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成长的烦恼(2 / 2)歧路的羔羊首页

其实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县城和农村都是一样的贫穷,当然,农村的基础设施更为简陋,全是低矮的平房,进村的道路也没有硬化,全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里的小胡同更是没有规划,狭窄曲折,坑坑洼洼。

小默所在的村子在华北平原来讲,也算个大村了,大概有一千多户,三四千人。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很多人通过上学离开了村庄,到城里定居,每到过年过节,他们回来探亲,总有一种富贵还乡的派头,这令其他村民们都羡慕不已。

不过这里民风还算淳朴,家家户户都秉持勤俭持家的理念,量入为出,相互之间也很少有攀比,大家都晓得埋头苦干才是硬道理,也很鄙视那些靠投机倒把获取不义之财的行为。

(三)

小默的童年,是一段快乐的时光。那时候乡下都是土坯房子,在田里挖土,用土做成坯,再晒干,用泥浆砌墙。因为村里人口多,建有小学,虽然简陋,但毕竟不用跑远门,教室也是土坯房,墙很厚,夏天凉快,但冬天由于窗户密封不行,所以冷的可怕。有些调皮的男生喜欢抠教室墙上的干泥浆,挖出一个一个的洞眼。

那时候一个老师教几个年级,共用一间教室,往往高年级的在上课,低年级的在睡觉或者打闹。农村孩子没有午睡习惯,到了中午就出去野疯,但村里的湾子里都有水,担心孩子溺水,所以父母们禁止孩子玩水,抓到孩子下水就猛揍一顿,检查的方法很简单,挽起袖子或者裤腿,挠一下胳膊或者大腿,看有没有出现痕迹,有痕迹就是下过水,那就免不了来一顿笋子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