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话题转移到了如今坐镇东北部的云王身上。
熙宁帝算是亲眼见着云王起来的,他对这位后辈还是相当信任的。
只不过,异姓王到底不是一个稳定的存在。
除开云王之外,还有如今的燕王。
燕王府从设藩至今,已经传承到了第五代人。
他们手里握着的漠北军权,历经“永兴”“熙宁”两代的经营,如今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收归朝廷。
不过,狼庭王族,以及他们名义上统治着的狼庭子民,加起来仍有上百万的人口。
这些人口事实上纳入了燕王府的统治之下。
只要稍加武装,可以轻易拉起一支数万人的骑兵。
在朝廷看来,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熙宁帝自己有足够的耐心,可是他对皇太孙却没有这么放心,于是与他问起了政事。
皇太孙准备之后,讲出了自己的见解。
“铁勒、狼庭已经归顺国朝三十余载,历经两代人,骨子里已经生出了对大明的一种认同。他们认可我皇家,那么我大明也将视他们为臣子。”
熙宁帝闻言,面露赞许,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眼下,这两部仍然存在一股想要复国的势力。他们想要成事,归根结底在于用人。牧民所求的,不过是吃饱穿暖,生活安定,前提是每年关内支出大量的钱粮。”
“只要钱粮不断,人心不会乱,那些暗中的鬼祟便束手无策。”
他这话可谓是道出了北方治理的关键。
只在“钱”与“粮”。
这也是熙宁帝统治天下二十年,可以维持四海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
因此,不论任何时候,大明的国库都得保持一定的充盈状态。
一旦大明的国库发生了动荡。
这很可能就打破现有的一切平静。
问题在于——
熙宁帝统治的这二十余年间,已经陆续将地利给开发了极致。
后来者能在这方面做出的进一步深耕,其实已经相当有限了。
假如真的出了问题,必须要从其他方面进行开源。
水师的建设和开海的举措,得以提上日程。
从前,熙宁帝只想着自己在位的时候,可以将这些问题给一并扫尽。
但是他的身体朝不保夕。
开海的事情也需要徐徐规划,倘若操之过急,可能就是血本无归的下场。
熙宁帝将其中的利弊逐个阐述。
……
接下来的数月。
熙宁帝开始有意提拔皇太孙的人入朝。
此举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陛下是准备给皇太孙铺路了。
对于这事,除开少量因为皇太孙年幼,当真担忧国朝命运的老臣表达了担忧。
剩下的那部分臣子,基本上是以兴奋居多的。
主强臣弱。
这是熙宁朝二十余年的基调。
打从兴帝禅让,今上登基时起,熙宁帝就从来没有在与朝臣的博弈中陷入过下风。
站在一位帝王的角度上,熙宁帝无疑是成功的。
但是臣子们可就窝囊惯了。
假如,皇太孙登基,他今年不过十四,想要掌控住朝局,不可避免就要对臣子们做出让步。
这对朝臣们而言,可算是熬出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