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会知道怎样一个人,在怎样一个筋疲力尽或痛苦不堪的时刻,发过怎样一句誓言,而这个誓言,又是怎样改变了你的一生。
——清太祖努尔哈赤生于奴隶主之家,父祖有多人受明册封,本人亦深得明廷信任。万历十一年明军袭击某驻地时,误杀其祖父和父亲,而努尔哈赤从朝廷得到得补偿是:三十道敕书、三十匹马及任命为建州都督和左卫都指挥使。
三十五年后,努尔哈赤在不断征战各方、扩大实力、建立后金、自立为帝后,发布“七大恨”的讨明檄文,誓师伐明。
其中第一条恨,便是明兵对其祖父和父亲的“误杀”。“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此恨一也;”
其他的理由便是民间相互逾疆互抢的琐事,及明兵助叶赫家抢其已聘女人,并拉偏架,不许其报复对方对自己的欺凌而产生的抱怨。
誓师安民谕是这样写:
“金国汗谕官军人等知悉:我祖宗以来,与大明看边,忠顺有年。只因南朝皇帝高拱深宫之中,文武边官欺诳壅蔽,无怀柔之方,略有势利机权,势不使尽不休,利不括尽不已,苦害侵凌,千态万状,其势之最大、最惨者,计有七件:
第一件便是:“我祖宗与南朝看边进贡,忠顺已久,忽于万历年间,将我二祖无罪加诛。其恨一也。“
第二件大概是:“……九部会兵攻我,南朝休戚不关,袖手坐视……然我国与北关同是外番,事一处异,何以怀服?所谓恼恨二也。”
第三件:“……屡屡申禀上司(汉人),竟若罔闻,虽有怨尤,无门控诉。”“……时上司不究出招衅之非,反执送礼行贺之人,勒要十夷偿命。欺压如此,情何以堪?所谓恼恨者三也。”
其四是他与对方有矛盾“两家构衅,南朝公直解纷可也,缘何助兵马、发火器、卫彼拒我?畸轻畸重,良可伤心!所谓恼恨者四也。”
其五,我方已聘之女,“南朝护助,改嫁西虏。似此耻辱,谁能甘心?所谓恼恨者五也。
第六条“我部看边之人,二百年来,俱在近边住种。后南朝信北关诬言,辄发兵马逼令我部远退三十里,立碑占地,将房屋烧毁,禾粮丢弃,使我部无居无食,人人待毙。所谓恼恨者六也。
第七条“……我国素顺,并不曾稍倪不轨,忽遣备御萧伯芝,蟒衣玉带,大作威福,秽言恶语,百般欺辱,文词之间,毒不堪受。所谓恼恨者七也。”
——想明朝的国君日日高坐庙堂,看国事昌盛,再想不到边疆番外,居然有人因这样“委屈不堪”的借口起事,灭了大明的江山,开启了清朝300多年。
自误杀对方祖父和父亲,到其他六条罪,罪罪是自己下属猖獗、处事不公且对抗议不理不问不改,傲慢粗鄙,草菅人命——而受害者投诉无门。
那些部属依仗朝廷威名目中无人、横暴无度时,有没有想过会带来整个国家的灭亡和自己子孙宗族被人几日几夜的屠杀和世世为奴?自己的狂纵放肆,视他人为蝼蚁,断送的是汉人千百年的统治和之后子孙的几百年剃发为奴任人践踏?你不知道这天道里,究竟是谁在偿还哪个因果。
而讨伐檄文的内容,却是社会上处处可见的事情,不止在边关:“略有势利机权,势不使尽不休,利不括尽不已,苦害侵凌,千态万状”
“虽有怨尤,无门控诉”“秽言恶语,百般欺辱,文词之间,毒不堪受”
——你凭什么敢做事不是人?
你又为什么要做事不是人?
你又怎么敢不把别人当人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