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6章 珠江口之险(2 / 2)晚明海枭首页

黎忠国脱口而出:“这……这海图真是神了!”

姜军师却忍不住问道:“林将爷这图从何处得来?” 林海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接着道:“看两位的反应,此图定然是可堪一用,那我们就先讨论一下进军路线罢。这是第一次会议,各位都可以畅所欲言,说错了也没关系。”

黎忠国和姜军师都有些拘谨,石壁有些拿大,不肯先说。最后郑廷球开口道:“总座,既然大家都不愿先说,那不如我老郑先说说进入珠江口的主要水道罢。”

“成,你说罢。”林海说着拿起一根细木棒,递给郑廷球道,“拿这个比划,大家看得更清楚点。”

“珠江口的入口处有上百座岛,看起来能走的水路很多,但实际上大船能走的其实只有两条路……”

郑廷球用细木棒比划着道:“一条是从西边进去,大致航向是由南往北走。另一条是从东边进去,大致航向是先由东往西走,然后再折向北边。”

林海一边听一边点头,郑四哥所说的这两条水路,实际上在后世也是进入珠江口的两条主要航道,前者名为大西水道,后者名为担杆水道。

只听郑廷球接着道:“先说西边这条水路,好处是宽敞,坏处是礁石很多,水流也急。眼下这隆冬季节,也就划桨船能勉强走一走,帆船是万万走不了的……”

大西航道可以说是进入珠江口最宽的一条水路,因为自这条航道往东,绵延不绝的岛链将珠江口外围变成了一座错综复杂的迷宫,其间再也没有一条可以称得上宽敞的水道了。

但也正是因为大西航道没什么岛屿,所以珠江的水流在这里很急,而东边由于有大屿山等大岛的存在,所以水流要平缓很多。

所以在风帆时代,帆船只能在夏季借着较为强劲的南风驶入大西航道,每年除了公历6~8月之外基本进不去。

而且大西航道的水面上是没有岛屿,但水下却有很多暗礁。即使有逆风性能极其优良的帆船在冬季勉强进去了,在这里戗风航行也无异于自杀。

米格尔当年就在大西航道上触过礁,那还是在夏季顺风的时候,引水员一个不慎就导致了船毁人亡。

眼下正是隆冬季节,林海的舰队又是清一色的帆船。不用说,珠江口最大的这扇门此时是关得严严实实。

说完大西航道,郑廷球接着又说担杆水道:“再说东边这条水路,这条路前半程是在万山群岛中间,从东往西走,基本上是横风或者侧顺风。过了外伶仃岛之后,咱们需要折向西北,从索罟群岛和蜘洲列岛中间穿过去……”

郑廷球所说的这条水路,其实和后世的担杆水道还略有区别,前半程是一样的,但过了外伶仃岛之后的后半程却不一样。

原因就在于担杆水道的后半程有一块大礁石,名为四尺岩礁,这块礁石对操控不便的帆船来说太过危险。即使在后世,船舶的操纵性能已有大幅提升,为了航行安全,四尺岩礁最后也是被炸掉了。

至于郑廷球所说的那后半程,其实在后世叫大濠水道。

大濠水道的重要性在后世不如担杆水道的后半程,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无论是航道宽度还是水深都不占优势,另外这里的水流其实也还是比较急的。

所以如果要为郑廷球所说的这条东边水路命名的话,大概可以命名为“担杆——大濠水道”,这条水道相当于是在群岛中航行,只有对当地水文极为熟稔的伙长才能完成导航。

葡萄牙人自始至终都没能掌握这条航道,所以他们每年只有夏季三个月才能进入珠江口,其他季节都只能干瞪眼!

有时候他们也会误入到万山群岛中,这时他们就只能停船等待救援。由此也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引水生意,从业者主要是疍民,服务对象则是葡、荷、英等西洋鬼子,明清两代绵延数百年不绝。

“担杆——大濠水道”的好处有很多,最大的优势是其大致呈东西走向,无论什么季节都可以自由进出。

其次,这条水道几乎没什么暗礁,水深也足够所有船只航行。即使偶尔风向不利,需要戗风航行,大体上也还是能保证安全的。

只可惜,“担杆——大濠水道”如果作为风帆时代的进军通道,那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太窄了!

说它窄,其实倒也没有那么窄,一支大舰队正常航行完全是没问题的。但如果对面用纵火船防御,那几乎就是一道天堑了。

尤其是大濠水道那一段,本身在冬季就要贴风航行,水流又比较急。如果李魁奇在这里布下火船阵,那海军部的舰队只怕是有去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