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中原狼烟(1 / 2)烽火燃山河之江山易主首页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的金秋九月,紫禁城的崇祯正陷入一片焦灼状态。

此时关内关外的局势都在迅速恶化中——

就在上个月下旬,蓟辽总督洪承畴所率的十三万援锦兵团在与清军的决战中全线崩溃,阵亡、淹死、被俘者高达八万人,仅剩三万余残兵回到宁远,洪承畴及二万人马被团团围困在松山城中。崇祯耗尽了国库拼凑出来的这支主力野战军基本报销,锦州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这个月中旬,陕西三边总督傅宗龙在项城战败,傅宗龙被杀,明军损失近万人,李自成获得大批俘虏、骡马、火器和盔甲,实力再次增强;

本已被基本打垮的张献忠跑到了大别山区,与“革左五营”会合,再次活动于南直隶北部地区,把明朝的江北地区搅得鸡飞狗跳……

虽然焦头烂额,但崇祯还得面对现实,做出各种部署。

首先当然是得把傅宗龙留下的陕西三边总督的空缺补上。崇祯思索再三,终于在十月初决定提升陕西巡抚汪乔年为陕西三边总督,挂兵部右侍郎衔,统领陕西军事。同时下旨要求汪乔年尽快调集陕西精兵出潼关入河南“剿寇”。

崇祯又下旨给督师丁启睿,明确告诉他之前所说的“督师专剿献(张献忠)、革(革左五营),秦督专剿闯(李自成)、曹(罗汝才)”的战略部署现在不作数了。献、革那边你先放一放,赶紧把重点还是放到河南来,准备和汪乔年联合围剿闯、曹。至于关外,崇祯现在暂时也没有力量去救被围的洪承畴和祖大寿了,只能希望这两位老哥尽可能多拖住清军几天,好歹为关内“剿寇”多争取一点时间。

汪乔年接到崇祯的圣旨之后,内心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就在两个多月前,他和傅宗龙在潼关分别,老傅临行前跟他说的那一番话,让他心酸不已。没想到老傅的临别之言居然是一语成谶。听到老傅兵败身死的消息时,他仰天长叹,泪流满面。现在皇上又把“剿寇”的重任交给了自己。自己是完全的文官出身,根本没啥带兵打仗的经验,各方面能力都远不如自己的前任傅宗龙。更要命的是,陕西的精兵良将,大部都被洪承畴带去了关外,后面丁启睿又选走一波相对强点的,傅宗龙再选走一波马马虎虎的,现在给自己剩下的就只有一堆歪瓜裂枣了。还有军械、粮饷、马匹,也被前任们一波波抽走,自己要啥没啥,跟个“光杆儿”差不多。

没办法,汪乔年只好不断上折子陈述困难,要求给自己一点时间练兵积粮,打造军械,不然强行出关,只能白给李自成送人头。

然而,焦躁的崇祯已经等不及了。

项城之战后,李自成、罗汝才联军乘胜出击,先在十月十四日攻克了叶县。叶县的守将是当年和老李老罗一起扯旗造反的“闯塌天”刘国能。老刘也算是个资深的“反贼”了,但自从崇祯十一年(1638年)归顺了朝廷之后,就来了个反变忠,成了大明朝的忠实鹰犬。这次守叶县,老刘一直奋战到最后,力竭被擒。李自成想着当年和老刘也算是老兄弟了,就好言相劝,想让他投降,结果老刘铁了心要做大明朝的忠臣义士,宁死不降,力求一死了之。

叶县之战后,闯曹联军又围攻南阳府。守南阳府的是大将猛如虎。

猛如虎曾经在杨嗣昌手下当过“总统”,在四川开县被张献忠打得大败,手下几百家丁基本全部报销。杨嗣昌挂了以后,猛如虎既没了靠山,又没了老本,发挥不了啥作用了,于是被新任督师丁启睿扔到了南阳府驻守。结果现在李自成数十万人前来围攻南阳府,猛如虎手下能用的兵力才两三千人,尽管拼死抵抗了几天,杀伤了闯军数千人,但最终寡不敌众。十一月初四,南阳城破。猛如虎巷战到力竭,最后被乱刀砍死在了大街上。

南阳陷落,封藩在南阳的唐王朱聿镆毫无悬念地成了“刀下鬼”。已经存在了二百六十年的唐王府也被闯军一把火给烧成了废墟,只剩下了王府花园中的一座假山。

唐王被杀,按大明律法,这可是“陷藩”之罪,主要责任人是逃不过上菜市口的命运的。然而,现在崇祯却发现,自己竟然不知该处分谁了。

按说丁启睿身为督师,是关内“剿寇”的最高指挥官,唐王被杀,他应该是第一责任人。可是,之前是自己批准的让丁启睿专剿献、革,而此时老丁还在从南直隶回军河南的路上。唐王是李自成杀的,这事儿似乎怪不到老丁头上。

那处理汪乔年呢?那就更没理由了。南阳城破的时候,汪乔年刚接到升任三边总督的圣旨,这责任怎么也落不到他头上。

那河南巡抚高名衡呢?老高坚守开封有功,剿闯曹的任务也没有交给他,也无理由处分之。

河南的局面恶化成这样,却连个“背锅侠”都找不到,这让崇祯更加恼火。

于是他连续给丁启睿和汪乔年下严旨,要求老丁马上率左良玉的人马加快速度返回河南,准备和李自成交战。同时要求汪乔年立刻准备出师潼关,于丁启睿合击李自成。老子不需要任何借口,只看你们遵不遵旨就完了。

汪乔年接到催促出兵的圣旨之后,脑袋炸裂,只好派人到陕西下辖的各边镇去抽调兵力,同时多方搜刮粮草和骡马,又把库存的仅有的一点军械都搬了出来,好歹做出个要出兵的样子给皇上看看,但其实还是能拖一天是一天。

而丁启睿接到圣旨之后更是心惊肉跳。本来他躲在南直隶,以“专剿献、革”的名义,军事上靠左良玉支撑,小日子过得还算舒服。现在要他去河南和声势浩大、士气正旺的闯曹联军对阵,他哪有这胆子?无奈皇上严旨一道接一道,拖了几天之后,实在没有办法,老丁只好带着左良玉,率军从南直隶回到河南,然后趁闯曹联军从南阳撤走的机会“收复”了南阳,以此来向崇祯“交代”。

十一月中旬到十二月中旬的一个月内,闯曹联军又连续攻克了邓州、唐县、新野、镇平、襄城、禹州、长葛、通许、陈留、许州(今河南许昌)等州县,渐渐逼近了开封。崇祯急得跳脚,恨不得一天一道圣旨催汪乔年出关、催丁启睿进兵。可是催也没用,老汪每次都回复“臣积极准备中”,而老丁则永远是跟在义军屁股后面,等义军抢完一个城撤走了,自己再去“收复”,永远都在报功,永远都在“胜利”。

面对这种情况,开封城里的周王朱恭枵和高名衡明白,这俩老哥都指望不上了,李自成迟早还要再来打开封,要保住开封,只能靠自己。因此,就在李自成扫荡豫南、豫中的时候,开封城里也在积极备战,准备迎接一场新的大战的到来。

果然,十二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的未时(下午一时至三时)时分,突然有七名伪装成明军的闯军骑兵飞马跑到开封宋门门口,贴上了以李自成的名义发布的告示之后,立刻又飞马离开。高名衡看到告示,知道闯曹联军即将要再次进攻开封了,立刻下令关闭开封所有城门,全体守军上城防守,同时命令民间组织的义兵社立刻组织义兵上城参加守城。朱恭枵闻讯后再次慷慨解囊,马上从王府银库提出现银五十万两,拉到了城头。赏格和上次一样——杀一贼赏银五十两,当场兑现。

当天夜里,闯曹联军大队人马进抵开封城下,在距离城墙四里的应城王府和繁塔寺分别扎下了大营。

第二次开封之战,就从这一天拉开了序幕。

这一次开封之战,和第一次开封之战仅相隔十个月,但李自成的实力已经有了爆发式增长——攻城的兵力从三万增长到了五十万,其中精兵从三千多人增长到了五万人。而且项城之战缴获了明军大批火炮,闯军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炮兵部队。因此这次进攻开封时,李自成在城外建起了几十座炮台,架上大炮,和城里对轰,以压制城中火力,掩护攻城部队接近城墙。这一次,他对拿下开封信心满满,志在必得。

但开封城的防御力量在这十个月中也得到了增强,而且有了上次的经验,开封军民守起城来也更有底气和信心。因此,这注定将是一场极其血腥残酷的攻防战。

十二月二十四日,惨烈的战斗首先在开封城的东北方向打响了。

闯军一边以火炮轰击城墙,压制城中炮火,一边组织大批士兵举着门板挡住城上射来的弹丸和箭矢,快速冲向城墙,架起云梯,蚁附而上。下午,开封北门告急,不少闯军登上了月城城墙。关键时刻,明军中的数十名回族士兵人手操一根大棒,冲上月城城墙一顿猛扫,把闯军纷纷打下城去,掉到了瓮城之中。接着城楼上的明军又往瓮城中投掷火罐,掉进瓮城中的闯军全部被烧死,无一幸免,北门转危为安。

二十五日,李自成加大了攻城力度,下令闯军从曹门到北门绵延七八里的正面同时展开攻击。闯军中的老弱病残成为吸引和消耗城上火力的炮灰,他们顶着门板,被驱赶着冲向城墙,掩护着后面的精锐接近城墙,然后用掘城的老办法来破坏城墙。

到了二十七日,曹门以北的城墙已被掘开了二丈多宽的一个口子。李自成认为这是一个突破口,于是集中了数十门火炮对着这个口子狂轰一阵,将缺口轰大,紧接着大批步兵玩命朝缺口冲去。没想到城中早有准备,集中了十多门火炮对着密集队形冲击的闯军实施齐射,顿时在人群中轰出了一条“血胡同”,闯军纷纷败退下去。

李自成十分恼火,但也不得不面对现实——自己此次虽然也拥有了大量火炮,但大多为轻型火炮,射程和威力都无法和城中的守城重炮相比。因此火炮对射,自己永远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