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祖祖,回到母亲身边,现实又朝着袁琳逼迫而来。
高考落榜的同学每人都得到了第三任语文老师发的一张传单,传单上是一所民办会计学校的宣传单。
会计专业天天要与数字打交道,数字是令袁琳头疼的一项事物。袁琳不打算去会计学校,也就没有想去了解的欲望。
袁琳想要自学自己感兴趣的英语,为将来出去找工作做准备。
但是母亲不肯面对袁琳高考失败的现实。袁琳从小到大学习成绩历来没有让她担心过,总是名列前茅。母亲在邻居面前夸下海口,她以为袁琳肯定能考上大学。母亲还向邻居放话:没有父母照管的孩子,学习更自觉更主动。她家袁琳就是榜样。她从没有管过袁琳,袁琳照样刻苦学习,不让大人操心。
现在,袁琳高考落榜了,母亲在邻居面前拉不下脸来。她坚持要袁琳去会计学校报道。
袁琳到会计学校去看了看,正好遇上高中的一位同学。两个人仔细地了解了会计学校的办学情况。会计学校的校长是一位老律师,他租赁了铜元局的一处场地办学。因为合同到期,别人不再与他续约。他只好将办学场地迁移到了南平饭店。学生今后就在南平饭店上课,在南平饭店住宿,而他的宣传单上依旧写的是铜元局的老地址,带学生去参观的也是即将搬迁的老校区。袁琳和同学意识到这位老律师为了骗学生的钱,昧着良心挂羊头卖狗肉。
袁琳和同学决定不去会计学校报名。其他已经报名的同学也闹着退掉了三百元钱的报名费。
袁琳回家将看到的真实情况告诉了母亲,再一次重申自己不去会计学校,自己也不喜欢会计这个专业。
母亲毫不理会袁琳的诉求,固执地认为学校的老师都是好的,不会骗家长和学生,仍然强迫袁琳去会计学校,并捆好了袁琳在学校要用的铺盖棉絮,恨不得立马将袁琳送到学校去,生怕袁琳待在家里暴露她高考失败的真相。
在母亲顽固执拗的勒令下,袁琳迫不得已地去了会计学校,成为了其中的一名学员。
袁琳总结过自己高考失败的教训。首先是思想包袱太重,在精神上,父母离婚对袁琳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父亲的苦闷,母亲的沉沦,让袁林无所适从;在生活上,除开衣食无着,连最基本的住宿都得不到保障,更别提学习上必要花费的匮乏,这一切,使得从小在小伙伴面前优越感十足的袁琳,在经济上陷入了极度的贫困了,在同学们面前因为家庭环境极端恶劣,产生了深重的自卑。精神的摧残和生活的困顿像两座无形的大山,压在袁琳的头上,让她坐困愁城,无力自拔。
在学习上,袁琳的理科成绩陷入了恶性循环,学习问题得不到老师解答,越垒越高,直至停滞不前。更要命的是,文理分科,袁琳罔顾自己内心热衷于文科的意愿,选择了随大流考理科,高考慘遭滑铁卢也着实不冤。
这些都是客观原因。袁琳有时想,小时候,自己是因为热爱而主动地读书,所以没有能够难倒她的学习。而长大了,辍学又复学,重返校园,自己是为了生存而被动地读书。主动与被动,中间只差一个字,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结局也是迥然不同。
其实,以袁琳在学习上的天分,只要她选择文科,考上一个师范学院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以生存为学习的最终目的,这也是袁琳最终放弃了自己的喜好,选择理科的根由吧。
又有多少人跟自己一样,为了外在的理由,而放弃了自己的本心呢?
袁琳为自己,也为跟自己遭遇一样的人,深深惋惜。
本来,他们都是可以在自己热爱的方向,有一番作为的。
人在困境厄运之中,只有遵从自己的本心,遵从心底最渴望的热爱,才能获得救赎自己的力量。
生活是公平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袁琳从小发自内心最真实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这是她在八岁时立下的宏愿。
如果没有生活中种种苦难的淬炼,以袁琳儿时养尊处优习成的一曝十寒的懒惰,凡事三分钟热度,半途而废的习性,袁琳早已将儿时的理想抛诸脑后,泯然于众人了。
袁琳感谢命运对自己的厚爱。
换个角度,苦难何尝不是人的一笔财富。
尽管如此,袁琳还是希望社会能少一点苦难。因为并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在苦难中涅槃重生。
高考结束,父亲也来了一趟重庆。与母亲一样,父亲也以为学习能力超强的袁琳一定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毕业后就可以吃公家饭了,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父亲到重庆来,是没有打算再回去的。他想一直生活在袁琳身边,将来让袁琳替自己养老。
到了重庆,父亲才知道袁琳连一个住处都没有,寄住在她二姨家楼顶的简易窝棚里。父亲是认识二姨的。母亲回重庆来,就是二姨出的主意。父亲一直怨怪是二姨拆散了自己的家,没有二姨,母亲也不会想到回重庆,也就不会与他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