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三章:韩雍平定盗贼(2 / 2)如果这是明史首页

韩雍眼睛一亮,说道:“正是。那么,县丞你能不能前去捕获呢?”

陶鲁毫不犹豫地说道:“不是不能,但要主帅换人的话,那也是一件非常容易办到的事情!”

韩雍听了这话,忽然发怒地说:“现在贼势正极猖狂,又设下道道险阻以自守卫,不用大队兵马就攻不下盗贼的巢穴。我的部下虽有文臣武将数百千人,可是我一个个地审视,觉得没有一个可以当此重任的。我正想要亲自前往,你怎么提出要更换主帅呢?像你这种人,只能吃饭罢了!连一个蕞尔小县你都治理不好,怎敢说带兵灭贼呢!你这样狂妄,应当让你挨鞭子。”

陶鲁既不惊慌,也不跪拜,还争辩说:“你说我陶鲁只能吃饭,不能灭贼,那是因为明公您还不了解我陶鲁啊。三国时蜀汉的蒋琬、庞统还管不好一个县的事情呢,可是后来他们都成了蜀汉的名臣。尊公如果不嫌弃我的话,能够给我一个施展绝技的机会,我一定能把那些丑类全部抓获,向您献俘。”

韩雍听了甚为惊异,他仔细地打量着陶鲁,心中暗自思考。他的怒火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好奇和期待。他收敛怒容,说道:“你需要多少兵马才能办到呢?”

陶鲁答:“三百人。”

韩雍问:“为什么这样少呀?”

陶鲁答:“兵不在多,而在精。请您为我选择精兵。”

韩雍说:“任你自己随便挑。”

陶鲁立刻贴出了考试选士的试约:“有能力举百钧,箭射二百步者,来。”这简短而有力的话语,如同一声嘹亮的号角,在三军士卒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波澜。十五万士兵,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故事,但此刻,他们都被陶鲁的号召所吸引,纷纷摩拳擦掌,渴望在这场考试中脱颖而出。

考试场上,气氛紧张而热烈。阳光洒在宽阔的场地上,泛起一片金黄。士兵们身着整齐的铠甲,手持各种兵器,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陶鲁站在高台上,他的身姿挺拔如松,眼神坚定而锐利。他严肃地看着下面的士兵们,心中充满了期待。这些士兵将是他战胜盗贼的关键,他们的勇气和力量将决定这场战斗的胜负。

第一个士兵走上前来,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果敢,仿佛在告诉所有人,他有能力完成这个挑战。他来到百钧重物前,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举起了那沉重的重物。他的手臂肌肉紧绷,青筋暴起,显示出他强大的力量。接着,他又走到射箭的位置,搭上箭,拉满弓,瞄准目标,然后果断地射出了箭。那箭如流星一般划过天空,稳稳地落在了二百步远的地方。陶鲁微微点头,示意他通过。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士兵也相继通过了考试。他们的表现同样出色,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力量。

然而,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陶鲁只选出了二百五十人。他看着这些士兵,心中有些失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这个人数还不够他提出的三百人的数。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只有拥有足够的精兵强将,才能在这场战斗中取得胜利。

韩雍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刻下令召募。一连召了好几天,才凑足了三百人。陶鲁看着这些精兵强将,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些士兵将是他战胜盗贼的关键。他们的勇气和力量将成为他手中最锋利的武器,他们的忠诚和奉献将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

陶鲁自为别将,开始自行操练演习阵法。他亲自示范,每一个动作都标准而有力。他的身姿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给人一种不可撼动的感觉。士兵们看着他的示范,心中充满了敬佩。他们认真地学习着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阵法,他们知道,只有掌握了这些技能,才能在战斗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在操练的过程中,陶鲁杀牛给酒进行犒劳。他与士卒们甘苦与共,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关爱和尊重。士卒们个个都争着愿意舍生忘死当先,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陶鲁的信任和忠诚。他们知道,只有在陶鲁的带领下,他们才能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终于,陶鲁率领三百士卒登上了山寨。山寨上,盗贼们严阵以待。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他们知道,这支军队虽然人数不多,但却个个都是精兵强将。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他们不知道自己能否在这场战斗中幸存下来。

陶鲁看着盗贼们,心中充满了愤怒。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正义的光芒,这些盗贼为非作歹,祸害百姓,他们必须受到惩罚。他大声喊道:“你们这些盗贼,为非作歹,祸害百姓。今日,就是你们的末日!”他的声音如同一道惊雷,在山寨上回荡,让盗贼们胆战心惊。

盗贼们听了陶鲁的话,心中更加恐惧。他们纷纷拿起武器,准备迎接陶鲁的进攻。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绝望和无奈,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只有拼死一战,才能有一线生机。

战斗一触即发。陶鲁率领士兵们奋勇向前,他们的武器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攻击都让盗贼们胆战心惊。他们的身影如同一道闪电,在山寨上穿梭,他们的勇气和力量让盗贼们望而生畏。盗贼们虽然人数众多,但却无法抵挡陶鲁的军队。他们的攻击杂乱无章,缺乏组织和纪律。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应对陶鲁的进攻。

陶鲁的军队如同一把锋利的宝剑,轻易地突破了盗贼的防线。他们的攻击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水,让盗贼们无法抵挡。盗贼们节节败退,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奈。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只有投降才能保住性命。

最终,陶鲁的军队大破盗贼。他们的胜利如同一场暴风雨,席卷了整个山寨。斩获无法计算,战场上到处都是盗贼的尸体和血迹。陶鲁看着胜利的战场,心中充满了喜悦。

从此,盗贼一听说陶家军,就吓得浑身战栗望风而逃,或叩头求饶,愿为良民,只要免其一死就万分高兴了。

在平乱的过程中,韩雍又请求朱见深允准,调来鞑靼官军一千多人,命偏将专领其军。瑶、僮盗贼出入山林,他们使用标枪、牌刀等短兵器,无法抵挡骑兵的驰射,所以鞑靼军兵所向,到处克捷。盗贼都非常害怕鞑靼军。

随着盗贼被逐一平定,断藤峡这片曾经烽火连天的土地,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宁静。阳光洒在山峦之间,仿佛在为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带来一丝温暖的慰藉。

韩雍站在断藤峡的高处,望着眼前这片刚刚经历过血与火洗礼的土地,心中感慨万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疲惫,但更多的是胜利后的欣慰与自豪。他那身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依然闪烁着威严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

韩雍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战斗的场景。那激烈的厮杀声、震天的喊杀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他想起了那些与他一同奋战的将士们,他们的勇敢、坚韧和无畏,让他深感敬佩。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韩雍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他必须尽快拟写奏章,向朱见深汇报这场平乱之战的情况,并提出治理的建议。他转身回到营帐中,坐在书桌前,拿起笔,思绪如潮水般涌动。

韩雍仔细斟酌着每一个字,他深知这份奏章的重要性。他要将这场战斗的经过、将士们的英勇表现以及对未来的治理建议,都清晰地呈现在朱见深面前。他的笔在纸上飞快地舞动着,仿佛在诉说着他心中的那份坚定与执着。

经过数天的努力,韩雍终于完成了这份奏章。他看着自己亲手写下的文字,心中充满了期待。这份奏章将决定着这片土地的未来,也将决定着无数百姓的命运。

韩雍小心翼翼地将奏章封好,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他站在营帐外,望着远去的使者,心中默默祈祷着这份奏章能够得到朱见深的重视和采纳。

在京城的宫殿中,朱见深朱见深坐在龙椅上,神情严肃地看着韩雍送来的奏章。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这场平乱之战的结果对他来说至关重要。他仔细地阅读着奏章中的每一个字,感受着韩雍的忠诚与担当。

随着阅读的深入,朱见深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他被韩雍的建议所打动,也被将士们的英勇表现所震撼。韩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建议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朱见深放下奏章,沉思片刻后,决定全部采纳韩雍的意见。他下令在断藤峡设置武靖州,以岑铎为土知州,隶属于浔州管辖。他要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对这片土地的治理,让百姓们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

消息很快传到了断藤峡,韩雍和将士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充满了喜悦。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场平乱之战终于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在班师还朝的路上,韩雍的心情格外舒畅。他看着身后的将士们,心中充满了感激。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这场胜利。他决定要为这些英勇的将士们争取应有的荣誉。

当韩雍率领大军回到京城时,京城的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欢迎他们的归来。他们欢呼着、雀跃着,为这些英雄们送上最热烈的掌声和祝福。

在皇宫中,朱见深亲自为韩雍和将士们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仪式。韩雍身着华丽的官服,走上殿前,向朱见深行礼。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忠诚,这份荣誉不仅仅属于他自己,更属于每一个为国家和百姓付出的人。

朱见深看着韩雍,眼中充满了赞赏。他说道:“韩雍,你在这场平乱之战中表现出色,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朕决定提拔你为左副都御史,赏赐给你绣花锦缎和钱币等六样东西,封你的一子为锦衣镇抚。”

韩雍听了朱见深的赏赐,心中充满了感激。他跪地谢恩,说道:“陛下圣明,臣只是尽了自己的职责。这份荣誉,臣将倍加珍惜,继续为陛下和国家效力。”

朱见深又看向赵辅,说道:“赵辅,你在这场战斗中也立下了不少军功。朕封你为武靖伯,你的子孙可以世袭爵位。”

赵辅跪地谢恩,说道:“陛下隆恩,臣感激不尽。臣将继续为陛下守卫边疆,为国家尽忠。”

在这场庆功仪式上,韩雍和赵辅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人们敬仰的英雄。

回想起这场平乱之战,韩雍感慨万千。这场胜利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耀,更是整个国家的胜利。他想起了出军之时,赵辅就知道他的卓越才干,所有军事方面的事务,赵辅都一一听从他的意见,,并服从指挥用力作战,因此,赵辅所到之处,也都立有不少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