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唐小姐从四行仓库逛到河滨大楼,现在就让我讲讲河滨大楼吧!
苏州河自西向东,缓缓流淌,穿越繁华的SH市区,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居民。在这条河流的沿岸,矗立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河滨大楼。它不仅是上海近代建筑史上的瑰宝,更是这座城市文化与生活的缩影。
河滨大楼,上海HK区北苏州路20号,靠近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位于今天SH市虹口、静安(原闸北)、HP区交界处,由天潼路、江西北路、河南北路和苏州河围出的地块。处于公共租界与闸北交界处在其西侧不远处的XZ北路,而天后宫与上海总商会作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出资购得北河南路对面区块”,曾是租界中的华区飞地,司法管辖并不隶属于租界。这座建筑不仅是上海的百年老楼,更是上海近代建筑的瑰宝,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传奇。河滨大楼,一座历经岁月洗礼却依旧熠熠生辉的摩天大楼,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变迁。
1896年,公共租界工部局之所以看重并买下河南北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上海北站的落成。20世纪初,河南北路成为进出上海北站的交通要道,商业繁盛,工部局买下它后则进一步提升了该地块的商业价值。此时距离中法战争时期沙逊从买办徐润手里买下河滨大楼的地块仅10年出头。
河滨大楼由英商新沙逊洋行投资,公和洋行设计,新申营造厂建造。新沙逊洋行的当家人维克多·沙逊在继承了家族企业后,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并转向房地产投资。他购买了位于苏州河畔的一块土地,并决定在此建造高层住宅河滨大楼始建于1931年,于1935年竣工。但事实上,1932年底就已经有房客入住了。其路牌号横跨了北苏州路340到424号。大楼占地面积6872平方米(一说6916平方米),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原高8层,中间转角处顶端设八角形塔楼一座。1978年在原有基础上加建3层,成为现在看到的11层。河滨大楼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以仿古典主义风格为主,但又在细节上融入了巴洛克式和新艺术运动的元素,使其独具特色。其高耸挺拔的体态和优雅的线条,在当时的中国乃至远东地区都是罕见的。河滨大楼是当时上海乃至远东地区最高的公寓楼,被誉为“远东第一公寓”
河滨大楼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北临苏州河,南望繁华的南京东路,东接四川北路商业街。这样的位置使得河滨大楼成为了一个集居住、商业、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地标。在这里,居民们可以享受到便捷的交通、丰富的购物选择以及宁静的河畔风光。由于块地因管辖权犬牙差互而成为管理死角,隔着河南北路的上海总商会时常作为社会动员(如支持国货/抵制洋货,抗美援朝捐款捐物)、游行示威的起点,既有资本权力、民族主义的符号意义,周边地区也具备租界法治的保护。河滨大楼的十一个出入口,七个楼梯,九部电梯带来的迷宫效应和隐蔽性更是为这些社会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走进河滨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河滨大楼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地形因素。由于地块形状不规则,设计师巧妙地将大楼平面设计成“S”状或连续“∽”形,既解决了通风采光问题,又与沙逊洋行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相吻合。这种设计在当时上海是独一无二的,呈现出现代派建筑的风格。大楼外观采用了欧洲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设计手法,既有古典的庄重与优雅,又不失现代的简约与时尚。红砖墙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辉煌。窗户设计则采用了拱形和方形相结合的方式,既增加了建筑的层次感,又使得室内光线更加柔和、舒适。大楼四面临马路,是上海最早的“水景住宅”,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社会价值。
河滨大楼的内部结构同样令人赞叹。大楼内部设有宽敞的公共走廊和电梯间,方便居民和访客的日常出行。房间布局合理,空间利用充分,既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又体现了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此外,大楼还配备了先进的消防设施和安全系统,确保居民的安全与舒适。
在建筑细节上,河滨大楼同样展现出了高超的工艺水平。比如,大楼的楼梯扶手采用了精美的木雕图案,既美观又实用;电梯间的天花板则装饰有华丽的吊灯和浮雕图案,彰显出建筑的奢华与气派。这些细节不仅提升了建筑的整体品质,也体现了当时建筑师和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审美追求。
河滨大楼的历史背景同样丰富多彩。在20世纪初期,上海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河滨大楼的建成不仅满足了当时城市居民对于高品质住宅的需求,也推动了周边地区的商业繁荣和经济发展。
河滨大楼曾是上海滩上最负盛名的公寓楼之一,是上海滩上流社会的聚集地,许多社会名流和富商巨贾都曾在此居住。许多社会名流、商界精英和文化名人都曾在这里居住过。他们在这里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这里发生过无数的故事和传奇,成为了上海滩历史的一部分。
河滨大楼自建成之日起,便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雅致的环境,吸引了众多外侨前来租住。早期的租户中,英美人及西班牙人占据多数,他们或是虹口一带的商人,或是供职于各大公司的高级职员,亦不乏海关及公共租界工部局的高级管理人员。此外,联利影片公司、联合电影公司等影业机构也纷纷租用该公寓设立办事机构。
1938年,随着大批欧洲犹太难民涌入上海寻求庇护,身为犹太人后裔的沙逊慷慨解囊,无偿将河滨大楼的部分房间用作上海犹太难民接待站,为这些身处困境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在战争年代,河滨大楼也见证了无数英勇无畏的抗争和牺牲。许多爱国志士曾在这里组织抗日救亡运动,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河滨大楼的历史长河中。然而,好景不长,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沦陷,河滨大楼也随之被日军强行占据。
抗战胜利后,公寓一度被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接管使用,但不久后便被沙逊收回。进入20世纪五十年代,上海中医学院在此创立,SH市第一人民医院也曾在此设立诊室。时至今日,河滨大楼依然作为公寓住宅存在着,并且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与丰富的历史背景,成为了备受瞩目的旅游景点和拍摄取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