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耀祖知道,桓襄此言只是借口,几大家族势力几乎架空了整个朝廷,说他们会事无巨细请示皇上,那简直是笑话。
桓襄如此说,也并不是不想出兵,凡大军一动,就牵扯到武器甲胄的发放、粮草的供应等问题,尤其是粮草,在全国各地灾荒连连的背景下,根本不好筹措。
“三公子所言极是,是下官着急了。”谢耀祖话锋一转,换了个说法,“三公子你这边该上奏上奏,如果贵府能够出兵的话,你看有什么需要下官提前准备的么?”
兵,桓府肯定要出,让谢耀祖一家去打枫林寨,一来,他没有必胜的把握,二来,他也不甘心替桓家出气,不会让桓家袖手旁观。
桓襄略微思索,便笑着道:“太守大人也知道,各地叛乱层出不穷,朝廷为什么疲于应对?为什么不将他们一举消灭?最大的掣肘就是国库亏空,没了粮饷,谈何用兵打仗?不用兵,这样的叛乱会越多,百姓越难以聊生;叛乱越多,朝廷越难以应对,一旦用兵,朝廷只能向天下百姓伸手要粮饷,百姓生活就艰难,好像已经陷入到了这样的死循环里。”
“三公子心系天下,真乃我辈楷模。”谢耀祖还不忘奉承两句,虽然他已经明白桓襄说这番话的用意,但他不会去挑明,就继续装糊涂。
桓襄看向了谢耀祖,“桓府上书皇上,为了朝廷的事,皇上很大可能会同意出兵,除了口头同意,朝廷不会有任何支援。所以,如果谢太守要桓府出兵配合作战的话,这些兵士的口粮,马匹的草料,还是需要提前准备的。”
听闻此话,谢耀祖面露难色,“三公子有所不知,近几年,朝廷连年用兵,征收粮饷的任务自然是从朝廷压到了郡县,不说别处,单在下官治下,就已经提前征收了三年的税赋,让下官再准备粮饷,着实有些为难。”
谢耀祖说的情况,桓襄也知道,为了平息各地不断的叛乱,朝廷也没有办法,晋朝的大部分兵力,都掌握在几大家族手中,凡是出兵,几大家族就向朝廷要粮,时长日久,才出现今日之局面,朝廷穷,百姓穷,豪绅家族势力却越来越壮大,已经是凌驾于朝廷之上的存在。
“莫说枫林寨现在没有叛乱,即便是叛乱了,小股势力,朝廷用不用兵还是两说,现在要我们桓府出兵,那可是在帮你呀,谢大人。”桓襄脸色阴沉,叹气一声,盯着谢耀祖。
“下官知道,只是…”
不等谢耀祖说完,桓襄又补充说道:“谢太守既然为难,那就算了,你们自己玩吧。不过,谢太守如能顺利抓到那个匪首,一定要交给我桓府处置。”
谢耀祖与枫林寨是交过手的,他自知他一家单打独斗,无把握全歼枫林寨,他这次来,本意就是要寻求桓家的帮助,便狠心下道:“三公子误会了,粮饷之事,虽然难办,下官会尽力,务必请三公子说服朝廷,出兵剿匪,且不可养虎为患。”
“好。”桓襄笑着,站起来说道,“谢太守也是个明白人,桓某喜欢,有心与谢太守合作,我们有共同的敌人,我一定也会尽力促成此事,事成之后,我会派人通知你们,咱们再沟通具体事宜。”
看着事情被敲定,谢耀祖也没有再留下来的必要,便起身告辞,桓襄也不留,让桓管家代自己送了出去!
“老爷,咱们当真要与桓家合作?”出了京城的东城门,看行人稀疏,李管家忍不住问道!
“枫林寨一直就是我的眼中钉,肉中刺,不除不快,这次正好能借桓家的势力将其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