,为争夺地盘,海边人与河东人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华北地区维持了数千年的友谊被打破,战火一度波及至桃源。

流年不利,又接连碰上旱灾,天空祭司和巫师屡次祈雨无果,对此束手无策,天空似乎不再回应他们的请求,天空祭司的威信遭受动摇。

越来越多的人出逃,迁往更加宜居的地方,桃源开始分崩离析,最终走向覆灭……

张天半读半猜地脑补出了后续的故事。

这世上没有哪个政权能够永久,要知道新中国成立至今也不过80年,统治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也不足800年,桃源能存在2000年以上,已经很不错了。

看完最后一块龟甲,张天感慨万千。

……

“爸爸!快看,妈妈在电视里!”

张思琳指着电视大喊。

电视里,林郁正在接受主持人的专访,就“中华文化探源工程”向公众科普。

林郁现在可是考古学界的明星人物,知名度高,路人缘好,再加上形象好气质佳个人能力出众,这种科普向宣传向的节目,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了。

中华文化探源工程于2031年正式提出,随后被列入国家“十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全国范围内众多古文化遗址中,选定了包括茶镇遗址、太极洞遗址、黄海遗址在内的六座旧石器时代遗址为第一阶段重点发掘和研究的中心性遗址。

主持人问:“现在的中华文化探源工程和三十年前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什么不同?”

林郁微笑着回答:“文化和文明虽然只一字之差,其含义却千差万别。文化指在考古发现中,属于同一时代,一定区域范围内分布的具有共同文化特性的一群遗址;文明则是指某种“文化”的社会形态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阶段。”

“简单来说,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但却只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三十年前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探的是五千年的文明史,而现在的中华文化探源工程则是系统性追溯中华文化的根基、发源、形成与早期发展……”

林郁在镜头前侃侃而谈,张思琳听得直打瞌睡,这些深奥的内容对年仅四岁的她来说和催眠曲没什么区别。

张天关掉电视,一把抱起女儿,轻声道:“睡觉了,丫头。”

张思琳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奶声奶气地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

“等你睡着了,我就去把妈妈接回来。你越早睡,妈妈就越早回来。”

“那……我要听故事。”

“好。”

张天把女儿放进温暖的被窝,翻开故事书。

说来好笑,想他在一万年,面对一群史前的猛男张口就来,现在给女儿讲故事,反倒要参考故事书了。

他没什么感情地照本宣科:“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欢声笑语,人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女娲补天,听过啦!换一个!”

翻页。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

“后羿射日,听过啦!换一个!”

张天接连翻页,每每刚讲一个开头,张思琳就大声叫唤起来:“听过啦!换一个!”

反复数次后,张天忍不住问:“这本书有你没听过的故事吗?”

“没有,妈妈都讲过啦!”

“……不早说。”

张思琳眨了眨遗传自林郁的大眼睛,一脸认真地问:“爸爸,你一大把年纪了,连一个故事都没有吗?”

“我……”

张天噎了下,不知为何,他忽然想起了白,那丫头小时候也是这般鬼灵精怪。

“过年在你奶奶家看见的星空你还记得吗?爸爸的故事就跟天上的星星一样多,一辈子都讲不完!”

张思琳立刻来了兴趣,眼巴巴地望着老爹,小脸上写满期待。

张天合上故事书,看着女儿晶亮的眼,思绪仿佛飘回了那个寒冷的夜晚,那处逼仄的洞穴,他仿佛看到了跳动的火光,看到了一群翘首以盼的男女:强忍病痛努力微笑的阿妈、纯真羞涩不懂男女之情的枭、又怕又爱听的白……

他娓娓讲述,讲给女儿听,讲给他的族人听,也讲给自己听: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曾仰望星辰,他们曾背负长天,他们曾跋山涉水,他们曾生死离别,他们曾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一万年后今日中国的奠基……”

(本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