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引子(2 / 2)仁和医道百年风云录首页

林总见我看得认真,说“于记者,这么多书我也没时间看,你要是有兴趣,就带回去和专家慢慢研究吧,你的时间精力允许吧?”

这样的安排我当然求之不得!便欣然满口应承下来。毕竟是林总祖传之物,我不能草率对待,于是,我郑重其事的当着林总的面把所有书册清点了一遍,共计四百六十三册,另有未装订的散页一百八十六张,清点后重新包装好,装回原来的箱子里。整个过程全部拍照录像为证,以便日后如数归还。

我走的时候,林总又把他家的族谱拿来,让我一并带回去,作为研究这些书册的参考。

回到省城,我抽出专门的时间,对这些书册认认真真的研读起来。

在林总的族谱上,我找到了书册的作者林立心,他是林总的曾祖,名希鹤、字立心、生于1860年,卒于1938年,监生、业医,曾参与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民国时期,一直行医为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是远近闻名的名医。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爱国医药战线……。

当初封存的时候,书册没按顺序排放。为了便于阅读,我用了十几天的功夫,才把全部书册和散页按记录时间的顺序整理出来。又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把全部书册浏览了一遍。

书册的大部分内容记录了作者与师傅、徒弟行医济世的历程,有详细的诊断、治疗等精湛高超的医术展示,独创的医疗器具和大量的药方,不亚于一部中医百科全书。医道与家道、世道、人道紧密相连,全景式展示了近代社会生活画面。

书册的时间跨度二百七十多年,从1668年(康熙七年)到1938年。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听闻录,记录了长辈、师傅等人讲述的往事,后半部分是笔记者亲身经历的事件。像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捻军起义、义和团运动、维新运动、庚子之变,辛亥革命、军阀混战等近现代史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有涉及,内容非常庞杂丰富,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

书册中的故事涉及到许多近代历史人物,也有众多名不见经传的平民百姓,家族个人事务与地方历史、重大历史事件牵连在一起,看似轶闻传说却又言之确凿,情节非常曲折生动。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书册的记载,竟然真的找到了一宗非常有价值的藏宝,令人对书册的价值不得不重新审视。

书册中有一篇日记记录着庚子事变时,林立心率领部分义和团战士与攻入北京的八国联军作战,截获了一批被日本人劫掠的珍贵中医古籍、针灸铜人等国宝,为保护国宝安全,他冒生死危险,辗转多地躲藏,最后,他把这批宝物隐藏到一座大山的山洞里。

从笔记的前后内容分析,藏宝的情节不像是杜撰,他没必要编这样一个故事。那么,如果藏宝是真,他把宝物藏在哪里的山洞里?后来是否被取出来?笔记对此没有明确交待。

在那篇藏宝笔记后,林立心又写了几篇山水游记,其中有一篇关于游览东蒙(今称蒙山)游记,游记中有一首七言诗:“东蒙之巅龟蒙顶,孔子登临叹连声;鹰峰小鲁巍然立,峰下自有仙人洞。巨石两阶抬头望,洞壁暗穴天然成;国破山河皆残垣,匿宝洞穴避刀兵。见文知意有缘人,重见天日一大功。”

看到这里,我非常兴奋,这说的不就是藏宝地址吗?

我老家离蒙山不远,对山上情形有一定了解,我知道山上有多处山洞。听老一辈的人讲,在战争年代,附近老百姓都是到山里的山洞躲避战乱。我暗自兴奋,便专程去了一趟蒙山。漫无目的的在山上密林里转了一天,一个山洞也没找到。

向山脚下村庄的村民打听,村民说山上有不少山洞,但没听说过仙人洞,有的听说过却不清楚山洞的具体位置。

考虑到山体太大,山高林密,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寻找,于是,借口到山洞探险,拿出费用找了几个村民协助,一起进山密集寻找。看到山洞,无论大小,都进去察看。三天时间,把山上所有的山洞看了个遍,仍然一无所获。

我回去修整一段时间后,心有不甘,便开始了第三次搜寻。这一次,在蒙山主峰的悬崖上离地两米多高的地方发现有个洞口,爬上去察看,果然是个山洞。

洞口有两三米宽,里边较为宽敞,往里走时宽时窄,黑咕隆咚,胆小的人根本不敢进去。在石洞一侧的石壁旁,有两块从洞顶坠落的巨石相叠在一起,上边是逐渐变窄的洞顶,我念叨着“巨石两阶抬头望,洞壁暗穴天然成;”眼前相叠的巨石不就是“巨石两阶”吗?

我们费劲的爬上两阶巨石,站在巨石上,借助手电,看到平整的石壁上果然有个幽深黑暗的小岩洞,石洞并不很深,不过,里面有人为封堵的痕迹。把碎石移开,里边又出现洞口,这时,手电照射之处出现了几个大箱子,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高兴的惊呼起来:“快看啊,果然有东西!”

随后我向文物部门作了报告,等专业人员赶到,我们小心翼翼的把洞里的箱子搬了出来。箱子共有8个,全部密封完好,密封工艺和林总家发现的那几个箱子如出一辙。箱子被运送到安全的地方,按照相关流程打开以后,有四个箱子里是一摞摞包裹完好的中医药古籍。另外几个箱子里放着一些铜制的人体模型和古代医生使用的医疗器械。经中医专家确认,那是一具拆解存放的针灸铜人,据传为失踪已久的珍贵文物。所发现的中医药古籍均为失传已久的孤本,有些是首次面世的医术方药秘籍,具有非常高的医药研究和实用价值。

历史照进现实,古书上记载的宝物竟然真的在山洞里找到了,消息不胫而走,成为当地轰动一时的新闻。

寻宝一事之后,我开始重新审视书册的价值。数百万字的书册,除了中医悬壶济世的内容,也包罗社会万象,既有奇闻轶事、民间风俗,又有朝章礼制、兵匪政事……,既与史籍记载相佐证、补正史之缺,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学素材,在征得林总同意,在忠于笔记内容的前提下,我对笔记进行二次创作,形成了这部小说书稿。

作为小说,自然不同于史实。本书故事发生地、姓氏、家族、人物等,取材于历史,无论褒贬,仅作为叙事需要使用,与现实中的属地、与当今同姓、同族均没有有任何关系,也不存在任何影射意义。所以,本书内容仅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请勿较真考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