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利润惊人(1 / 2)重回83娶初恋首页

浑浑噩噩地睡了几个小时。

再睁眼,天已经曚曚亮了。

张承猛然惊醒。

不过当他看到另一侧酣睡的妹妹时,急促的呼吸这才渐渐平复。

老爹不知什么时候走的,应该去田里收苞米了。

母亲正在院子忙活着,听声音可能是在炒猪食。

家里养了一头猪,每天都喂,就是不见胖。

这年头,人都没几个胖的,猪想要肥起来就更难了。

轻舒一口气,他穿衣下地,洗脸刷牙。

锅里有稀饭,张承随意扒拉一口饭便扛着满是糖葫芦的草靶子出门了。

早晨的林场空气格外清新。

相比于后世的雾霾,这里的空气都是甜的。

红星林场距离最近的泉阳县不算近,足有20公里。

张承天亮出发,走到这里就已经10点多了,这一趟足足走了4个小时。

泉阳不算大,但比林场可大多了。

张承进城之后没有去最繁华的城区,而是来到县郊附近的泉阳县一中。

一中是泉阳县的高中,也是唯一一所高中。

此刻正值秋收时节,中小学生都还在放秋假,只有高中生开学了。

他来这里摆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虽说1983年已经改革开放了好几年,但大多数思想守旧的人还不太能接受个体经商户。

他们认为像张承这种走街串巷的人就是投机倒把。

但其实早在1981年,国务院就已经发布《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鼓励待业青年从事个体经营。

可政策毕竟是政策,想要落地,特别是在这种偏远地区,还需要一些时间。

高中生文化高,眼界高,政策吃的透,张承来这里摆摊受到的非议就会少一些。

做生意嘛,少些麻烦总归是好的。

况且冰糖葫芦这种小吃虽然不贵,但也不是谁都能吃得起的。

这个年代,能读到高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家庭条件优渥的双职工家庭。

这群有钱、有文化、又爱面子的优质客户,他自然不会放过。

张承这边刚支好摊,学校的铃声就响了。

不一会儿,乌泱泱的学生就冲了出来。

张承瞧准时机,大声吆喝起来。

“糖葫芦,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不好吃不要钱!”

往日空旷的校门,突然出现了一个小贩,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当他们瞧见那红灿灿、亮晶晶的冰糖葫芦后,口水差点流了出来。

众人起初还有点犹豫。

不过听到对方的吆喝声,走在前面的几个男同学忍不住开口问道:“大哥,糖葫芦咋卖的?”

“正宗的冰糖葫芦,3毛钱一串。”

“3毛?这也太贵了,都快赶上隔壁抚平市卖的价了,而且你这山楂这么小,咋卖那么贵。”

褒贬是买主,喝采是闲人,他知道这位同学是真想买。

“这位大学生,你可看仔细咯,市里供销社卖的是山楂,又酸又涩,咱这可是山上采的山里红,那味道能一样吗?”

他拔出一串糖葫芦,递到对方面前,“您再看看,咱这糖衣,透亮发光,这可是正儿八经的白糖熬的糖衣,一斤白糖8毛,也就能做五六串糖葫芦,卖3毛,您说贵吗?”

张承上辈子手底下管着几千人,对付一个高中生还不是手到擒来。

被人当众叫做大学生,男同学心里美滋滋的,可他身上就剩下8毛钱了,还得留着吃饭呢。

瞧见对方还在犹豫,张承当即说道:“3毛一串,你不吃亏,不好吃不要钱!”

“行,那就来一串。”

“好嘞。”

他的买卖总算是开张了。

做生意就是这样,只要有一个人买,就会有人跟风。

“师傅,也给我来一串。”

张承的钱还没塞进口袋,就听到一旁的男同学发出感慨。

“哇,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冰糖葫芦,确实比市里卖的还好吃。”

“那是,咱这糖葫芦个个真材实料,酸酸甜甜,百吃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