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57章 连环计(1 / 2)汉相诸葛武侯首页

孙刘联军,为破曹操,可谓是煞费苦心。先是利用蒋干盗书,使离间计,除去蔡瑁、张允两个水军大将。接着黄盖使苦肉计,阚泽献诈降书,以便进攻之时曹军大开寨门。再是周瑜、孔明心有灵犀,定下火攻之策。然后又使庞统献连环计,使曹操八十万大军连在一起。真是费尽心机,一环套一环。

不过这也合情合理。此时的曹操,刚赢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尽收河北之地。又北征乌桓,张辽英勇无匹,阵斩蹋顿单于。此时曹操坐拥兖州、青州、徐州、冀州、豫州、幽州、并州七州之地,又兵不血刃得了荆州。统一天下,已经是大势所趋,志在必得。用常规的历史发展规律来看,几乎可以说稳操胜券了。如今八十万大军,陈兵上游,只待一声令下,便可顺江而下,一举攻灭江东。兵力对比如此之悬殊,如何还能翻船?

可偏偏遇上了这样一群人,自不量力,要与这八十万大军抗衡。如果是正面硬战,那孙刘联军必败无疑,曹军哪怕拿命去堆,也能赢了江东。所以要破曹军,不出奇招断然无望。奇招小了都不成,必须得是大奇招,才能够改变战局。所以才有了离间计、苦肉计、诈降计、连环计这一系列计谋,一环套着一环。中间哪怕一环出了纰漏,恐怕战争的结局都将改写,三国的历史也将改写。或者便没有了三国鼎立,曹操直接就一举统一天下。只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上天眷顾了这些人。让他们的谋划尽皆得成,为曹操留下了一生的遗憾,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波澜壮阔、群星璀璨、如史诗一般的三国时代。历史存在必然,也存在偶然。赤壁之战,便是这偶然的最佳例证。无论怎么推演,曹操都稳操胜券,可他最终却输了。

此刻的周瑜,正坐在帐中思考。眼下所有谋划皆已就位,破曹已是胸有成竹。那么破曹之后呢?当然是要乘胜追击,进取荆州。届时东吴跨扬州、荆州之地,地广千里。再南下攻克交州,立时便是半壁江山。届时凭此半壁天下,横跨山海,与曹操南北对峙。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也。想到这里,周瑜不禁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大丈夫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舍我其谁。

可还有一道难关,横亘在周瑜眼前,此人正是刘备。刘皇叔声名昭著,仁德济世,海内所共仰,曹操亦敬为英雄。兼有诸葛孔明为之谋,关、张、赵等不世名将为之驱使。破曹之后,此人必是东吴之大敌。况且目下刘备正屯驻夏口,将来必定会争抢荆州。如不先除此人,后患无穷。

想到这里,周瑜狠下心来,生出一条毒计。先诱骗刘备过江,然后杀之。届时孔明无主可侍,若愿归附东吴,则与之共谋天下。若不愿归顺,也一并杀之。余下关、张、赵诸将,皆勇夫尔,既失了主公,又没了军师,徒劳死斗而已,翻不起什么浪花。计议已定,周瑜遂唤来吕范,与他计议一番。吕范当即驾轻舟过江,径往夏口,去请刘备赴宴。

刘备待在夏口,每日只是巡查城防,安抚百姓,并无他事。因此次破曹,以水军为重,而他手下尽是马军、步军,出不上什么力。所以只是固守夏口,等待孔明音信。

这日,他巡查完城防,回转衙内安坐。忽有军校来报,言徐庶前来归附,已到城门。刘备闻言大喜,忙唤上关羽、张飞、赵云,同往城门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