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莱斯把参加登山比赛的选手限制在150人以内,前三名首先登顶者每人可以过得30万、20万、10万美元的奖励,其他参赛选手只要能够成功登顶,也可以获得一万美元奖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到两个小时,报名登山比赛的人数已经达到上限。
登顶乞力马扎罗山的丰厚奖金,以及成功后的荣誉感着实诱人,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的登山爱好者,可是报名门槛太低,这次活动的组委会又不接受网上报名,近水楼台先得月,150名成功报名的登山爱好者,清一色的都是当地土著。
在真正的登山高手看来,当地土著参赛就是浪费机会,于是有些心机重的登山高手,利用组委会组织此类比赛经验不足的漏洞,纷纷从成功报名的土著手中花高价冒名顶替,以至于正式比赛开始时,本来报名成功的是清一色的黑人,可透过厚重的登山服仔细看,黑人选手所剩寥寥无几,几乎都是来自于欧美的白人登山爱好者,只是他们身份标识还是成功报名者的资料信息。
登顶乞力马扎罗山的登山路线有七条,翁背线是最短的一条路线,难度也最高,从山脚下的热带雨林中,山体就简单粗暴地抬升海拔,变化之迅速,没有留太多时间给登山者来适应。
把登山作为竞技体育本来就很不人道,登山途中危险重重,有许多路段需要大家通力合作才能顺利通过,可现在参赛选手各自为战,唯恐有人超过自己,因此即使看到其他参赛选手遇到危险,大多数人也会选择视而不见。赛场如战场,谁也不肯为了抢救对手浪费宝贵的比赛时间。
海拔4700米处巴兰考大本营,选手们在这里休息一夜,天亮以后翻越垂直高度79米高的巴拉夫冰川,开始登顶冲刺。
比赛组委会想的很周到,为参赛选手们选在几近完美的宿营地,选手们享用完丰盛的晚餐,迫不及待的钻进帐篷,他们要好好的睡上一觉,保证第二天有充沛的体力完成最后阶段的比赛。也只有组委会的人才知道,在巴兰考大本营宿营的参赛选手只有110多人,其余的人都在头一天的比赛中失踪了。
冰川溶化后会形成间歇性洪水,另外热带雨林中还有无数的毒蛇,只要参赛选手遇到其中的一项,也就意味着他比赛进程提前结束了,甚至尸体都找不到。
第二天清晨,精神抖擞的参赛选手们用过早饭,整装待发,成败在此一举,厚重的登山服里,隐藏着一张张渴望胜利的面孔。
二十分钟后,比赛正式开始,参赛选手缓慢而又笨拙的涌向比赛最艰难赛段,翻越巴拉夫冰川,洁白光滑的冰川,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目的光芒,冰面上光滑无比,无处借力,选手们只能借助冰镐,努力向上攀爬,远远望去,就像是一群五颜六色的小蚂蚁附着在一块无暇的白玉上。
巴拉夫冰川形成年代较晚,冰质疏松,近年来消融速度十分明显,据地质专家估算,最多再有30年,位于赤道上的巴拉夫冰川将不复存在。不时有人失手或者是冰面脱落,从空中摔下来,沉重的行囊加上选手的体重,足以让从冰川上跌落的人粉身碎骨。
巴拉夫冰川的高度只有79米,却足足消耗了参赛选手四个多小时,直到正午时分,最后一名选手攀上冰川,疲惫不堪的他极力伸展四肢,把自己沐浴在刺目的阳光下。他有理由这样放纵自己,他的前面还有五个选手正在向峰顶发起最后的冲刺,其它的选手,都跌落在冰川下。
两天后,在乞力马扎罗山麓,希莱斯亲手把奖牌和奖金送到硕果仅存六位选手手中,比赛中出现重大的伤亡事故,是她始料未及的,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希莱斯临时决定,为六位完成比赛的选手每人再追加10万美元作为奖励。
有人提醒她,这些完成比赛的选手都是赝品,是冒名顶替。希莱斯淡淡的回道:“胜利者是不应该被质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