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呼声像瘟疫般在翰林院蔓延开来,恐慌的情绪如同被投入干柴烈火,迅速在史官中炸开。那些纸片如同幽灵般,从各个角落的史料中被翻找出来,每一张都写着诅咒的话语,无一例外。
“天谴!这是天谴啊!”一位老史官颤抖着双手,脸色惨白如纸。他从事史官一职数十年,从未遇到过如此诡异的事情,心中早已被恐惧占据。
“皇上要逆天改命,我们都要跟着遭殃啊!”有人低声附和,语气中充满了绝望。
一时间,翰林院内人心惶惶,原本井然有序的编撰工作陷入停滞。恐惧像无形的网,将所有人笼罩其中,窒息感弥漫在空气里,让人喘不过气。
消息传到朱常洛耳中,他立刻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和珅这一招不可谓不毒辣,他深知史官大多迷信天命,便利用这一点散播谣言,从内部瓦解编撰团队。
“皇上,现在该怎么办?”刘墉面色凝重,焦急地问道。
朱常洛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沉声道:“传朕旨意,所有史官即刻到太和殿觐见!”
太和殿上,气氛庄严肃穆,史官们垂首而立,面色各异,但大多难掩惊恐之色。朱常洛身着龙袍,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的众人。
“朕听闻,今日翰林院发生了一些事情?”朱常洛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一位胆大的史官站了出来,颤巍巍地说道:“启禀皇上,我等在史料中发现……”他将手中的纸片高高举起,话语却在朱常洛凌厉的目光下戛然而止。
“朕知道你们在恐惧什么。”朱常洛站起身,走到众人面前,声音洪亮而坚定,“但朕要告诉你们,朕所做的一切,并非逆天而行,而是为了还历史以真实,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财富!”
他的目光炯炯有神,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和坚定,仿佛一团火焰,点燃了众人心中快要熄灭的希望。
“史书是何物?是前朝兴衰的记录,是后世借鉴的明镜!”朱常洛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朕要编撰的,是一部真实、公正的史书,而不是任人涂抹、粉饰太平的工具!朕相信,你们也希望后世之人,能够看到一个真实的明朝!”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那些所谓的诅咒,不过是宵小之辈的伎俩,为的就是阻挠我大明盛世的到来!朕绝不会被这些阴谋诡计所吓倒,也希望诸位能够坚定信念,与朕一同完成这部史书!”
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如同冬日里的暖阳,驱散了史官们心中的阴霾,也让他们对编撰史书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朱常洛的话音刚落,司马光站了出来,他向朱常洛深深一拜,沉声说道:“皇上所言极是,臣等定当竭尽全力,完成编撰大任!”
“臣等定当竭尽全力!”其他史官也纷纷附和,声音震耳欲聋,太和殿内,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凝聚。
朱常洛满意地点点头,他知道,和珅的阴谋已经破产,但他也明白,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他看向司马光,缓缓说道:“司马大人,朕心中有一想法……”
“臣洗耳恭听。”司马光躬身说道,他知道,这位年轻的帝王心中,总是装着常人难以企及的远见和智慧。
朱常洛走到一旁铺着宣纸的桌案前,拿起笔,思忖片刻后,挥毫写下几行字。他将写好的纸张递给司马光,说道:“朕认为,史书的编撰,当如军队作战,分工明确,方能事半功倍。”
司马光接过纸张,细细查看,只见上面写着将史官分成数个小组,分别负责不同时期的史料整理、考证、编纂,并明确了每个小组的负责人和完成时间。
“皇上圣明!”司马光眼中一亮,赞叹道,“如此一来,各司其职,效率必然大大提高。”他深知,以往史书编撰,常常因为职责不清,导致效率低下,如今皇上这一举措,可谓是对症下药。
朱常洛微微一笑,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要想编撰出一部真实、客观的史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