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章 克定凉州待何日(2 / 2)汉纛首页

羌、氐降者放归家眷,朝廷未伤及羌、氐部曲之家眷分毫。降之,便可团聚!

若汉兵不降,则除汉籍、缔汉姓,此生不复为汉人!与蛮夷无异,与胡人无二!

若羌、氐不降者,则诛之!

其家眷发配为奴婢,流三千里也!”

这可谓是抽中了汉兵和羌、氐部曲心中的禁脔,任谁听到都要盘算一番。

汉兵最怕什么?

凉州汉兵或许不尊朝廷,但他们一定认可自己汉人的身份。被剥夺了汉人的身份,无异于让他们不得好死。

羌、氐部曲最怕什么?

是家眷牛羊这些关乎切身利益之事的安危,若不能全家眷而坐拥牛羊牧场,则枉为男儿。

关二爷令翻译将这些话传达出去后,刚刚还在暴乱的羌、氐部曲立刻选择了缴械投降。一传十,十传百,不一会子的功夫上千羌人和氐人就向朝廷军投降了。

而汉人甚至不用翻译,在听闻关羽的招降政策后基本是一投投一片。尤其是知道这政策是关羽这位大汉第一名将所发布后,更是争先恐后的欲投降于关羽。

没办法,武圣爷的话就是政治背书。

人家关二爷说放过你们,那投降就一定能活。

人家关二爷说不放过你们,那负隅顽抗就一定得死。

抓紧投降。

你也不想被关二爷的马槊捅穿吧?

什么?

你怕朝廷骗你?

开什么玩笑!

人家关云长将军金口玉言,他说的话能有假?

洛阳朝廷,或者说刘虞与刘备的政治同盟集团再一次尝到了占据正统性和威信性的果实。

之前四方战役起时,洛阳朝廷没法舍弃很多在别人眼里不必要的花费,这是为维护这种正统性和威信性所必要的代价。

而如今洛阳朝廷轻易的便完成了招降,这就是维护正统性和威信性投资的回报。

一切都不是免费的。

一切又都有迹可循。

看着投降的凉州兵,关羽心中激动但面色不显。此番能平董旻收复天水郡,就代表朝廷通青海道的战略成功了。而青海道一通,则关中复兴就在当下。凉州剩余的诸侯中,韦康、马腾又忠于朝廷,李傕、胡轸、樊稠、牛辅等又多摇摆之人,朝廷以强大的实力去威压之,则凉州平定指日可待。

平凉州之地,功不仅在当代,亦在千秋也。

董宣所部的投降,标志这董旻也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

毕竟这支兵马是董氏在凉州最后的核心军力,这支兵马的投降,代表着董氏将再无翻盘的可能了。

“传令下去,令这些羌、氐部曲与他们的家人团聚。朝廷说到做到,绝不欺瞒投降之人。

再将诸汉军整编起来,届时归属天水郡国兵或凉州屯田部,由朝廷管辖之。而诸汉军者随朝廷征战董叔颖或李稚然有功者,再行封赏!”

对于汉人兵马来讲,其实洛阳朝廷不需要什么额外的封赏,只要让他们各自回家,该种地的种地、该经商的经商、该当兵的当兵,没事儿呢少来点苛捐杂税和徭役去劳烦他们,大家就很满足了。

“诸位汉人将士们,本将军河东关云长也!

今日,本将军先放那些羌、氐部曲将士与家人团聚,到时候朝廷对他们也会有一些牛羊绢帛的赏赐。

然各位汉家将士不要灰心,只要各位归附朝廷,亦是我汉家之将士也!

为朝廷效命,则封赏不可少之。此番随本将军征天水郡、陇西郡从军立功者,赏田二十亩。再功者,牛一头。又功者,十五等爵也。

先登者,封将军。斩敌将者,列侯!

此朝廷之赏赐,诸位可信之听之,若从者,朝廷绝不吝惜此有功者赏也。若欲归乡之人,朝廷发口粮许以安稳,绝不究尔等为董叔颖所叛朝廷之事。”

不得不说,关羽的一番话彻底的让这几百名汉人部曲归心了。虽然他们大多都是董氏两三代人笼络的绝对心腹,但大势之下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投降朝廷。

占据了大义呀,还真的很重要。

若是诸侯之间的互相攻伐,以这个时代家臣、家将们的忠心,主家有难则必浴血奋战到底也。

而若是朝廷来攻伐,大家投降便是有了十足的名义。

忠嘛,虽然大家忠于主家,但更应该忠于朝廷!

洛阳朝廷那响当当的合法性,可是没人敢不认吧?

既然如此,投洛阳朝廷是顺天下大义,这有什么错呢?

当两天后关羽初步整编完董宣带来的兵马后,便浩浩荡荡的开拔往平襄县城而去。

董旻在得知董宣战败后,便心如死灰般的将所有人撵了出去。

任凭剩下的家臣如何劝说,董旻也不从府邸内出来。

众人没办法,只能先去城头上观望。

而就在守城的副将于无奈之中打开城门投降时,却发现董旻的府邸处燃起了滚滚浓烟。近前看,冲天的火光在府邸里燃烧着。那灼热的火焰,似乎要想董氏多少年来的荣耀一下子都焚毁殆尽。

“刘玄德呀刘玄德,刘千叙呀刘千叙,老夫斗不过你们!”

董旻在烈火中悲怆的笑着、哭着、疯着,而不知他有没有后悔过投入天下争霸的危局当中。

这不得而知。

但随着董旻的自焚,董氏的政治势力在凉州大地上烟消云散了。

关羽下令安抚百姓,收容了董旻亲近的家眷,令人妥善安置不许任何人骚扰。

而后关羽又着数个董旻麾下旧部,为天水郡各地的官吏将领。再辅以朝廷调派来的主官主将,共同构成了新的天水郡政治生态。

天水郡之局势安稳,而接下来便是陇西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