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道这一回打清河,不算郭孝恪部和王须达统领在外之部,共计打算动用的兵马才两万人,而且打的也不是灭国之战,只是一个清河县城,是以,他当然就没必要编这么大的行军团了。
上次攻薛世雄营时也编行军团了。
打薛世雄营这一仗,共编了大小十好几个行军团。
最大的团是陈敬儿所率攻其西营之团;次则是萧裕所率,截於营北之团和高曦所率之两千人的预备队团;其余的多是两团四百人编以成为的一个行军团,如董法律、王须达所领的都是这样的团,专门负责某段营墙、某片营区的进攻。
这一次,根据攻清河城和攻薛营,作战环境上的稍有不同,在行军团的编制上也做了些变化。
决定不再编陈敬儿所率的那样,担负了某个方面的进攻之任的数千人之大团,因为用不上。
但同时,也不再编只以两个团为一组的行军团,因为清河城的城防远远比薛世雄营坚固,如果仍然只以四百人为一行军团,李善道担心可能兵数会有些不足,当调某行军团上阵,把之投入战场后,也许会伤亡太快,不太好能够在相对较长时间内,一直保持猛烈的攻势。
故此,经与刘黑闼等的商议,李善道决定,这次打清河县城,按三种标准来编行军团。
一种是,少数团,如预备队团,仍以两千人的规模来编;一种是,多数团,或者说,就是用於攻城的主力部队,按五个团,即千人的规模来编为一行军团。
以上两种是步卒团,再一种是骑兵团了,李善道部的骑兵缺乏训练,这一仗也没打算用他们,便仍保持他们原本两百人一团的编制;另外还有萧裕部,也保持他原本千骑的行军团编制。
此际肃立於李善道帅帐前的这十余将校。
便是已任命下去的今日出发的这五千步骑中的各个行军团的团将,以及辎重部队的主要军将。
陈敬儿、罗忠这两位副将,也在其内。
今日出发的这五千步骑,以刘黑闼的部曲为主,故这几个行军团的团将,多是刘黑闼部的部将;辎重部队的护卫人马,以张升部曲的为主,因则多是张升部的部将。
但李善道与他们早就很熟悉了,李善道处事公正,赏罚严明,无论本是谁的部曲,只要在他手下立了功,他不分远近,一概论功行赏;又或不论是谁触犯了军纪,他亦一概明察秋毫,绝无徇私,是故,刘黑闼、张升等的部将,於今对他也早是敬畏服气。
见李善道在刘黑闼、李文相等是随从下出来,陈敬儿、罗忠和这十余军将不约而同,把原就笔直的背脊,又挺了一挺,继而行军礼,齐声说道:“末将等拜见大将军、诸将军。”
李善道摆了摆手,叫他们免礼,环顾了下这十余军将,言简意赅,开门见山地说道:“诸位将军皆我军中勇将,今劳我刘贤兄统你们各部,先行赴清河。到了城外后,不必进攻,做好戒备,先先择地筑营即可。候我率主力到后,咱再攻城。杨善会号称能战,然薛世雄部已被我军和窦公部联兵,一战歼灭,他杨善会凭一个清河城,难道就能把我等挡住?君等勉力!”
陈敬儿、罗忠和这十余军将无不斗志昂扬,同声应道:“敢不竭勇,攻陷清河!”
“四郎、五郎,悉心佐助我刘贤兄和张将军,一切悉从刘贤兄与张将军之令。”
陈敬儿、罗忠恭声应诺。
李善道转身,向刘黑闼、张升拱了拱手,笑道:“贤兄、张将军,就劳你两位先行一步了?”
张升应了声是,说道:“将军,还有就是民夫的事,现辎重营的民夫仅够推运粮车、投石车等使用,筑营、仗打开后的搬运伤亡等务,需要更多的民夫才成,漳南的民夫,请务要催促。”
昨天做出今日进军的决定后,李善道给武城令下了命令,命令他紧急征募民夫。征了多半天、一夜,征募到了数百人,勉强够暂时所用。不过,命漳南也征募民夫的军令已给漳南传去。
李善道笑道:“将军放心吧,民夫,一个也不会少你的!”
刘黑闼重重地拍了下张升的肩膀,说道:“老张,你没别的毛病,就是好操闲心!有我贤弟安排,你还怕民夫不够你用?就你这份好操心,我贤弟任你掌领辎重,真是没任错人。”
张升吃痛,肩膀往下低了低,没甚可说,摸了摸胡须,笑了笑而已。
刘黑闼说道:“贤弟,快中午了,各部都集合差不多了,俺与老张这便启程吧。”
遂把刘黑闼、张升和陈敬儿、罗忠,并一干先行的团将等,李善道亲送出营外,直到看着他们登上临时搭起的行军令台,一道道命令下去,已集合完毕的各部陆续开拔,才返将身回营。
刚入辕门,瞧见了苏定方。
苏定方赶紧上前,把自己去清河送降书的经过,细细地禀与了李善道。
听他说完,李善道嘿然稍顷,说道:“‘言降者斩’,杨善会守城的决心不小啊。这张竖眼,却也狡诈,险些伤了你!不过不要紧,明天咱主力就南下,定方,到时给你报仇的机会!”
“将军,已决定要攻清河了么?俺到清河城外后,仔细看了城防,这清河的城防……”
李善道说道:“怎么了?”
“诚如将军所言,当真是固若金汤。今往攻之,怕不易拔!”苏定方年轻的脸上,满面忧色。
李善道笑了起来,说道:“定方,你年纪轻轻的,将门虎子,怎还无我黑闼兄胆勇气壮?”
苏定方不解李善道的意思,问道:“刘仪同?”
“攻清河的决定,是昨天做出的,我刘贤兄与我说了甚么话,你可知道?”
苏定方怎会知道,问道:“敢问将军,刘仪同说了甚么?”
“他说,挟大胜之威,以偏师而便席卷清河诸县之势,有把握十天之内,必下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