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南楚朝堂(2 / 2)思君书首页

“以往,书院取士多以文章华丽,诗词优美为主,于经世济民,经义策论偏左,于此大争之世不附,为楚国计,理当适时而变。”

陈凌此言一出,瞬间引来众怒。

“狂妄!满朝文武难道就只有你陈凌一人懂得经世济民不成?我等就只会吟诗作对,附庸风雅的无能之辈。”

“陈大人,不要忘了,你也是书院弟子。”

陈凌并没有慌乱,平静地回应道:“各位大人,我并无贬低书院,贬低各位大人之意。”

楚王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平静的看着底下众人争吵。这时,一位老大人开口道:“陈大人也是一片忠心为国,诸位不必如此。”话语落,朝堂瞬间安静了许多。

“对于如何选材用人,老夫到是有些不同的看法。自古以来,无论何人,若是不能为官一任,委以时事,都不过是书生论道,纸上谈兵。不管是辞藻华丽,还是经义策论,仅此不足以论断。”

“反之,若一人文辞华丽,至少足以证明此人才智上佳;若一人文墨不通,典故善且不会用,其必是愚钝不堪。两相比较,自然是前者为佳。子曰:学而优则仕,正是此理。当然,汗青所言亦不无道理,我书院以后在这方面改进就是。至于科举一事,费时费力不说,难有成效,大可不必。”

陈凌又道:“大楚百年,积弊已久,已有冗官冗员,官吏贪腐之势。正可借此机会,大兴科举,使能者上,而庸者下,一举整顿吏治,肃清朝堂,使我楚国恍然一新。”

“年轻人求功心切,但也不可操之过急,变法之事,绝非一朝一夕可成,不可一触而就,否则贻害无穷。”

“若冒然恢复科举,势必大量任免官员,有损楚国庙堂根基。其中鱼龙混杂,难保没有间碟什么的混入其中。古有苏秦,身配六国相印,以一人破一国者,其间也。”

“况且,楚国乃大国,疆域辽阔,山河广袤,带甲百万,若是只知跟在他国之后邯郸学步,只怕是劳而无功,徒惹人笑话,毕竟大多数人也只是中人之资。至于商君,管仲者,此种人才,百年难出,只可遇而不可求。非是一场求贤令就可以办到了。”

“况且如今选拔人才的方式与古代也有不同,以前出了人才,国君很难知道,如今书院在各地方皆有代表,却是通过层层选拔被我书院录用。如此,便可以分出优劣。”

“况如人才者如锥处囊中,早晚必见,若有此等人才我等自然会举荐于我王。我记得陈大人三年前便曾为我王举荐过一人,我王三次相见,不可谓不诚,只可惜当初并未见其显露出大才,如今三年过去,不知此人何在?”

楚王听到这里,便没了兴趣,更带着对陈凌有了几分不信任,觉得陈凌还是太过年轻,于是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