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5 兄终弟及(1 / 2)三江书院首页

大晟定都金陵以后,称为上京。

商盟在广州的组织机构,为了适应帝国需要,也为了进一步恢复当年荣盛,随之重新迁回金陵。

大晟的兵峰,渡过长江。

可是,先前无往不利的军队,到了江淮平原一带。要继续北上,触及夏国根本的时候,却遭到了猛烈的回击。最终,李斻北上受挫。

退兵金陵以后,李斻意识到帝国初立,根基不牢。

而背后的商盟,即已实现了重回金陵的目的,便消极起来。对这位开国皇帝,欲意继续北伐的壮志雄心,表现得毫无兴致。

李氏族长李荣,也跟随着北迁的商盟,踏足金陵地方。

只是,李氏的根基,几乎全在以广州为中转核心的珠江、湘江一带。

商盟北迁,加上部分苏、浙地区的重量商团重回商盟。李氏在商盟里的地位和影响便无疑遭到了削弱。

重返金陵后的理事院,首次改组。拥有地利之便的江浙商团,便几乎占据了商盟中一半的席位。这极大的引起了李氏旧部的不满。

而在金陵修整的大晟军队,也首次面临了粮饷危机。

此时另一事件的发生,则是彻底引起了这位大晟太祖皇帝的深深忌惮。

回到金陵后,心情抑郁的大晟太祖皇帝。夜阑更深时候,难以入眠。便索性依照在军中养成的习惯,唤来侍卫,亲自夜巡。

当他来到滚滚江边,正凝目北望,满腹忧愁之时。那处过江渡口,却突然喧嚣嘈杂了起来。

不一会,眼见得近岸一带,火光明亮。先是一队队驮马到岸,而后,一艘艘渡江帆船,趁着夜色靠近。不一时,近处的官军也到了。

然而,到来的官军,却与这群私船贩子,极为融洽。那本应水火不容,刀枪相见的场面,全然没有发生。

就在那有说有笑的融洽之中,这一群私贩,一队队驮马平平安安的上了船,起锚北去。

愤恨无比的太祖,遣人秘查。

随着调查的深入,那一叠叠文牍,向这位青年太祖展示出来的。却是他的整个江防军队,已被地方商旅渗得如同筛网一样的事实。

一夜之间,南北大小船只,往来能近千余艘。本自严重匮乏,市面极度缺乏的粮食、棉布等,仅仅一夜之内,便能过江去数百船……

北伐的声调,渐渐弱了。

李斻原本是李荣的养子,只是,这样的关系,其实并不如何紧实。李荣身为李氏一门家主。在商道上,成就极高,但他膝下仅有一女。

早年经商时候,为招揽四方志士,但投入其门下者,立有功绩,皆收为义子,悉心调教。

李斻本是不知所出的孤儿。商盟组建私兵时候,入了护民军。

小小年纪便崭露头角,为当时商盟理事的李荣看重,因此有了这一层机缘。

后来李斻渐渐做大,在南院内部,渐执牛耳。李荣为首,都大力襄助他。不意竟八九年间,便成此等功业。委实不曾意料。

定都之后,因设太庙,文武前来请旨。此时的李荣,万不敢将自家祖嗣奉入太庙之中。

晟帝国太祖皇帝李斻便在诸江南士商见证下,解除了这层本就松散的关系。将原配休了,转而娶了李荣外甥女,册为皇后。自此尊李荣为太皇大父。

李斻选了古姓“姬”为本姓,立宗庙为“姬”。自此,皇室太庙之中,本源起始,上奉的便是华族千百年前的人文始祖。

定都已毕,宗室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