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建造安宁疗护病房?(1 / 2)都会收到陆医生的告别信首页

所有人都晓得,薛主任但凡有无法决断的病例,都会找陆锦溪讨论。

并非是陆锦溪长得一表人才,身上贴着留学生这块金子招牌,而是陆锦溪资历远远高于院内其他青年医生,不但临床扎实,手术功力了得,其儿科学术科研水平也是领先国际。

有人忍不住叹道:“年轻真好呀!像陆医生这样精力充沛的外科医生,要是咱们院再来两个,我们这些老骨头都可以安心退休咯。”

“退休的话还是太早了!祖国的小花朵们还需要我们这帮老骨头保驾护航。”薛主任笑道。

其他人十分羡慕的看着这对忘年之交,也都晓得他们两人交情深厚。

大家都非常清楚,薛主任年过半百,在血液肿瘤科工作了几十年,有着扎实且丰富的临床经验,每次受邀会诊,无论有没有神外科的事儿,都会拉上神外科这尊大神——陆锦溪博士。

之所以这般信赖对方,无外乎也是陆锦溪个人履历过于“耀眼”。

今天也不例外,小患者一天之内经历从内科转到普外科,却被血液肿瘤科直接接手。

接到普外科会诊提议,薛主任第一时间便是跟神外科询问了陆医生的日程,得知对方从凌晨就上了手术台,为一位年仅7岁的颅内血管瘤小患者做手术,预计下午2点多才能结束。

到点了,只差亲自去手术室门口堵人。

彼时,面对几位职级都高于自己的几位主任,一双双殷切的注视目光,陆锦溪礼貌且谦和。

“看来治疗方案已经大致商定妥了,我并没有异议。”

“当然,我们都清楚,这种病需要治疗的时间比较长,治疗效果谁也无法预见,所以无论是患者本人的心理压力还是家属的承受能力,都需要多加关注。”

“我还是那句话,像年纪如此幼小的患者,我们在治疗的同时,也得对他背后的家庭做个适当了解,为支撑小患者治病的家人提供一些恰当的心理疏导。”

陆锦溪声音朗朗,不疾不徐,并没有急着定最终治疗方案,反而第一时间关心起了小患者的家庭。

薛主任看向普外科主任,“老刘你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小患者的家庭吧。”

由于转科时间仓促,小患者虽说已经确定转到血液肿瘤科,可薛主任接到检查报告,只顾着研究病情,还没来得及对小患者家庭做简要了解。

最先发起这次会诊的普外科刘主任神情严肃,点了点头,简单介绍了小患者的家庭:

“患者2岁零9个月,是家里唯一的小孩,当他父母从医生哪里得知孩子得了婴幼儿癌症之王的神经母细胞瘤,可以说整个家庭的幸福瞬间被打破,全都奔溃了。”

薛主任神情严肃,“这种情况,我们血液科比比皆是,甚至还有比他家更惨的,很多白血病患者那是家里花费数十万化疗,最后落得人财两空。唉,说起这个,我们科有个小孩,最多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家属知道这个结果还是每天跑去科室堵我……”

“……那么现在这位小患者,家里谁是决策者?”陆锦溪不动声色的问道。

“看情况好像是小孩他爸!”刘主任这般说着,忍不住叹道:“小孩妈妈早已奔溃,我们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所以转科一事都是找小孩爸爸。”

大家面面相觑,在儿童医学中心,医生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惨状”的家庭。

很多家庭,明知小孩生存期有限,却不惜砸锅卖铁咬牙含泪坚持治疗,奢望出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