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东林君子们所宣称的观点来看,在此之前,倪元璐已然和其原配夫人陈氏解除了婚姻关系,而他新迎娶的王氏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正室妻子。那么,又何来小妾之说呢?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可是,倘若我们依照东林君子们平日里抨击他人的方式来推断,如果仅仅因为倪元璐与正妻离异这件事,就能够给他安上个“陈世美”这般不堪的声名,那对他的弹劾都算是从轻发落了。显而易见,这一点充分体现出了东林党一贯以来的行事风格——对待别人严苛至极,而对于自身却是宽容放纵、毫无约束。
第三项罪名则是发生在刘孔昭担任操江提督期间。
众所周知,按照东林君子们的观点来看,自明代中后期起,“以文制武”已然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便是在提督操江这样重要的职位上也毫不例外。通常情况下,会由功勋卓着的臣子来统领兵营,而御史和文官们则从旁协助管理,说白了也就是对这些勋臣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
然而,刘孔昭由于始终有文官在侧掣肘,导致他难以实现各方力量的统一协调。令文官们意想不到的是,最终他居然成功地将操江御史驱逐出位。
如果单纯从制度层面去考量,或许这一行为的确有不妥之处。但只要我们稍稍思考一下明末那些文官们的品行与操守,便不难理解为何笔者会选择站在刘孔昭这边了。
至于第四项罪名,则是关于他排挤史可法、簇拥马士英以及阮大铖一事。
关于这点,咱们在前文中其实已经有所提及。说到底,这仍旧属于东林复社那帮所谓“君子”们内部的权力争斗罢了。刘孔昭顶多只能算是这场朝堂之争中的一个参与者而已。若有人因此就指责他是奸臣,那说出这种话的人简直就是厚颜无耻至极!要知道,此时此刻,这帮口诛笔伐之人早已剃光了头发,心甘情愿地跑去做了清朝的官员啦!
实际上,在弘光朝时期,党争之激烈堪称严重至极。然而,将这一切归咎于刘孔昭一人显然有失偏颇,东林复社、勋贵群体以及马士英和阮大铖等各方势力皆难辞其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东林复社对于弘光朝的急速败亡负有不可推卸的首要责任。
彼时的刘孔昭,已然成为南明勋贵中的翘楚人物。他不仅与首辅马士英结为同盟,更手握重兵,权势滔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已权倾整个弘光政权。身为勋贵之首,刘孔昭自然渴望能够进入内阁参与辅政。但那些文官却以从未有过勋臣入阁的前例为由,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
可就在吏部尚书张慎言提议起用吴兢、郑三俊等文官入阁时,刘孔昭却站出来表示强烈反对。随后,他更是纠集了众多滞留在南京的勋贵们一同现身朝堂之上,公然指责张慎言等人为阴险狡诈的小人,只知道推荐文官,完全瞧不起他们这些勋臣武将。其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当初我想要入阁之时,你们百般阻挠,如今轮到文官入阁,你们倒是欣然应允。
文官们同样不甘示弱,他们言辞激烈地指责勋臣们不仅没有想着前来救驾勤王,反倒趁着国家陷入混乱之际,大肆拥兵自重,肆意妄为,给国家带来无尽的灾祸和混乱政局。于是乎,双方各执一词,谁也不肯退让半步,形成了水火不容的文武对峙局面。
然而,俗话说得好:“枪杆子里出政权!”那些手握重兵的勋贵们显然占据着绝对优势。在这般咄咄逼人的态势之下,弘光帝无奈至极,只得将张慎言革去官职。没过多久,就连与史可法齐名的“南中三贤相”中的高宏图和姜曰广,也都遭到排挤而被迫离开朝堂。如此激烈的内部争斗,直接导致弘光政权从诞生之初便欠缺应有的稳定根基。
到了弘光元年五月,清军在扬州成功击溃史可法所率领的军队之后,势如破竹,接连攻克镇江、丹阳、句容等要地,并一路长驱直入,直奔南京而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曾被崇祯帝倚重视为股肱之臣的忻城伯赵之龙、抚宁侯朱国弼以及钱谦益等人,竟然毫不犹豫地选择打开城门向清军投降。就这样,清军未损一兵一卒,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南京。
弘光政权已然落下帷幕,然而刘孔昭的传奇生涯远未终结。作为肩负长江防务重责的提督操江,刘孔昭在面临弘光帝前来投靠时,竟断然予以回绝。此举无疑成为他人生中的一大污点,无论如何也难以洗刷干净。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那些向来以正义自居的东林复社君子们,在此事上竟然噤若寒蝉,绝口不提对刘孔昭的指责与批判。
个中缘由其实并不难理解。当时能够有资格抨击刘孔昭的人,大多早已归顺满清,沦为其臣子。而他们的新主子根本就不认可弘光帝的皇帝身份,这些做了奴才的东林复社君子们自然不敢忤逆主子之意,胡乱言语半句。就这样,在无情地拒绝了朱由崧后,率领着残兵败将落荒而逃的刘孔昭,开始在南明隆武政权和鲁王政权之间游移不定。
本来,刘孔昭可是大名鼎鼎的刘伯温之后裔,加之手中握有重兵,乃是名副其实的勋臣。即便到了这般田地,他依旧如同一块诱人的香饽饽,本应该令隆武政权和鲁王政权垂涎三尺,无不希望能将其招致麾下,从而增强自身的实力。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隆武政权的兵部尚书卢若腾对于刘孔昭竟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不仅如此,他还坚决地站在了对立面,竭力反对隆武帝招揽刘孔昭入朝为官。个中缘由其实并不难理解,实在是因为刘孔昭曾经把东林复社众人给得罪得不轻一般,结下了深深的仇怨。而此时此刻的隆武帝,在军事方面不得不倚仗郑芝龙的势力,同时在政治层面上更需要与以东浙地区作为根基的东林复社那帮君子们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复杂多变的局势。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隆武帝最终也只得无奈放弃了招揽刘孔昭的想法。
就这样,走投无路的刘孔昭别无选择,只能跟随马士英一起转投向鲁王监国政权。投靠鲁监国之后,刘孔昭很快就接到了来自鲁监国的命令。原来,鲁监国想要让他打着借饷的旗号出兵去攻打隆武政权所管辖的温州府。一方面有着之前在隆武政权那里遭受过的奇耻大辱,另一方面又有新主下达的明确指令,刘孔昭自然是毫不犹豫、满心欢喜地领命出征了。
唉!不得不说,这种行为着实有些卑劣无耻,完全不符合做人应有的道德准则。但遗憾的是,正如前文所述,由于隆武帝的帝号连满清都不予承认,所以这件原本足以让刘孔昭遗臭万年的丑恶行径,竟然没有人胆敢公然揭露和批判。
随着弘光、隆武、绍武这三位皇帝先后被俘,或遭杀害又或是自杀,在接下来漫长的十年光阴里,刘孔昭始终坚定不移地投身于抗击清兵的伟大事业之中,如此行径倒也算对得起他祖上的荣光了。
时间来到鲁监国十一年,也就是顺治十三年的时候,清军气势汹汹地挥师直逼舟山而来。在此危急时刻,刘孔昭临危受命,肩负起守卫舟山的重任,并毅然决然地率领着部下与来势汹汹的清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会战。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自那一战过后,刘孔昭便下落不明,生死未卜,但从种种迹象来看,他极有可能已经壮烈殉国了,毕竟在海上作战,掉到海里阵亡是件很平常的事情。更何况在舟山沦陷之后,他的儿子刘永锡悲愤交加之下选择投水自尽,如果身为父亲的刘孔昭还活着却选择逃亡,那实在是不合常理之事。
回首刘孔昭这一生,单就这最后以身殉国之举,便足以令人肃然起敬并为之称赞不已。正所谓真正的勇士从不畏惧失去自己的头颅,在这关乎国家存亡的紧要关头,刘孔昭能够舍生取义,以生命扞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着实当得起“忠义”二字。
只可惜那些投降清朝的东林复社文人墨客们,仍然对他百般诋毁,口口声声称他为“奸臣”、“权臣”,简直就是无稽之谈,真叫人唾弃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