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五章 走上新征程(二)(1 / 2)二战搬运工首页

铁骏对于自己率部离开察北之后北平天津所发生的事情并非一无所知他和赵老太之间的电报往来可是从来没断过,对于倭国政府和南京政府之间的扯皮他当然没有什么兴趣,他心里清楚现在两国之间所搞的什么外交交涉根本就是倭寇的烟幕弹这也是倭寇惯用的“伎俩”。

铁骏成立了“海外华人救国先锋会先锋军”,听上去还比较“高大上”,但是他的计划里面并不准备在关内发展,他也不想和国共两党发生任何纠葛,特别是军事上的“摩擦”更是他心中的“大忌”。所以,这次出兵关外,他还是改变了自己最初的打算,原本准备派两千人支援关外,这次变成了五千。除了学兵团的将近两千人继续在察北接受来德曼先进而又残忍的训练之外,铁骏又让“老北风”张海天高三元等人在老兵之中选择了几百人充实到“军情局”特别行动队当中,留在华北和“学兵团”一起作为自己的“军官预备队”,以应对非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北风穿行在山谷中所发出来的刺耳的“口哨声”伴随着高大的针叶林在狂风的作用下相互推搡发出的“唰唰”声,给五千名全副武装正处于急行军当中的战士们增添了一丝丝烦躁,有些年轻的战士紧张的都想对着天空“吼”上一嗓子啦。现在的“海外华人救国先锋会先锋军”五千精锐轻松穿过赤峰和承德之间的山地,经过两天的急行军,已经来到了辽西重镇“朝阳”。

朝阳城是一座有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别称“龙城”“三燕古都”。朝阳城拥有灿烂的“红山文化”,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有着“东方佛都”的称号。朝阳城是东北地区进关的重要通道,自古便有“金朝阳银赤峰,拉不败的哈达,填不满的八沟”之称。

朝阳城所在地区的地形非常复杂,层峦叠嶂,丘陵起伏,峡谷相间,沟壑纵横,只有小块山间平地和沿河冲击平原,主要山脉有努鲁儿虎山凤凰山杜岭山大青山和大黑山等等,结构为“七山一水二分田”。

铁骏和唐聚五董振堂等人带领战士们大黑山,何畏亲自安排战士们休息就餐,安排警戒放出流动哨,以保证营区的安全。而铁骏和唐聚五董振堂等人则爬到山头之上,利用昏暗的月光观察者即将穿越的平原地带。其实铁骏和他的主要助手们心里都非常清楚,真正的危险现在才算是正式开始了,五千人的部队可不是一两个人,随便躲躲都可以避开关东军和伪满军的搜查。这木大的目标,要想平安通过眼前这片大平原的开阔地带还真要精心策划一下才行。

铁骏带着自己的队伍想要到达的目标并不是赵桐的“救国先锋会少年铁血军”所在的辽南,而是位于辽东南的“凤城”。把“海外华人救国先锋会东北分会”总部设在这个地方是唐聚五提出来的,经过铁骏认真的“考察”,感觉到这个提议非常好,就采纳了唐聚五的建议。至于原因,铁骏自然有自己的考虑。

现在面临的问题,当然还是怎么不知不觉地通过眼前这片大平原。在铁骏如同“孙悟空大闹天空”一般将东北这个关东军的地盘搅得昏天黑地之后,恼羞成怒而又找不到那个所谓的“海外华人救国先锋会”人影儿的关东军开始了变本加厉的报复:第一就是加强对东北各个抗倭武装的围剿,但是这次大围剿又在铁骏的“干扰下”基本上以失败而告终第二个就是进一步加强了对各个抗倭武装根据地的封锁,具体的措施当然还是在城镇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爱国者,摧毁抗倭救国组织,严密控制人民活动在农村它们加紧推行“集团部落”政策,把分散居住的农户强行迁到它控制的“部落”中去,实行保甲制连坐法在抗倭游击区实行惨无人道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割断抗联部队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断绝抗联部队的给养来源,加紧经济封锁政治诱降。

在加紧推行“集团部落”政策之后,东北抗倭武装的活动范围确实受到了一些限制,经济上也受到了很大损失,但是所好的是铁骏给他们“补充”的战备物资相当充足,并没有出现历史上那种极其艰苦的生存环境。

正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集团部落”对限制东北抗倭武装的活动范围打击东北抗倭武装的经济活动确实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是大片“无人区”的出现也让铁骏钻了空子铁骏的“旅行神器”可以轻松保证自己部队的所有物资供应,根本不需要到什么“集团部落”里去“打秋风”而且东北本来就是地广人稀的地方,本就稀少的村庄又被合并到一起去了,留下来的空档正好给了这支军队以行动的空隙。

尽管利用自己的“旅行神器”,铁骏有很大的把握率领自己的部队通过这片平原进入辽东山区,但是第一次带大部队行动的铁骏还是十分谨慎。他和几位大将带着部队隐蔽在大黑山,就是在等待一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