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苏州河的桥(2 / 2)与唐同学徒步游:北外滩游记首页

老场坊位于福建路路桥的西侧,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这座建筑曾是上海工部局的屠宰场,见证了上海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如今,老场坊已被改造成一个集创意办公、艺术展示、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内部空间宽敞明亮,成为了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意灵感源泉。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各种艺术展览和演出,感受到上海独特的文化氛围。

在未来的日子里,福建路桥将继续承载着人们的希望和梦想,见证着上海这座城市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愿这座美丽的桥梁永远屹立在苏州河之上,成为连接HP区与JA区的纽带,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河南路桥:历史与风景的邂逅

河南路桥,又名“老垃圾桥”,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据史料记载,河南路桥最早建于1872年,由工部局主持建造,是一座木结构桥梁。这座桥最初名为“白渡桥”,后因位于河南路南端而得名“河南路桥”。在那个时代,河南路桥不仅是连接苏州河两岸的重要通道,更是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木结构的河南路桥逐渐显露出老化的迹象。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工部局于1907年将原桥拆除,并在原址上建造了一座新的钢筋混凝土桥梁。这座新桥的设计更加现代化,结构更加坚固,成为了当时上海城市建设的典范。

然而,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歇。在经历了多次战争和动荡之后,河南路桥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河南路桥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多次修缮和改造后,如今的河南路桥已经成为了一座集交通、观光和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桥梁。

在河南路桥的北侧,是繁华的JA区。这里有着众多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如静安寺等。这些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更成为了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和游览的热门景点。此外,JA区的商业氛围也十分浓厚,各种购物中心、餐饮店和娱乐场所琳琅满目,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消费选择。

在河南路桥的南侧,则是HP区。HP区作为上海的核心区域之一,这里有着众多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如外滩、南京路步行街等。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更成为了游客前来上海必游的热门景点。每当夜幕降临,外滩的灯光璀璨夺目,南京路步行街上的霓虹灯闪烁,为河南路桥增添了几分浪漫和神秘的气息。

河滨大楼:

河滨大楼是一座位于苏州河畔的历史建筑,与河南路隔河相望。这座大楼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一座具有浓郁欧洲风格的建筑。大楼外观典雅大方,内部装饰豪华精致,曾是当时上海滩的豪华住宅之一。如今,河滨大楼已成为SH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建筑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拍照留念。

四川路桥: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四川路桥,这座桥的名字就足以让人联想到辣味十足的四川火锅。它建于1922年,是苏州河上的一座重要桥梁。四川路桥的设计简洁而现代,它的桥身由钢铁构成,既有着工业时代的坚固,又有着现代的气息。

四川路桥址处原为二坝郎渡口,早在19世纪中后期,这里便是苏州河上一个重要的渡口。1878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在此建造了一座宽为12英尺的木桥,名为“里摆渡桥”,又称“白大桥”。《上海县自治志》中也有相关记载。然而,这座木桥由于简陋和年久失修,很快便毁损严重。1883年,工部局在原址上重建了一座更宽的木质新桥,但这座桥同样未能逃脱损毁的命运。

1922年,上海邮政总局大楼在桥北堍动工建设,为了配合这一重要建筑的建设,四川路桥被拆除并重建为钢筋混凝土桥梁。这座新桥于1923年建成,呈悬臂梁结构,桥下三孔,仅中间一孔可以通航。新桥不仅提升了交通效率,还进一步巩固了四川路桥在上海桥梁史上的重要地位。

1943年,这座桥被正式更名为“四川路桥”,沿用至今。1949年5月下旬,四川路桥见证了上海解放前的一场激战。解放军在攻打国民党守军时,为了保护桥北侧的上海邮政大楼,毛泽东主席命令将士们只能开枪、不准开炮。这场战斗异常惨烈,但最终四川路桥和邮政大楼都完好无损地回到了人民手中。这段历史被电影《战上海》真实再现,成为上海解放史中的重要篇章。

1994年2月15日,四川路桥被公布为SH市优秀历史建筑,成为上海桥梁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如今,四川路桥仍是上海南北交通干道的主要桥梁之一,每天承载着繁忙的车流和人流,见证了上海的快速发展。

四川路桥的建筑特点

四川路桥是一座三孔钢筋混凝土悬臂梁结构桥梁,总长度70.97米,宽度18.2米,总面积为1296平方米。其中,车行道宽12.8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7米。中孔跨径36.6米,南北孔跨径各17.1米,中孔梁底标高6.56米,两侧标高为6.54米,桥下净空6.41米。桥梁的设计兼顾了美观与实用,造型经典而不失简约。

桥梁的中间一孔可以通航,通航净跨34米,载重量为15吨,特重车单独过桥时,最大载重量可达60吨。这些设计参数确保了四川路桥不仅适用于日常交通,还能应对特殊时期的交通需求。

桥周围的建筑风景

四川路桥不仅自身具有历史价值,其周围的建筑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坐落于桥北堍的上海邮政大楼。这座大楼由英国思九生建筑设计所设计,总体为欧洲折衷主义建筑风格,钟楼为17世纪的意大利巴洛克风格,典雅与雄伟并存。

上海邮政大楼于1924年建成启用,是全国邮政系统唯一建成后一直在使用并独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大楼的主楼高四层,转角处塔楼实高八层,另有一层地下室,总高度达到51.16米(不含旗杆)。整幢建筑有大小房间187间,立面采用英国古典主义手法,花饰等处处体现出邮政特色。基座采用花岗岩砌筑,沿街立面采用大型钢窗,与科林斯柱和砖墙相映衬,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大楼转角处上方矗立着一座30米高的钟塔,塔楼顶部的旗杆高达8.23米。塔楼下方为方形基座,四角设置双柱,塔冠是17世纪时流行的意大利风格的巴洛克式内凹弧线形穹顶。楼座面向苏州河南岸处安装直径达3米的罗马数字大钟,每当夜幕降临,灯光勾勒出的建筑外形尤其美丽典雅,成为苏州河畔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如今,上海邮政大楼内还设有国内首家邮政博物馆——上海邮政博物馆。这里成了人们了解邮政历史、饱览奇珍邮品、参与互动活动的好去处。博物馆设置在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坐落在苏州河畔、四川路桥北堍的“上海邮政总局”大楼内,该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在四川路桥上,你仿佛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脉动。桥上的行人和车辆,就像是这座城市的血液,不断地流动着,给这座城市带来生机与活力。每当夜幕降临,桥上的灯光亮起,就像是给这座城市戴上了一串璀璨的项链,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四川路桥不仅是一座交通桥梁,更是一座承载着文化记忆的桥梁。许多老上海人对四川路桥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里见证了他们成长的岁月,也承载了他们对上海的回忆。

小时候,对四川路桥的印象或许只是每次坐公交车路过时,知道开始来到了四川路的地盘,可以吃各种好吃的了。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四川路桥在每个人心中都留下了不同的记忆。

对于老一辈上海人来说,四川路桥是他们青春岁月的见证。他们曾在桥上漫步,欣赏苏州河的美景;他们曾在桥下乘船,感受河水的清凉;他们曾在桥上送别亲友,寄托无尽的思念。这些记忆成为了他们心中永恒的宝藏。

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四川路桥则是一座充满神秘和魅力的桥梁。他们或许未曾经历过四川路桥的历史变迁,但每当走过这座桥时,都能感受到它散发出的独特气息。他们会在桥上拍照留念,记录下这座桥梁的美丽瞬间;他们会在桥上欣赏夜景,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繁华与魅力。

乍浦路桥:二白渡桥

乍浦路桥,现今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长71.94米,宽17.3米,其中车行道12.9米,两边人行道各为2.2米。桥面总面积达1244.5平方米,上部为钢筋混凝土悬臂梁,下部为木桩基础的重力式桥台和空心桥墩。它横跨苏州河,北接乍浦路,南穿南苏州路,接虎丘路,成为连接两岸的重要通道。然而,这座桥的历史远比它的现代面貌要悠久和复杂得多。

乍浦路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海开埠后的早期。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随着外国人的涌入和城市的快速发展,苏州河上的交通需求日益增加。据史料记载,美国圣公会主教蓬恩(文惠康)曾在此渡口之西建造过一座浮桥,供人们过河之用。1873年,这座浮桥被改建为木桥,外国人称其为蓬恩桥,而中国人则称之为头摆渡桥,亦称白渡桥。由于当时苏州河上还有一座著名的外白渡桥,为了加以区别,人们又将其称为二白渡桥。

1927年,这座历经半个世纪风雨的木桥被拆除,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这次改建由法国工程师R.Minutti设计,工部局投资,从而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乍浦路桥。改建后的桥梁线条优美,结构坚固,成为苏州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然而,乍浦路桥的历史并非一帆风顺。在晚清和民国时期,这座桥见证了上海滩的繁华与动荡。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无数市民通过乍浦路桥逃难,寻求安全的避难所。而到了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随着城市的发展,乍浦路桥周边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乍浦路桥始终屹立不倒,成为连接两岸的重要纽带。

乍浦路桥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的地标。站在桥上,东望浦东陆家嘴的天际线,外滩源百年建筑群、外白渡桥、上海大厦等建筑浑然天成,构成了一幅壮丽的都市画卷。而西望则可以看到苏宁宝丽嘉酒店、邮政大厦等现代建筑,它们与苏州河两岸的历史建筑交相辉映,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多元与包容。

在乍浦路桥的南堍,有一幢极具特色又不乏神秘感的大楼——光陆大楼。这座大楼由匈牙利籍设计师鸿达设计,于1925年建造,1928年大楼底层设立的光陆大戏院开张,这是上海首家商厦内置戏院。光陆大戏院的剧场分上下两层,楼下座位500多,楼上也有300多座,是当时上海设备最完善、档次最高的剧场之一。鲁迅先生钟爱电影,他时常偕同许广平和海婴前往光陆大戏院观看动画影片。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光陆大戏院经历了多次更名和改建,如今已成为外贸会堂,但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依然被铭记。

除了光陆大楼外,乍浦路桥周边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例如,桥南西侧是1902年建的英美烟公司大楼,这座建筑以其独特的欧式风情和悠久的历史背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而桥北的乍浦路则是一条繁华的美食街,各种美食琳琅满目,让人垂涎欲滴。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地道的上海菜、海鲜、小吃等美食,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乍浦路桥不仅是市民日常出行的通道,更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从早到晚,这里总是被长枪短炮所占领。无论是挑剔的专业摄影师、拗造型的网红,还是走过路过的市民,都会忍不住驻足流连,希望留住这座桥的风姿。

在乍浦路桥上拍照,你可以捕捉到许多令人难忘的瞬间。例如,当阳光洒在桥面上时,桥身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光影的交错中显得格外立体和生动。而当夜幕降临时,桥上的灯光与两岸的霓虹灯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梦幻般的夜景画卷。此外,你还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构图来拍摄乍浦路桥,以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乍浦路桥不仅是一个拍摄的好地方,更是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这里,你可以遇到来自各地的摄影爱好者,他们分享着彼此的作品和经验,共同探索摄影的奥秘和乐趣。而一些资深的摄影“老法师”更是成为了乍浦路桥上的明星人物,他们的作品和技巧常常受到人们的赞誉和追捧。

对于许多SH市民来说,乍浦路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梁或一个景点,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记忆的载体。在这里,他们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和瞬间。例如,一些老上海人回忆起年轻时在乍浦路桥上骑自行车、谈恋爱、看风景的情景时,总是感慨万千。而对于一些新上海人来说,乍浦路桥则是他们了解这座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窗口之一。在这里,他们可以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外白渡桥:上海的象征

最后,我们来到了苏州河上的明珠——外白渡桥。这座桥,就像是一位优雅的女士,静静地站在苏州河畔,守望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未来。外白渡桥建于1907年,是苏州河上最著名的桥梁之一。

外白渡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56年,第一代外白渡桥名为“威尔斯桥”。这座桥由英商韦尔斯等人组织“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建成,耗资1.2万银元。当时的威尔斯桥是一座横跨苏州河的木桥,中间设有活动桥面,船只驶过时须起吊。然而,桥主为了赚钱,规定来往行人、马车过桥均要付“过桥税”,这一举措引起了上海人民的强烈反抗。

1873年,租界工部局在威尔斯桥近侧造了一座木质浮桥,因其毗邻外滩公园,定名为“公园桥”。这座桥在1873年7月28日正式完工,成为了当时苏州河上的一座重要桥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园桥逐渐不能满足交通发展的需要。

1906年,工部局决定另建钢桥代替公园桥。同年,外白渡桥开始施工,并于190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座桥以其全钢结构铆接和不等高桁架结构,成为了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梁。从此,外白渡桥成为了上海外滩地区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外白渡桥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检修和大修。1947年,SH市政府当局对桥梁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检修,以防止桥体进一步下沉。1964年,外白渡桥再次进行大修,拆除了原先有轨电车路轨,重新铺设了钢筋混凝土桥面。进入21世纪后,外白渡桥又经历了多次修缮,包括2008年至2009年间的全面大修,确保了这座百年老桥的安全与稳定。

桥梁的结构与特点

外白渡桥是一座简支钢桁架桥,全长104.24米(另有说法为137.25米),宽18.4米(另有说法为7.015米)。桥面为三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为40千米/小时。整座桥设11个节点,每节长4.744米。桥的上部结构为下承式简支铆接钢桁架,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

外白渡桥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全钢结构铆接和不等高桁架结构。这种结构使得桥梁更加坚固耐用,同时也为桥梁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味。桥梁的钢桁架和铆接工艺在当时是先进的,也为中国桥梁建设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外白渡桥的设计充满了古典的韵味,它的桥身由钢铁和石材构成,既有着工业时代的坚固,又有着古典的柔美。每当夜幕降临,桥上的灯光亮起,就像是给这座城市戴上了一串璀璨的项链,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外白渡桥位于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口附近,背靠着外滩和浦东陆家嘴。这一地理位置使得外白渡桥成为了拍摄浦西外滩与浦东陆家嘴的最佳位置之一。站在桥上,可以俯瞰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汇,感受两座江河的壮阔与美丽。

外滩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群之一,拥有众多风格各异的建筑。这些建筑大多建于20世纪初,见证了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历程。外滩的建筑群包括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古典式等多种风格,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

与外白渡桥遥相呼应的是浦东陆家嘴。陆家嘴是上海最繁华的商务区之一,拥有众多摩天大楼,如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等。这些建筑高耸入云,与外滩的历史建筑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上海现代化的面貌。

在外白渡桥周围,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例如,黄浦公园位于外白渡桥南侧,是SH市区最早的公园之一。公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此外,还有南京路步行街、城隍庙等著名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购物。

外白渡桥不仅是SH市的交通要道,更是上海的文化象征。这座桥见证了上海的崛起与变迁,承载了无数人的回忆与情感。在旧上海时期,外白渡桥是连接黄浦与虹口的重要通道,也是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外白渡桥曾成为抗击日寇的重要防线之一。

如今,外白渡桥已经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打卡留念。许多电影、电视剧都曾在桥上取景,使得这座桥更加深入人心。外白渡桥也成为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拍摄婚纱照的新人经常光顾的地方。

外白渡桥的名字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上海话中把坐船过河称为“摆渡”,而外白渡桥在当年正处苏州河溯流而上的第一个渡口附近,当地人喜欢把这个渡口叫做“外摆渡”和“头摆渡”。由于现在过桥不用收费,在上海话中,“白”就是不用收费、免费的意思,“白”和“摆”的发音又很相似,久而久之,“摆渡”就成了“白渡”,外白渡桥的名字就随之而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外白渡桥也在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了提升桥梁的景观效果,2009年外白渡桥进行了灯光系统的改造。采用了全彩LED灯具,通过控制中心的计算机调节三种颜色的不同比例,呈现出多种色彩,与浦东的夜景灯光遥相呼应。灯光分为平时和节日两种模式,平时模式主色调为暖黄色,在节假日或一些重要活动中,灯光会变成多种色调,以配合营造气氛。

走在外白渡桥上,你仿佛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脉动。桥上的行人和车辆,就像是这座城市的血液,不断地流动着,给这座城市带来生机与活力。外白渡桥不仅是苏州河上的一座桥梁,更是上海的象征,它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辉煌与梦想。

外白渡桥是SH市苏州河上的一座重要桥梁,也是上海外滩地区的一个重要象征和标志。这座桥以其独特的历史和风景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成为了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苏州河上的这些桥梁,就像是一座座历史的丰碑,静静地矗立在苏州河畔,诉说着上海的故事。它们不仅是交通的纽带,更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我们在这些桥梁的见证下,继续探索这座城市的奥秘,感受它的魅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