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贤接话道:“要得嘛,不过这个阿江从我们家走之前可是说,要是回来了真要娶阿兰,怎么办。”
“能怎么办,一起办呗,我觉得阿江挺好一小伙子,阿兰也看得中他,要是真有此意就两件婚事一起办了。”
“阿曙在信里没有明说,要是这阿红是阿江的对象呢。”
娟子白了他一眼,“你这不会说话的,不过也说不好,咱们也别瞎猜了,反正屋子是要修缮打理的,要是阿曙真带回来了总不能没个自家房子。”
俩人一合计,帮着阿曙修缮了韩家老屋,又把自家的屋子里里外外收拾一番,只安心等他们回来。
这天上午,乾进一家正吃完早饭,忽听到家里小狗叫,叫了几声后,忽觉声音越来越远,没过多久又近了,几人一起出门来看,忽见阿曙带着阿江和一姑娘回来了,阿曙高兴地叫到:“姐、姐夫,咱们家的小狗还真有灵,一路从家里跑到我身边,摇头摆尾地迎我回来。”
又向他们介绍到:“这是我对象阿红,这是阿江,你们之前见过的。”
一行人回到家里喝了茶后,娟子和阿兰赶紧去厨房张罗午饭,阿红想帮忙,娟子道:“你是大贵客,怎么能让你下厨呢,让阿曙陪你周边转转,饭菜一会儿就好。”
阿红也不勉强,和阿曙在院子里转了转,不禁感叹道:“这虽是个农家小院,可也真是收拾的干净利落,甚至有些精致,你看还有那些兰花,虽然现在没开,但能想象得到开的时候肯定满院飘香。”
阿曙笑道:“是啊,如果没有战争,我最羡慕的就是姐和姐夫这样的日子了,俩口子过得有滋有味的,阿兰的名字就是取自这兰花。”又悄悄地说:“咱们之后也会过上这样的日子。”
阿红脸一红,嗔道:“谁和你过日子了。”
一旁的阿江笑道:“这俩口子又在说什么悄悄话呢,之后聊的时候多着呢,要吃饭了,赶紧端菜盛饭。”
乾进笑道:“哪能让你们动手,我来就行了,今天咱们得好好喝几杯。”
几人笑笑闹闹,就去堂轩吃饭。
菜一上桌,阿曙一看,这是比过年还要丰盛,红烧鲢鱼、红烧肉、炒毛鱼、清炖母鸡、炖鸡蛋、煎鸡蛋、豆腐、红薯粉、花生米、还有家里的各种蔬菜、干菜。
阿曙说:“姐,你这和阿兰累坏了吧,这一大桌子菜,快一起来吃饭。”
娟子笑道:“知道你要回来,你姐夫托乾利买了好多,就等着你们回来吃呢。你们先吃着,我把饭打起来,弄点锅巴汤。”
阿曙笑道:“在外面吃了多少好东西,就馋这口锅巴汤,乾进,我先盛一碗来,阿红,你也尝尝,这是我们家特色。”
启贤也笑道:“都是经过战场的人了,还是个小孩样,之后结婚了可不能这样了。阿红啊,你也尝尝看,看吃不吃得惯。”
乾进道:“父,他哪是要吃锅巴汤,这是打着锅巴汤的名义不喝酒,我酒都买好了。”
阿曙哈哈大笑,说:“乾进啊,你小子到时候可别认怂。”
说说笑笑之际,一家人都坐定下来吃饭。阿曙端上酒,和阿红一起站起来敬启贤夫妇说:“姐、姐夫,我敬你们一杯,我是个不晓得事的,这些年清明过年连父母坟山都没去过,家里都是你们操持,我不仅帮不上忙,还连累你们担心受怕。现在战争结束了,我准备和阿红办婚事,请你们做个见证,父母要是晓得也会高兴的。”
启贤道:“阿曙啊,一家人不说俩家话,你能平安回来我们就很高兴了,家里老屋都给你修好了,你明天上完坟山去看看,要是行就在老屋办。”
阿曙道:“姐夫,你给我想的太周到了,家里的人情世故我不太懂,到时候很多事情还要你多提点,钱的事不用操心,我都准备好了。”
娟子道:“好啊好啊,家里好几年没这么惹恼了,婚礼一定要办得热热闹闹的。”
待阿曙敬完酒,阿江也起身敬酒,说:“二老在上,今天我是来兑现自己诺言求娶阿兰的,我是个粗人,漂亮话我也不会说,我无父母亲人,也无处可去,二老要是放心,我愿入赘给你们做儿子,一辈子孝顺二老,照顾阿兰,我这几年的军饷都带来了,全给阿兰。”
启贤听到这话也是一惊,他料到阿江会求娶阿兰,但没想到愿意入赘,在农村,入赘意味着以女方为大,在当时社会愿意的男方非常少。
之前阿江提结亲这话,启贤不答应也不拒绝,一是担心阿江一去不回,阿兰下半生无依无靠,二是不清楚阿江对阿兰的心,这当兵的真要欺负她,也无计可施,怕阿兰受委屈,现在战争结束了,阿江提出入赘,似乎自己的担忧都没有了。
看到启贤没接话,阿曙道:“姐夫,我给阿江打包票,他是个靠得住的,再说了,我官比他大,真要欺负阿兰我绝不放过他。”
启贤听到阿曙这么说,心里放下心来,说:“我也不是老封建,要是阿兰愿意,我没意见。”
阿江急切地问道:“阿兰,好阿兰,你是愿意吧。”
阿兰脸色微红,低声说:“一切但凭父母做主。”说罢,害羞地跑到厨房去了。
众人见这情形,知道这事算是成了。乾进笑道:“好啊好啊,咱们家这是三喜临门,一是抗战胜利,舅舅平安归来,二是我马上就要有舅娘了(注:当地对舅妈的称呼),三是我马上就要有姐夫啦。”家里人听到这话,皆笑起来。
饭桌上议定了婚事,启贤夫妇马上找人看日子,为了热闹,两个婚事准备一起办,日子看定了在来年正月初八。日子定了,启贤夫妇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结婚的东西,打被子,置家具,整个冬天似乎都在忙碌中度过,待准备完成后,已经是要过年了。
(五)过年啦
农家有说:“大人望插田,小孩望过年”,这年过年,是乾进印象中最热闹的一次。
前先年,阿曙在军队里都没回来过年,这年不仅阿曙回来了,还带回了阿红和阿江。连着筹备婚礼,这年过年从腊月就忙起来了,启贤夫妇老早就和乾利打了招呼,年货早早备上,连万鞭(注:指万响鞭炮)都准备了好几个,小鞭(注:小鞭炮,过年客人来迎接客人用或小孩子玩)自是更不用说。整个腊月,都在迎接过年的喜庆里。
打扬尘。腊月十九是皖西县传统打扬尘的日子,打扬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打扫卫生,清扫蛛网、清理厨房油垢、锅底烟灰、清洗被褥(注:当地习俗,正月不洗被子)。打扬尘不仅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饱含着人们对辞旧迎新、新年新气象的美好愿望。因着春节后就办婚礼,今年的打扬尘尤其仔细,全家集体出动,屋后的茅草全部清理干净,屋前的芭蕉、桃树、琵琶叶子、残枝也都修理了一翻,屋内上上下下,包括床底下的灰尘都打扫了,家里的桌子、板凳则是早早让人漆成大红色通风备用。
看着打扫一新的屋子,乾进感叹道:“真是人要衣装,屋要新装,这打扫了我都不敢认了。”
阿兰打趣道“我只听过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哪有什么屋要新装,咱们家大公子还真是会编。”
“我哪会编,这不是托了新娘子的福嘛,哈哈”。
娟子佯怒道:“一个个都嘴上功夫了得,干起活来就是弱的,还不赶紧干活。忙好了,再去你舅舅家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
“儿子谨遵母亲大人命令。”
“这臭小子,赶明儿也得给你说个老婆管管你,不然真是无法无天了。”
杀年猪。杀年猪是年前最热闹的事情之一了,到了腊月,杀猪佬忙的不得了,要杀年终都得提前约好时间,今年乾进家一下杀了两头。
冬日天亮的格外晚,天还没亮,娟子和阿兰就起来烧了两大锅水,启贤、乾进、阿江则配合杀猪佬抓猪脚,杀猪佬手起刀落,年猪一下停止了嚎叫,猪血流进早已准备好的大盆里,又迅速送到灶头用来煮血旺。
年猪被送进腰子桶(注:当地杀猪专用,倒入开水,用于去猪毛)里接受开水洗礼,几人趁水热赶紧去毛。待去完毛的年猪台上案板,几人已是汗涔涔,抽了口烟,灌了几口茶后,杀猪佬开始熟练地分割猪肉。
猪头皮、猪头骨分开,猪头皮用盐腌制后小火去毛,辣椒小炒最香;猪头骨当地人称“猪头壳”,用来炖玉米、薏仁米,仅添加盐,汤就足够醇厚。
猪尾和红烧肉一起炖,吃起来香糯不腻,懂吃的从肉里找猪尾,红烧肉似乎成了配菜。
猪腿则用来做火腿,当地风俗女婿上门要给女方家及女方叔伯家送火腿,娟子拿盐腌好后嘱咐阿曙送给老丈人家。
猪蹄一般用来炖黄豆,除了是道美味外,当地人也用于给产妇下奶。
猪腰、猪肝用于做汤,也可小炒,当地偏方用杜仲包上猪腰放入冰糖炖煮用于缓解腰痛。
撕下的猪板油熬制冷却后呈雪白色,用来炒腌菜饭最香。
杀猪佬案板上的肉处理好后,启贤几个也处理好了猪大肠、小肠,猪大肠腌起来小炒,小肠则可用来灌香肠。
几人一番忙下来,天已大亮,娟子阿兰已准备好了饭菜,被邀请来吃饭的邻居(注:当地风俗,杀年猪时会邀请邻居们吃饭,俗称“吃旺子”)也陆续到了,红烧肉、猪肝汤、猪血旺各类杀猪菜已摆上桌,吃完后已近半上午。
杀猪佬拿了两刀肉后赶赴下一家,乾进一家则接着处理猪肉。
过小年。腊月二十四是皖西县过小年的日子,人们一般选择在小年的上午或者大年的上午上坟山,晚上吃饭前放爆竹“迎祖宗”,堂轩里点上蜡烛和香,直至摆到正月十五。即使分了家的弟兄们一般在这一天也会聚在一起吃饭,家里有几个兄弟的,大年小年一般轮着在某家吃饭,妯娌们则聚在一起分工准备饭菜。
打豆腐。旧时,家家户户都打豆腐,豆腐不仅是皖西县八大碗中的代表菜,也谐音“多福”,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祝愿。
浸泡发胀的黄豆用石磨成带水糊状物,带水糊状物倒入豆腐桶,倒入开水冲浆,冲浆后用“包袱”(注:当地方言,一种老布,类似于纱布)和筲箕滤去豆腐渣,豆腐渣可用来喂猪,穷人家也炒着来吃。虑去渣的浆倒入锅里三煮三开,煮开后放入白糖即是醇香的豆浆,若用扇子在煮开的豆浆上轻轻扇风,就可形成豆皮(注:当地人对油豆皮的称呼)。
煮开后的豆浆再次倒入豆腐桶,待冷却片刻后慢慢加入石膏水点卤并不断搅拌,待出现豆腐粒时不再加石膏水,也不再搅动,静置出现豆腐脑后即可开始“压豆腐”,豆腐脑里放入白糖又是一道美味。豆腐脑依旧舀入“包袱”里,用木板、石头压紧,在重力作用下压去水分,当水流不成线即成豆腐。若要制作豆腐干、千张(注:当地人对豆皮的),则要多压一段时间。
制作好的豆腐放入装满凉水的豆腐桶里,每天换一次水,可吃到正月不坏。豆腐用油炸后即是生腐(注:当地人对豆泡的称呼)。
豆腐用油煎成金黄,外酥里嫩;用来炖鱼头则是保存了豆腐爽嫩的口感,有爱吃豆腐的甚至直接抓起刚做好的、还热乎的豆腐当菜吃。这年乾进家打了六锅豆腐,自制了豆皮、豆干、千张和生腐,光是炸生腐的菜油都用了一壶。
蒸圆子、米粑。圆子、米粑也是皖西县较有特色的吃食。圆子是用糯米粉团成圆形再沾上米粒蒸制而成,条件好的家庭会包上黑芝麻馅,蒸好后沾上白糖或红糖吃。
米粑是用籼米粉制程,籼米磨成糊状,用勺子舀在蒸笼里蒸好后,在正中央点上红色,口感类似于米糕。
圆子、米粑除了过年吃,也用于过年回礼,客人拜年后,回以圆子、米粑、鸡蛋、瓜子花生、糕等,圆子又称“元宝”。回礼的时候客人一般说“真不用拿东西。”
主家则说:“没拿什么,就拿点元宝和糕,新年发大财,步步高升嘛”。
在“多礼多礼”“礼多礼多”的客气寒暄中,双方愉快告别。
腌大鱼。皖西县地处山区,山间小溪里仅有小河鱼河虾,日常吃鱼很少,有的话仅为小炒河鱼河虾之类,遇上过年或酒席,则会置办大鱼(注:当地对草鱼的称呼)和鲢鱼。
鲢鱼细刺多,一般整条煎好后配以蒜子、辣椒红烧;大鱼相对鲢鱼刺少,鱼头一般用来煮豆腐,鱼身腌制后晾干,要吃时切成小块用辣椒粉煎至喷香,相对新鲜的鱼有一种别样的香味。
每年过年,家家户户都会买上两条大鱼腌好,和腊肉一起晾干,用于过年或开春吃。启贤夫妇提前腌制好了大鱼,鲢鱼除过年要吃的都养起来用于婚席做菜。
过大年。忙完一通后,终于迎来了过大年。大年上那天上午,启贤带着乾进、阿江上坟拿着酒、酒和“符子”(注:当地为上坟准备的东西,包括用小碗装的蒸好的米饭、一块肉、鱼之类)祭祖。
娟子和阿兰在家里清洗碗筷,碗筷就热水用烧火的灰擦一遍,再用水冲一遍就会非常干净。又去园子里择上青蒜、菠菜、白菜等蔬菜,清洗好后放在厨房用于过年和初一,初一一般不上园子弄菜。
如此忙完已近中午,简单弄点饭食后,娟子和阿兰开始了厨房大战,猪肉焯水后切大块,放入锅中翻炒做红烧肉,皖西县的红烧肉不放水,仅用肥猪肉的油慢慢炒,炒好后放入大盆里,吃的时候盛出一碗放在蒸饭的锅里和米饭一起蒸即可,当地人称“大肉”,在正月十五前只吃块状红烧肉,不吃切片的炒肉。
做好红烧肉后,锅里放油开始烹制鲢鱼,鲢鱼须要完整不破,是大年、小年及正月客人拜年期间饭桌上必有菜色,寓意“年年有余”。
鱼和肉做好后,就开始在大锅蒸米饭,将大米倒入锅中,水开后沥出米汤,米粒再倒入锅内用小火焖熟,蒸好的米饭下面有一层锅巴,将米汤倒进去即为当地特色“锅巴汤”。农人吃完饭后必吃一碗锅巴汤,过年这天不做锅巴汤,用小火慢慢烤锅巴,做到不焦不破,用袋子留起来,俗称“聚财”。
焖饭的锅里可以蒸菜,将做好的菜放在锅盖上则可以保温,避免放凉。大锅蒸米饭时,小锅里则开始准备其他菜,豆腐、千张、生腐、猪肚条、菠菜、小菜等。
启贤们这时候开始贴春联,用刷子将米汤刷在墙上,对联轻轻往墙上一贴即粘住了,乾进写的一手好毛笔字,不仅家里的春联是乾进手写的,周边邻居家的也是。阿江赞道:“乾进的字写的是真好,像是印的一样。”
乾进谦虚道:“读了那么多年书,也就这点长处还能用得上。”
贴好春联后,几个人又把家里买的礼炮、鞭炮放在门口,待娟子们准备好饭菜后,启贤和乾进一人点了一支烟,点燃了礼炮和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震耳欲聋的礼炮声顿时响起,带有硫磺味的白烟晃得人甚至都睁不开眼,在互道“过年好、过年好”声中关上门窗,开始吃年夜饭。
年夜饭吃好后,收拾好桌子,将糕果茶、茶水摆在桌上,等着村里人来辞年(注:当地风俗,过年晚上邻居们互相串门聊天)。
糕果茶一般有瓜子、花生、芝麻糖等小吃,小孩子来了主人家还会抓上一把放在衣袋里,大人们则一边磕着瓜子一边聊聊天,离别时客人一般说“早点纳福”(注:当地方言,一般只过年这天说,意思是早点睡觉),主人家则说“新年发财”。
辞年一般会持续道深夜,待客人们都离去后,家里开始打扫地上的垃圾、清洗茶杯,准备明天拜年的东西及给来拜年客人的回礼,直至接近零点才能睡去。
出行拜年。正月初一早上的觉最好睡,但当地风俗是要初一早上早起开大门,有些人家甚至在零点开大门。早上起来,洗漱好后,打开大门,放鞭炮礼炮开门接福,互道“新年好”。
正月第一次出门叫“出行”,讲究家庭的会请算命先生根据生辰八字算好每个人的出行方位,然后去这个方位的亲戚出行拜年,到了亲戚家后会有爆竹迎接,小孩出行的主家会给红包。
出行之后就哪里都能去拜年了,拜年一般拿酒、糖和糕,主家回礼糕、瓜子花生、米粑、圆子,条件好的还会回鸡蛋之类。旧时拜年一般会持续到正月十五前后,女儿回娘家拜年还会在家里歇上几夜。
这年拜年加上阿曙、阿兰的婚礼,热闹了整个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