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五章 海兰珠和福临(2 / 2)诸朝陪我刷短视频首页

——“皇太极到底有多爱她啊,真是让人无法想象。”

——“一个海兰珠,一个东鄂妃,羡煞多少后人。”

【清朝痴情皇帝,一声只爱一个人,一口气看懂福临的一生#历史#清朝#福临】

他是清朝最痴情的皇帝,一生只爱一个女人,为了爱情,甚至不惜出家当和尚。他虽童年不幸,从小就被当作政治筹码,但却成为天选之子,6岁登基称帝,就连多尔衮都甘心为他服务。

对,他就是顺治皇帝福临。那么福临为何会钟爱董鄂妃?长大后又为何要将自己的叔叔刨坟掘尸呢?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清世祖顺治皇帝福临的一生。

公元1638年,爱新觉罗福临出生于盛京沈阳,他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九子,生母就是大名鼎鼎的孝庄文皇后。不过在当时的后宫之中,最受皇太极宠爱的却是宸妃海兰珠,她是庄妃的姐姐,一进宫就得到了皇太极所有的专注力。

在福临出生的前两天,海兰珠所生的皇八子夭折,海兰珠伤痛欲绝,皇太极忙着安慰海兰珠,对新出生的小儿子福临并没有太多的关注。

福临6岁时,皇太极突然去世,由于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所以八旗王公围绕着下任皇帝的人选产生了激烈的争执

。一派支持睿亲王多尔衮继位,一派支持肃亲王豪格登基。多尔衮和豪格两人年纪相差无几,但是辈分却大了一辈子,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而豪格却是皇太极的长子,其母后来被皇太极休弃。

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多尔衮提出立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为继承人,有济尔哈朗扶着这个提议得到了八旗王公们的认可。

福临为何会被选为继承人?难道真的像野史盛传的那样是多尔衮与庄妃有私情吗?其实这与清朝早期特殊的八旗制度有关,皇太极称帝后册立的崇德五宫中,以中宫皇后哲哲地位最尊,但是并没有生子。

当时只有九阿哥福临和十阿哥博穆博果尔不是五宫所生,而博穆博果尔当时仅有2岁。所以在豪格无法继位的情况下,就只能选择福临即位,改元顺治。

但是一个6岁的孩子显然是不知道如何治理国家的,军政大权都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手中。

为了表示忠心,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立誓若秉公辅佐,妄自尊大,必遭天谴。从最后的结果来看,这个誓言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应验了。

1644年清军入关,福临成为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和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一样被后世视为清朝的开国皇帝之一。

然而在当时大家都知道福临这个皇帝只是各方势力角逐平衡的结果,贵为摄政王的多尔衮更是毫不掩饰他寄于皇帝的野心。

多尔衮在入关后曾说过,当年太祖努尔哈赤选定的继承人是自己,而皇太极是夺位登基,言外之意就是坐在皇位上的本来应该是多尔衮的。然而由于八旗王公的反对势力,多尔衮也只能在摄政王的范围内极力扩张自己的权力。

为了更好的控制,多尔衮严禁庄妃探望儿子,平时对待严加监视,而且也不让人教福临读书。

朝中大臣曾多次提要教导皇帝学习汉文典籍,但是多尔衮总是近乎拖延,导致福临直到亲政前都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对汉文茫然无知。

1650年,多尔衮在打猎途中病死,终年39岁。不久之后,郑亲王济尔哈朗向福临告发了多尔衮的诸多罪状,福临借机追夺多尔衮的一切封号,并将其刨坟掘尸。

少年的福临终于摆脱了摄政王多尔衮的阴影。他尊奉母亲庄妃为皇太后,又迎娶了来自科尔沁部的表妹博尔济吉特氏,厄尔德尼布木巴为皇后。这桩婚事其实早在顺治初年就由多尔衮做主定下了娃娃亲。

按照福临后来的回忆,皇后非常美丽,秀外慧中,但是却让福临非常厌恶,因为皇后嫉妒成性,又喜欢奢侈。

在两年之后经皇太后同意降为静妃。在科尔沁部贝勒尔奇之女乌尔奇特氏,也就是皇太后的侄孙女,史称孝惠皇后,但是这位皇后也只是福临奉皇太后的旨意迎娶的,他对这位皇后没有什么感情,他的所有目光都被董鄂妃吸引了。

董鄂妃出身于满洲军工世家,其弟费扬古是康熙时期的重臣,参与过征讨三藩及噶尔丹之乱。关于董鄂妃如何嫁给顺治,300年来一直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她是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也有人说她本来是顺治王弟博穆博果尔的福晋,与福临关系密切的传教士汤若望透露她是一位八旗军官的寡妇。

1656年,福临夏之晋封董鄂妃为贤妃,一个月后又晋封为皇贵妃。董鄂妃性情温婉,不仅孝顺皇太后,就连孝惠皇后也像对待母亲一样尊敬。

次年董鄂妃生下福临的第四个儿子,福临欣喜若狂,大赦天下,而且把这个孩子称为自己的第一子,但是这个孩子只活了四个月就死了,董鄂妃大受打击,身体每况愈下。

不久又传来董鄂妃的父兄相继离世的噩耗,让本就身体虚弱的董鄂妃忧劳成疾,最终在1660年病逝于承乾宫,年仅21岁。

福临悲痛欲绝,下旨追封董鄂妃为孝贤皇后。董鄂妃死后,福临逐渐生出了厌世之感,想要出家为僧,遁入空门,但是都被劝阻了下来。

次年正月,福临因感染天花去世,终年24岁,庙号世祖,葬于清孝陵。

——“小时候看晓庄秘史,真的好喜欢东鄂妃啊,很好看。”

——“只爱一个女人,缺不影响他有十几个孩子是吧。”

——“老拿现代标准去评判古人是最蠢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