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引 言(1 / 1)夹缝中的悲歌首页

你好,冒昧以这种方式打搅到你,我只是万千普通人中一非常普通的青年。我也觉得以我这个年纪(32岁)写的这本书亦会让你觉得满纸荒唐,我这么一个普通的人,时至今日依然还是孑然一身、一事无成,我更不是中国传统中长辈所认可的青年才俊,反而是不被人们所认可的没钱、没房、没车的新时代中国“三无”新青年。我这辈子迄今为止,我唯一觉得我所做过的最棒的事——至少被别人所认可的,就是以大龄专科生的身份考上了末流211的研究生而已。这也是我从部队服役出来之后,在社会蹉跎消磨的数年中唯一值得“一谈”的谈资。

当然,我国每年毕业的研究生确实不多(相较于我国整个人口基数而言),但在我的同龄人中(90后)我的这点学历却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也只是一个只有学历但却连事业、家庭都没有的大龄漂泊青年。

因此,我之所以写这本书,并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功成名就的人,可以向别人侃侃而谈“成功之道”。只是因为我身上更多体现着我们许多年轻人在社会的“挣扎”、“仿徨”甚或着是“迷茫”,不知道我们到底应该归向“何处”!但我们这代人却是当代中国很特殊的一个群体,因为一方面我们时刻感受着祖国发展的繁荣变化,但另一方面却感受着只属于这个时代的巨大“动能”,这股“动能”不断裹挟着我们一路向前,让我们无法停下来喘口气,来看看我们真实的“自己”。我在这,不是想说些什么“豪言壮语”,而是想将我这些有限的、真实的感受,传递给同我一样在这个时代感受到束手无策的年轻人。

这就是我想写这本书的初衷,我觉得当下中国的这群“年轻人”,我们虽然生活的时代是如此的日新月异,但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却又是如此的“陌生”。我们被传统的、现代的各种割裂的东西所“包裹”着,我想要真实的记录者我们身上这些掺杂着的各种“光怪陆离”的混合体,从中找寻到我们应该去寻找的关于“我们”的意义,从而让我们自己,能够真正在这个时代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归属”!

我要申明的是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我的观察、感受可能和你存在着一些错位与偏差。如果因此而怪罪我,我愿意在此提前向你说一声抱歉。同时,书中有可能会涉及一些人名,为保护他们的隐私,书中的人名全都是化名,但书里面的叙事都是依据我的回忆,对我所睹、所想的真实描述。我之所以抱着笃定的心情,一定要写下这些东西,是因为我觉得在我接触的我们这些年轻人中,他们不是一群乌合之众,更不是一群自暴自弃之徒。反而是他们一直以来的挣扎前行、夹缝中求存,始终激励着我,我觉得他们不应该被遗忘,这不仅是为了他们,更是为了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