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集《直解》(2 / 2)唯识三十颂首页

第三种人他没有接触佛法之前,当然也是茫然不知,那么他偶尔去听闻佛法的时候,跟没有听闻是完全相同,因为他完全没有领纳受用的功能,也完全不相信这是宇宙间的真理,他还是跟着他内心的老毛病——过去心中的妄想去活动;这种人佛法对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这种人听闻佛法跟没有听闻是完全一样的,他在三界当中还要吃很多的痛苦才能够觉悟。所以这个地方说,这以下的五重唯识观,你要修行是信心跟智慧缺一不可。

蕅益大师说修行佛法就是两个重点,一个是信心,第二个是智慧!

一、有信心,没有智慧——增长烦恼:有些人修行是完全靠信心,一路的拜佛念佛,就是这个人重行门,但是什么是生命的真实相?他完全不懂,完全不懂当然就跟着自己的这些生命的经验来判断,你活了三十岁,就用你这三十岁的生命经验去观察生命,你活到八十岁,那么你就只有八十岁的生命经验,因为你不学佛法,你就不能够把先圣先贤几千年的经验,会归到你的心中,你就用你这个肤浅的短暂的生命经验去观察生命。只有信心,没有智慧的结果——增长烦恼,你的行门的加持增长你的我执、我见,烦恼比以前更重,嗔心高慢心更重。

二、反过来有智慧,没有信心——增长邪见:你能够努力的修学佛法的教理,但是没有宗教情操,把佛法当学术研究,你就会增长邪见,迟早你会起颠倒,你对这种大乘的不可思议的境界,没办法直下承担,就会诽谤大乘法,说是大乘非佛说,就是你缺乏宗教情操,所以这个地方是缺一不可。

我们回到讲义来,这个地方是讲唯识的修行位次之前,天亲菩萨先说明你要具足什么条件,才能够修下面的唯识观法。看蕅益大师注释:

具大乘二种种性——答其“谁人”之问。方能悟入——答其“如何悟入”之问。何谓五位——答其“几位”之问,总徵下文也。

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这以下的五重唯识观,修唯识的五位,我们是要具足两种功德才能够开始去启动修行:

第一个是信心,第二个是智慧,当然智慧就是正见。

从这两个法门的次第,你刚开始要先修信心,所以你看普贤十大愿开展出菩萨的十大法门,它是先叫你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这是干什么?这就是让你修皈依。你刚开始对三宝的境界,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意业的皈依,在这个地方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再后面请佛住世、请转法 轮,常随佛学——修智慧!最后的恒顺众生、普皆回向——修大悲,所以信心、智慧、大悲,整个大乘法就三个道次弟。

所以你看你修密宗,你跟一个西藏的法王修他的法,他第一个告诉你修四加行——礼拜十万拜,持咒十万声,然后修供养,供养就等于是我们平常修福报,布施、持戒、供养。第四个是上师相应法,上师相应法我们先不谈了,这是密宗特有的。你刚开始修学佛法的时候为什么要多拜佛、多持咒?有两个意思。

第一个就是要修皈依。在家居士修学佛法,为什么很容易起邪见、批判?因为他们没有拜佛,没有拜佛你听闻佛法以后,你就用你的分别心来看佛法,很容易起颠倒。我们出家众看了一部经典,是把它当做法宝至诚的恭敬礼拜,所以每一句佛法都能够很真实的流入到我们的心中,产生灭恶生善的功能。因为我们对佛法有皈依的心,所以你一个出家人刚开始多拜佛是对的,一方面皈依、一方面破障,忏悔业障,无始的罪障。

七十六年我读佛学院的时候,我读佛学院的时候讲实在话听不太懂,那个时候海公是我们院长,海公、信公、达公,果清律师、慧老师,我那个时候五个老师,现在往生两个人,那个时候我也是听老法师讲课听不太懂,是有些欢喜心,但听不太懂。

听不太懂呢,毕业以后我的同学都到外面参学了,我那个时候没有离开,就找一个地方拜忏,我拜了三部《楞严经》,差不多二十万拜,一年,不到一年把它拜完,拜完以后我发觉整个心有变化,我才把以前的功课拿来看,一看就懂。

所以这个破障法门你不能忽略,虽然说佛法是闻思修,闻思修它是一个正行,但是你内心过去有一些罪业,你要不破障,就像这个车子它是可以过去,但是前面有大石头,你不搬开,它就过不去了。

刚开始我们一定要对三宝的境界,多多的礼拜赞叹供养,忏悔业障、积集资粮,那么你遮障破除了以后,这个时候来修智慧,你智慧就能够成就。

所以这个地方先把大乘两种种性,第一个你要有信心的种性,第二个智慧的种性,缺一不可,就是谁有资格修唯识的这个行位。这以下我们正式讲到唯识的修学次第。

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于识相性,能深信解。其相云何?

我们在修行唯识的观法,第一个所要经过的是资粮位,资粮位就是修顺解脱分,就是仰仗我们的信心跟智慧来随顺解脱。虽然还没有解脱,但是慢慢的,一步一步的趋向解脱叫随顺解脱,看它的内涵:

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

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在刚开始修唯识观的时候,他的相貌是怎么样?“乃至未起识”,这个地方的识是指的是我空、法空的真实智慧。我们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止观力薄弱,只是对三宝的信心,还有一点佛法的正见,我们内心当中跟环境接触的时候,还是心随妄转,止观力薄弱。但是难能可贵的是这个资粮位菩萨“求住唯识性”,他以他的一个四弘誓愿,对于无上菩提的追求、对众生的悲悯、上求下化的菩提心,支持着唯识的修行者,一步一步的去追求,想要悟入唯识的真如理,他内心当中有一种希望。

“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这个地方解释他为什么叫未起识,因为他的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他的二取,他的我执、法执,这个烦恼障、所知障的随眠、现行跟烦恼都不能够调伏,更不可能消灭。他只是靠一念的信心,跟佛法的一个基本的正见,还有他的菩提心。信、愿,还有正见在支持这个菩萨。那么这种菩萨都叫做资粮位,这个地方要修一大阿僧衹劫。看蕅益大师的注解:

为求无上菩提,修习无量福智,名“资粮位”。为有情故,勤求解脱,名修“大乘顺解脱分”。

这个菩萨他有两种功德,第一个是智慧的功德,他要追求无上菩提;第二个是大悲,为了利益有情,为利有情愿成佛,他对众生有悲悯心,这是总说。

乃至未起加行位中顺决择识,但以四弘誓愿,求住唯识真胜义性,齐此皆是资粮位摄。

但是他还没有生起加行位中的这种智慧,没有加行智慧,内心当中很多的妄想、执着,怎么办呢?他就依止对无上菩提的追求,对有情众生的悲悯,这样的愿力,一步一步的拜佛、持戒,一步一步的趋向唯实的真实性,这个都叫资粮位。那么这种资粮位当然他障碍很多,他的色身有障碍、病痛、老病死,内心有很多的烦恼障碍,他怎么度过资粮位的一大阿僧衹劫呢?这以下说出个道理:

此位菩萨,发起大菩提心,亲近真实善友,作意勤求正觉,修集福智资粮,以此四种胜力,唯识义虽深信解,而于我法二取随眠种子,止观力微,犹自未能伏灭,但能伏于分别二执之现行耳!

资粮位的菩萨当然是在三界打滚,打滚的时候他的身心有诸多的障碍,但是他内心当中有四种力量在支持着他:

第一个,“发起大菩提心”——誓愿力:他不断地在佛前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虽然这四个目标他一个都没有完成,但是他不放弃这样的努力,他不断的在佛前发愿,告诉自己要往这个方向走,这个叫誓愿力。

第二个、“亲近真实善友”——善友力:他也知道他的烦恼粗重,止观薄弱,他一个人不敢住茅蓬,怎么办呢?依众靠众,亲近善知识,每天听经,听闻善知识的开导,而且跟同参道友在一起依众靠众,靠大众的摄受力,使令他不敢放逸。

第三个、“作意勤求正觉”——作意力:他不断的在静坐的时候,思惟生死的过患,思惟涅槃的功德,来勉励自己要精进,不断的作意。

第四个、“修集福智资粮”——资粮力:有事没事的时候,他要修习布施、持戒、忍辱,修习福德的资粮;偶尔听闻佛法闻思,积集智慧的资粮——资粮力。

依止誓愿力、善友力、作意力跟资粮力的支持,就一步一步的迈向到圆成实性。但他的内心当中烦恼粗重,跟环境接触的时候,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跟现行不能够调伏;因为止观力薄弱,都不能够调伏,当然也不可能消灭,这个叫资粮位。

这个资粮位的菩萨,天台宗智者大师给他一个名称叫外凡——外凡位。当然他是个凡夫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烦恼没有断。为什么叫外凡?因为他心游理外,内心当中跟真理相应的时间少,大部分的时间都心随妄转,不过这个地方我们看注解

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

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求住的这个“求”字,我不知道诸位是不是有人受过菩萨戒?菩萨戒它戒体的安立就在“求”字——就是你要发愿。就是说虽然我们有无量无边的烦恼没有断除,有无量无边的善法我们都没有成就。但我们对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希望从来没有放弃,这个时候你的菩萨戒体还是在的。

所以菩萨戒有它的戒体,这个戒体在《瑜伽师地论》上叫种性,戒体生起戒行,就是说你的戒行:三聚净戒——断恶、修善、度众生,你都还没有做好。断恶我什么都没有断;修善我什么善也没有修,度众生我一个众生也没度,但是你的戒体,你安住菩萨种性,你没有放弃对无上菩提的追求,你从来没有放弃要对众生的度化,你那个意乐还在,你的戒体就还在。

有一天你放弃对无上菩提的追求,你不在追求无上菩提,你自甘堕落,你想来生做人也不错,不一定要成佛;看众生那么可恶,众生我不度了,你起这个念头的时候,你的菩萨戒体就消失掉了。所以这个地方我们看论文你要知道,“求住唯识性”,你要对无上菩提跟度众生的追求放弃了,那么你所修的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资粮力,就不是成佛的资粮,因为你的种性已经失掉了,那么你这个叫人天果报,就是一般的善法。

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就是说资粮位的菩萨十信位,外凡位,他心中有很多的障碍,但是他就是靠着愿力的支持,还有他对生命的正见,那么摇摇晃晃跌跌撞撞的要经过一大阿僧衹劫,就是他对三宝的信心、对成佛的愿力,还有对佛法的正见三个资粮。不过这个地方在《瑜伽师地论》讲的详细,说菩萨的发愿有两个,我们一般发愿一个是上求佛道,一个是下化众生。但是在实际的实践上会有所偏重:

《瑜伽师地论》上说菩萨有二种:一者悲增上,二者智增上。

一、悲增上菩萨:如果你是悲增上菩萨,你在成佛之道当中,你会先完成下化众生。虽然你也知道要成佛,但是你觉得成佛不是很急,你整个功课当中你很少在佛堂用功,你就是到都市里面到处跟众生结缘,积集福德资粮。悲增上菩萨一般来说不喜欢求生净土,他愿意陪众生在三界流转,那么他的相貌——他会先成就福德资粮、再成就圣道。悲增上菩萨有一个障碍,容易退转,但他福报会很大,这第一个。

二、智增上菩萨:智增上菩萨他的特点就是说,他在受菩萨戒的时候,大家也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在实践的时候偏重在上求佛道,他的想法是说我要先成就圣道、成就不退转的功德再广度众生。就是说他虽然没有度化众生,但是他没有放弃度化众生的意乐,他只是没有采取行动,那么这个时候他一天的功课大部分时间都是跟三宝相应——念佛、念法、念僧,要不然就是听闻佛法,这种人一般他欢喜为菩提道求生净土,到净土、到十方诸佛国土去成就圣道,再回入娑婆,广结善缘、积集资粮,这个叫做智增上菩萨。这种菩萨是比较不容易退转。

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有志于成佛的过程,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你选择先度化众生再成佛,那么你会先成就福报,再成就圣道,你来生的时候讲经说法,你到什么体育馆去,听众几十万人、几百万人都做你的皈依弟子,但是你内心当中还是有烦恼的人。第二个选择就是说你先成就圣道——智增上,你先到净土去,虽然你再来的时候你的听众没几个,但是你是一个圣人,你以圣人的基础再去广度众生,再跟众生结缘去成就福德资粮。

其实我怎么知道我是悲增上还是智增上?我过去生当中,在三宝当中不断地结缘,谁知道我是悲增上、智增上?龙树菩萨说有一个方法可以判定,就是说到了饥荒的时代,你现在手上有一碗饭,你同时看到佛陀过来,你看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来托钵,那么你要想——佛陀是世间的福田,我把这个饭供养给佛陀,佛陀能够去摄受更多的众生,你要把饭给佛陀;但是你同时又看到一个乞丐,这个乞丐要饿死了。

如果你今天把饭给佛陀,你这个人是智增上菩萨,你是偏重在对三宝功德的皈依,假设你选择把饭给乞丐,你是属于悲增上菩萨,你的所缘境比较去关心弱势团体,对苦恼众生比较关心,超过对佛陀的皈依,你这个是悲增上菩萨,这就代表了一个人的种性不同,也就影响到你成佛之道。为什么有些人会成就圣道而没有福报力,有些人会成就福报力而不是圣道,这就是你内心因地种性的不同。

所以资粮位虽然是福慧兼修,但是这个当中千差万别,有各式各样。一般的资粮位菩萨很多人都求生净土,因为他怕退转,当然有些人他也不怕,他愿意在三界里面历练,那么这都是个人的选择,佛陀都允许。总之不管你求生净土也好,或者是你在娑婆世界继续流转求增上生,重点在“求住唯识性”,你不能放弃你的菩提本愿,你放弃的话,你整个大乘的跑道就消失了,你可能跑到二乘的跑道去了,或到人天跑道去了。

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引发真见,其相云何?

前面还是资粮位,这个地方是加行位,他已经有所谓的顺决择分,这个就是有禅定引生的修慧,这个人止观力比较强,看这个偈颂:

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

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加行位的菩萨,他的内心是什么相貌?现前立少物。我们解释一下,这个资粮位的菩萨内心是心随妄转,整天跟妄想打结在一起,只是说他心中有一个希望,有一个正见的支持,不敢太放逸,但是加行位的菩萨不同,他内心当中是完全在止观当中操作,但他这个止观在唯识学叫做:带相观空。

什么叫带相观空呢?就是说他内心跟我空法空的真理还没有完全的契入,还没有完全契入他怎么观空——他挟带佛法的名相,思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我这个明了的心,依止这十个字的相貌,就能够引导我契入到一种空的真理去。但这个真理的相应是挟带名言的引导,所以叫现前立少物。他心中还有佛法的名相,以佛法的名相来契入唯识的圆成实性,所以他“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他还是带相观空,心中还有佛法的名相可得,所以还没有真正的契入唯识的实性。但是加行位已经不可思议了,后面会讲到他是一个有禅定的凡夫,虽然是凡夫,他的心跟前面的散乱心不同。

好,我们先修息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