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夜,王璋已经带着满腔的思绪与周公同游。
马尚书在连夜求见陛下未果后惊惧回府,竟是发起了高烧。
时间来到了第二日,整个尚书府里一片死寂沉沉。
与之相比的是,天街上,早有宣旨的太监一早便敲锣打鼓地进了镇国公府大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国公王辉,忠君体国,战功赫赫,威震四方,然壮年而薨,朕闻之惊痛万分,
其子王璋,俊秀笃学,颖才具备,今册封王辉之子,王璋为镇国公,望尔承父遗志,再立战功,保卫朝纲。”
“钦此!”
“臣王璋,拜谢皇恩。”王璋站着就把旨接了。
来宣旨的太监正是张忠一堆干儿子里的其中一个,名为冯莫,戴着一顶大貂帽,正谄媚无比地看着眼前的新晋镇国公,满脸堆着笑道:“这么年轻的国公爷,本朝来还是独一份,在下向镇国公贺喜了。”
王璋拿出早已准备好了赏银,递了过去,笑道:“上差这趟辛苦了,小小谢礼不成敬意。”
那冯公公捏了一下沉甸甸的封银,一脸笑意更浓,仿佛今日受封之人是他自己。
王璋又与他寒暄了几句,这宣旨太监才依依不舍的离去。
待太监离去,整条天街,乃至整个京师,像是炸了锅一样。
天街上好多勋贵人家便纷纷派人前来道贺,这批人家不是位列三公,就是有勋爵傍身。
第二茬,则是住在地街的京城官员,更是亲自来到国公府中道贺。
就连马尚书家也不例外,不过马定邦未能亲临,而是派自己的大儿子马如龙前来,跟在他旁边的,还有装作管家模样打扮的李怀仁,显然是前来打探消息来了。
京师的百姓们也涌上街头,议论纷纷,天桥下说书的张老汉,春花楼的龟公小栓子,樊楼的跑堂王小二,还有梨园的武生孟德天,更是不留余力的将昨晚国公爷斗诗的事迹,或编成故事,或编成戏文,添油加醋地将王璋是如何的惊才绝艳大肆宣扬一番。
京师的百姓们这才知道,京城第一纨绔王璋,早前原来一直是卧薪尝胆,更有人将他的诗文造成了册,命名为《诗仙集》,大肆售卖。
处于舆论漩涡的王璋,正在自家府中送来送往,这时,外面突然来了两拨人马,人人皆是雍容华贵,就连随从都穿着厚厚棉衣。
两拨人各出了一个小厮送上了拜帖。
王璋接过一看,一封拜帖上写着大启唐王,另一封拜帖上,赫然写着大启太子,这才神情凝重起来。
大启太子梁天乾,乃皇帝与已故皇后所生,又是长子,这世界也奉行嫡长子继承制,所以朝中多有传言太子就是未来板上钉钉的九五之尊,最大的支持者便是当朝首辅,内阁大学士李若嵩。
大启唐王梁地坤,乃皇帝与高贵妃所生,排行老二,去年太子因言语激怒皇帝,所以让这唐王行监国之权,所以今年来朝臣的口风也有一部分倒向了二皇子,其中支持最甚者为当朝次辅,内阁大学士高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