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2章四个问题的答案(2 / 2)重生之创业时代首页

看完她的答案,怎么说呢,陈轩只觉得她不会抓住重点,不会抓住问题的本质,但好在她认认真真按部就班,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相比之下李勤和陶文在答题时,能够在将自己该做的本职工作答上去之后,还增加了与提升员工、下属积极性的知识点,这说明他们悟性很好,能领会公司核心意图。

事实上陈轩不知道的是,李勤和陶文调到新店后,是跟随在曾文心身边,而曾文心在翻看员工手册的时候发现,陈轩对一个管理人的绩效评判是包括该管理人对下属的培养的。

而曾文心就觉得,“那么下属的考试成绩高低,是不是就能体现自己对下属的培养能力高低?”

于是她在考试前对李勤和陶文做过紧急的考前培训,再加上曾文心大学学的是管理学,她人也聪明,比较擅长揣测老板的意思,而她又在微信上跟陈轩讨论过很多关于公司管理的问题,

在制定公司规章制度的时候,比如两人在讨论员工餐该吃什么的时候,陈轩就提出:为了让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高一点,对员工更尊重一点,员工吃的食物跟客人吃的食物都要是同样的,也就是客人吃什么,员工吃什么,而不是压缩员工伙食,单独让后厨做一些没什么荤菜,犹如猪食的员工餐。

就算后厨有新厨师开始尝试上灶练手,也是直接做客人吃的菜给员工作为员工餐吃。

这一点曾文心也非常认同,她也认为没必要节约那点伙食成本,让员工觉得心寒,自己努力给公司打工,却吃的饭菜都不好,客人吃的那些食物,员工自己竟然都需要花钱买,就会一定程度上让员工心寒。

总之他俩对于这些规章制度,在制定的时候都有过讨论,由于人们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会增进互相的了解,而曾文心也是在这些讨论中,对陈轩这个人的性格品性十分了解,这也是她能摸清陈轩的喜好,能够知道在试卷上写什么答案陈轩会很开心的原因。

她也把她的观点在考试前灌输给李勤和陶文了。

相比之下,陈轩前期也曾和黄静讨论过一些关于公司规章制度的问题,但是黄静本人不具备曾文心那样的国际视野,她的学历没有曾文心高,也没有曾文心那么高的知识丰富度,

再加上黄静那三锤锤不出个冷屁的内向性格,导致陈轩渐渐的较少与她讨论了。

不过黄静也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她只是以为规章制度已经制定好了,就不需要再找她讨论了而已。

同样的在考试前黄静也完全没有想过,要给方小鱼做培训之类。

相比之下,曾文心的一些所作所为有点类似于是李勤和陶文的贵人了。

毕竟曾文心是读管理学出身的,她跟陈轩讨论建立公司规章制度的时候,都会提到一些国内外的先进管理学事例和管理学理念。

同时她不但对陈轩足够了解,而且还把李勤跟陶文当做心腹来培养,并不藏拙。

而结果也正如她所料,李勤和陶文的分数比方小鱼高很多。

其中分数拉开差距的,最主要的就是那四道大题。

别看这四道大题的得分,陶文和李勤与方小鱼相比只是七八分到十几分之差。

但是在前面的那些题基本都能拿满分的情况下,最后这几道题相差的分数,实际上是非常大的差距。

其实李勤和陶文以及方小鱼三人都隐约的猜到了陈轩给他们列出的考试题目,是一个能让他们好好表现自己的机会,

因为其他餐饮公司的升职考试,往往题目比较死板,只会检验员工是否掌握了该职位必备的工作技能,对于员工的悟性、性格和主观能动性这些却较少检查,

因为他们要的是一个工具人的角色,一个螺丝钉,而陈轩要的是一个有主观能动性,将来能够帮他分担管理压力的创业合作伙伴,

此外,陈轩本来还想让他们在试卷最后,写一篇自我介绍。

但仔细想想,事出无常必有妖,自己让他们写一篇大长篇的自我介绍,没有合理的理由是不合适的。除非等哪一天他们需要走马上任分公司的重要高管,比如分公司代理执行总裁这种重要位置的时候,才会要求他们在上任之前写一篇自我介绍,用于立人设。

彻底考完试后,李勤陶文和方小鱼也私底下在收银台对了一下分数,方小鱼发现自己只考了72,其他两个都是90多分,她并不觉得自己跟他们俩有多大差距,因为这个分数设置的很有迷惑性。

她觉得自己分数跟另外两人有差距,是因为她本来就不擅长考试,上学也是个学渣。

所以他们互相调笑之后,就把这事放在一边了。

在接下来为期三天的实操考评当中,陈轩也针对后厨的成李佳,徐开明,潘大海,方涛做了考试。

由于后厨还要留人干活,所以4人是分为两天考的。

第1天考试的是成李佳和潘大海,和前厅一样,考试当天晚上,他俩基本就不用干活,打完卡吃完饭后就上去开始阅读考试材料。

他们只阅读了半个小时之后,就没事情干了,而陈轩也是让他们在上面阅读考试材料,随后就下到1楼,直到19点才上来。

经过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考试,二人交卷之后就下去了,陈轩则低头开始阅卷。

其实两人当中,潘大海20多分钟就做完了,之后就一直在那发呆,悄悄背对着陈轩,杵着脑袋打瞌睡。

成李佳则断断续续,似乎在边思考边做题,耗费了一个小时零几分钟,才彻底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