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晴,又适逢下午四点学生放学时间,三三两两的学生从学校出来后从街道两旁散落进了千家万户,有的进了旁边的高档小区,有的拐进了小巷子,有的进了附近的小餐馆,有的进了旁边的商场,还有的两三个并肩笑闹着继续沿街往前走。
这些学生们虽然都穿着颜色各异的校服,但神情状态不一,进去的地方不一,所做所为也不一,有的回家就写作业,有的先和同伴在小巷子里追打一番再进家门,有的是去小店里帮着自己的父母亲人做小工打下手,有的进商场看着各式小玩意儿商量着买哪个不买哪个,有的进了图书店里淘资料或摸了一本书出来便席地而坐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有的则还要走好一段距离才能到家……
这些孩子的家庭和家长也都各有不一样。
“人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小草儿,你是老师,现在做的也还是教育,想改变更多的人,给更多的家庭带来更好的希望,那你有没想过,像这些孩子,他们目前的现状,将会迎来一个怎样的将来?中间可能会有什么大概率的原因让他们发生改变?不同的原因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他们是可以超越他们的环境的,还是不能?如果能,那会是什么决定的?又该怎么做,或者你们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才能帮助他们成长和超越,走向一个更好的将来呢?反过来想想你们自己,之后,也许,你才能明白如何在走向将来的这条道上不断改变,改变什么,如何改变,才看得清楚属于你们的未来,对于其他的孩子们,道理也是一样的。”
父亲的眼神是深思的,却又是含着希冀的。
他干了一辈子教育,做着教书育人的事,能严格严肃地要求他的学生们学好他所教的数学,考出一个好成绩,也完全算得上一个众人眼里的好老师,无论是同事、朋友还是一届届学生,都对他的为人与师德交口称赞,但,至今,他作为老一代的退出教育舞台的老教师,却直到人生的最后阶段,停下教育教学工作后,才真正认真地从实践经验与生活现实中去思考这些问题,只怕是思考不明白了,他想交给她的女儿和儿子去继续探索。幸好,他有这么好的两个接班人,也许,希望就在他们的身上。
“爸,您这问题就跟问我们怎么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一样,可不容易回答呢!”
君生听着父亲这一连串的问题,眼里还是有些茫然。
“好好想想。你不也要跟着你姐和你姐夫去做教育了吗?就不能知难就退。”
父亲看着儿子笑了起来,继续说道:
“其实,这的确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就像当年我刚开始做老师的时候一样,只觉得教好自己的学科,就很厉害了,让孩子们学好知识,考出好成绩,能上好学校就够了,但后来发现,还是有差距,不同家庭、不同地区的孩子还是有差距,而且差距很大,所以你们现在搞互联网教育,是实实在在地为教育做了件大好事,至少,算得上是个有用的探索吧,那就要更深入地从教育的角度,利用你们的网络技术和数据探索得更深入些,才不枉称为新科技新教育嘛。”
“爸,这问题确实大,说实话,我虽然学师范出来的,但您这一问,还真的把我给问住了,有些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呢,我能想到的,就是从资源方面促进地区和学校间的流动,通过提高教育质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进好学校,他们的未来就不一样,再就是,我们尽可能地帮助那些孤幼儿童,让他们多些温暖,从心灵的阴影中走出来,这样也会影响他们的个性来帮助他们成长,再便是组织活动来提升孩子们的情商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扩大些见识来让他们树立更高远的目标,从而有更大些的学习动力。再深入些的,一时半会的还不清楚呢。”
云锋一边整理着思绪一边回答着父亲。
“嗯,你这已经比我当年清楚多了,也做得比我这一辈子的都涉及面更广了,坚持下去,你一定会越来越明白的。“
父亲竟然极为满意地笑着嘉许道,这让一直很少亲耳当面听见父亲的夸赞的云锋很是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