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章 因果循环的回声(2 / 2)风雨如磐中条山首页

这个饱含深情与敬意的提议一经提出,便立刻赢得了众人的一致认可和衷心拥护。

毕竟,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这样的举动无疑是对英勇牺牲的金振国以及那些与他一同抗击日寇的先烈们最为恰当、也最具意义的祭奠方式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数年光阴转瞬即逝,当手握着猎枪的陈茂德再度踏上这片曾经洒满热血的土地之时,眼前的景象却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昔日的沧海已然化作桑田,原本奔腾不息的河谷竟然改变了流向!

由于历经数次汹涌澎湃的洪水无情冲刷,那条狭窄幽深的山沟早已面目全非,再也寻觅不到半点当年埋葬金振国坟茔的蛛丝马迹……

面对如此巨大的变故,陈茂德心如刀绞,懊悔万分。

他狠狠地捶打着自己的脑袋,痛心疾首地自责道:“当初为何没有想到让夏老三在附近的陡峭山崖之上刻下字迹呢?那样或许还能留下一些可供追忆的痕迹啊!”

此时此刻,陈茂德双膝跪地,置身于赤红沟那片空旷寂寥的山谷之中,泪水如决堤的洪流一般奔涌而出。

他仰天长啸,声嘶力竭地呼喊着:“老金啊!振国兄弟呀!哥哥我想你啊……”

悲怆而又苍凉的声音在群山之间久久回荡,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埋葬完金振国以后,陈茂德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一位远近闻名、技艺精湛的铁匠师傅。

这位铁匠师傅有着一双巧手,能够让破旧的铁器重焕新生。

他小心翼翼地将金振国那把被炸弹炸得扭曲变形的中正剑交给了铁匠师傅,并恳请他务必尽全力修复这把珍贵的宝剑。

经过数日的精心打磨和锤炼,铁匠师傅成功地将中正剑恢复到了原来的模样。

剑身闪烁着寒光,仿佛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岁月。他感激涕零地接过修好的中正剑,然后托付给可靠之人送回了金振国的故乡。

他觉得这样做有两个重要意义。首先,这把中正剑成为了对金振国英勇事迹的永恒纪念,让后人永远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其次,它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可以鼓舞金振国的后代们继承先辈的遗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正如那句古老的谚语所说:“不忘先烈,耕读传承,报效国家!”

对于这部完整的长篇小说而言,汉城老道坚信要对每一个关键角色都给予充分而详尽的描述,才能真正展现出故事的深度和广度。

只有如此,才算是对那些热情支持自己作品的读者们负责到底。

毕竟,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命运轨迹。

话说回来,那两位曾与金振国共患难的发小,当初为了逃避服兵役竟然不惜自残身体。然而,随着时代洪流滚滚向前,他们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各自人生中的起起落落。

由于他们犯下逃避兵役以及蔑视亵渎抗日英烈等罪行,最终还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在监狱中度过了数年光阴。

当他们刑满释放走出监狱大门时,发现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的荣耀与耻辱都已烟消云散,留给他们的只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面对如此巨变,两人的命运再次出现重大转折……

他们凭借着那种“宁可自我伤害,也坚决不投身于反动军队,从而身陷囹圄”的英勇行为,着实出尽了风头,很是享受了一段备受瞩目的时光!

然而,伴随着分田到户这一时代浪潮的汹涌而至,这两个人的后裔尽管展现出了些许小聪明,可对读书学习却是深恶痛绝。

如此一来,他们最终只能沦为仅仅懂得耕种田地以维持生计、依靠出卖自身劳动力来度日的人。

待到他们的孙儿那一辈时,家族状况更是每况愈下,不断衰败。

最终,家中竟只剩下两个单身汉在艰难地应付着生活,无法娶妻成家,致使家族香火断绝,自然而然地被社会所淘汰。

这般结局,也算是上天有眼,善恶到头终有报啊!

且说金振国的后裔们,真可谓开枝散叶,发扬光大,家家出英才,辈辈有俊彦!

身为刚刚解放后的第一代高中生,金振国的独子金先明,可真是天之骄子!堪称共和国基础教育的杰出代表!

他曾在南郑县四处奔波,担任小学的校长一职长达三十余载,为国家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栋梁之才,可以说是真正实现了“桃李满天下”的美好愿景,并为此耗尽心力、鞠躬尽瘁!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他这一生总共撰写了三十五份入党申请书,但由于家庭出身等因素的影响,始终未能达成心愿。

直至退休之后,方才放下这份执念,安心地享受着含饴弄孙的晚年生活,得以安享天伦之乐……

至于金振国的嫡长孙金贵永,则任职于地方党委,担任书记多年。其为官清正廉洁,政绩斐然,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护与敬爱。

其重孙金文文,则继承了祖父的遗志,投身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培育出无数优秀学子,所到之处皆是桃李满园。

无论是从气质仪态还是历任校长的风范来看,都颇有祖上之风韵……

金振国的外孙们这一代可谓人中龙凤、出类拔萃。

陈语璠、陈燃燃投身于商业领域,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卓越的管理才能,在商界崭露头角;酉小琪、陈小波则选择步入政坛,以其睿智的头脑和高尚的品德,为国家和人民谋福祉。

还有陈雪燕、曹鑫二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刻苦钻研,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并成为了研究小麦种子的专家。

这些专家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还为解决全球性的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杰出表现多次受到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每一次的亮相都让人们对他们刮目相看,也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积极进取、追求梦想。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知识就是力量”,同时也展现了当代青年应有的担当和责任感。

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始终秉持着科学精神,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造福人类社会。

无论是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还是在田间地头悉心指导农民种植优质作物,他们都毫无怨言地付出着。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优秀的人才存在,我们的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好,他们所做的一切堪称功德无量!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继续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