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四章 奇葩对奇葩(2 / 2)景祐新风首页

为此,顾深不得不写信给麟州知州苗继宣,一方面请求欠缴夏税,另一方面,顾深也就此战,给苗继宣发了一个工作报告。

顾深在此战过后,拉着王吉和张岊做了一次复盘,全面的了解了一下神木县的防务情况,然后三人得出了一个结论——神木县的防御,还不够立体。

但凡在神木县的西北方向,还有一个城寨,也不需要多,只要有两百人守卫,那么党项人就绝对不敢这么轻易的绕过神木堡,深入腹地来进攻神木县。

这样,神木县附近的农田庄稼们,至少就不会被党项人给祸害了,也不用欠缴税收了。

因此,顾深觉得,有必要在神木县西北再造一座城寨,跟东北方的神木堡互相呼应,形成神木县的北方防线。

但,就一个问题——修城寨的钱,从哪儿来?!

顾深觉得吧,这事儿,属于是公务,自己这边没辙了,肯定得请求上官的帮助。

当顾深把自己对神木县的防御规划,上报给麟州知州苗继宣,请求他的帮助时......苗继宣对顾深的规划赞不绝口,还专门写信给顾深,以示褒奖。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给顾深都弄懵了,啥情况这是?!

顾深给苗继宣发工作报告,核心思想就是一个——要钱!!!

修筑堡寨,保证地方安全,这事儿你州府难道不应该拨钱支持一下的么......好歹给点吧,神木县今年的夏税已经欠缴了,什么时候能还上都没谱,哪有钱修堡寨啊!!!

结果你苗继宣一封嘉奖书信过来,这事儿就没下文了?!

顾深实在是不懂苗继宣的这通操作了......从初见时的交谈来看,顾深不觉得苗继宣是那种尸位素餐的人啊。

没办法,再写了一份工作报告送去州府,这次更露骨一点,直接要求州府财政拨款支持......然后这份工作报告,直接石沉大海了。

给顾深弄的有些莫名其妙了......正琢磨着是不是要去一趟银城县的府衙,当面面见苗继宣的时候,王吉终于是看不下去了。

“知县莫要心急,此事......另有隐情。”王吉劝阻了顾深,说道。

王吉本来以为吧,以顾深之前表现出的务实性子,这种官场上的事儿,也许不用自己提点顾深也能懂......但如今看来,顾深还真的不懂这些。

苗继宣专门写信嘉奖顾深,那意思就是告诉顾深,放心大胆的去干,真出了问题,老子给你兜底。

但要钱......没门。

西北地区,哪儿都缺钱,麟州又是边境州,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哪有功夫为了一个县城是不是要修堡寨而专门拨款的道理。

一般这种事儿,依照往年旧例,都是地方向民间私募修筑堡寨,然后官府负责派兵丁驻守堡寨,彼此合作,这样也能减轻一下官府的财政负担。

这是西北地区的行政特色。

所以啊,顾深写信给苗继宣要钱,苗继宣会理会才怪咧。

不理顾深,就是告诉顾深,这事儿你自己想办法解决......苗继宣能专门写信给顾深嘉奖,暗示这事儿他兜底,已经足以说明他是个负责任的好官了。

这一套一套的,给顾深听的实在是有点懵......还能这样做事的?!

在苏州的时候,范仲淹可是连外包工程这种事儿都能把顾深骂个狗血淋头呢,结果到了这边,民间私修堡寨这种事儿,居然还是官方默契......这都叫什么事儿?!

不管什么事儿吧,反正经过王吉的一番提醒,顾深总算是搞清楚这里面的弯弯绕绕,那就想办法自己筹钱呗。

而这个时候,问题又来了......神木县那叫一个穷啊,上哪儿找钱去呢?!

这地方,久经战乱,又是边境州,几个像样的大户人家还会留在这里,有条件的早就想办法内迁避难去了。

唯一一个坚持的最久的大户人家,那就是杨家......所以杨家将的故事,才能被人广为流传。

但可惜,杨家人也在太宗年间迁入了内地。

不是杨家人不愿意守边疆了,而是太宗皇帝也心疼,老杨家为大宋守了几十年的边疆,守到家里就剩下一群寡妇加一个未成年小屁孩了,再这么下去,太宗皇帝也不忍心,这才特意下诏让杨家内迁的。

总而言之,如今的神木县,真就只有数千普通百姓,你指望从他们手里掏出钱来修筑堡寨......得多狠的酷吏才能做出这种事儿来?!

顾深没辙啊,再次找到王吉,跟这位县丞商议一下,到底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