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关于选择(2 / 2)春秋别话首页

一个王朝的覆灭便在其上建立另一个王朝,他们从前任的身上聚集经验,颤颤巍巍的站起来,将那一条被前任走过的路给封闭,打上一个大大的叉,分界线很多,可是,我们经历的也足够多。我们走到如今的地步,不能不说,是历史替我们的选择,。

文明的前行总是伴随着血腥,历史的进步总不会是一个人,一个王朝的独大,不懂得吸取前任=人的经验,妄谈想要建立一个新的秩序,那么选择会把他们逼向死亡的角落。

元朝的覆灭于此有很大的关系。他们试图以武力来代替一切,以力破一切阻挡在他们前面的障碍。可是,他们总不会那么幸运,遇到的选择永远那么简单,遇到的障碍永远那么的轻易就能过去。历史的深邃总是难以捉摸的透,而文明的前行却不是一个人一个王朝可以做到的。

元朝想要把中华文明刨除在外,或者想要让它做低下的附庸,依托于他们新建立的文明,这是难以做到的。

且不说枝强干弱会不会将树压死的问题,他们想重新来过,意味着前面那些在血的教训和选择全部成了废物,一文不值,但是,他们又不想要你在上面铺路,建造地基,空中楼阁的想法总是躲着多难的。

当刀芒被遮蔽了,当热血冷寂了,面对他们的便是被自己造出的东西压死。

由此而观之,曹云不得不想到一个问题,中华文明的发展也不是不无道理的,我们站在文明的高峰,这当然是无可置疑的。

而这样的来历却是说明了一个问题:若是把不同国家比作是一条条相互不干涉的连线,每一条线都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心核”来支撑这条线的用作,那么中华文明在几千年来似乎只有一个心核,而遍观其他的国家,在每一次的轮换之后,便诞生一个新的心核。

新的意味着运作的简单,操作的简单,而操作的简单也同样意味着思维方式的简单。这样带来的结果便是:中华文明的心核在无数的累计之后,有了自主思考的能力,那些错误的答案总是能找到有效的事实来排除,它更多的接近于“心”,而其他国家的心核更接近于“能”。不同的功效和不同的文明思考方式带来的想法也是犹然不同的。

既然把中华文明的一条轴线用一个心核来衡量,那么,此时的列国就像是一个源头伸出的不同枝条,相互争夺,相互制约,属于内斗,但是,同样的,他们在用不同的方式作出选择,这样便是说,他们“互伤”却也在“互生”。他们在同时的进步,让文明少一个选择,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通过失去蛋来达到目的,这样的做法会有血腥,可是却足以成功,让高度更高,达到人们所惊喜的效果。

曹云愣愣的看着来往的人流,脑海里却不自觉地想到了其他与之关联的事情。那些麻木的还有悲伤地面孔让他怜悯却又无能为力。

以前的他看不到太多的繁华,所以他甘于默默地生存,可是,如今,他看到了太多的悲伤,视野在不断地的扩大,可是,力有不逮的感觉却是愈来愈重,他那刻安于现状的心在一次次的表达着愤怒,嘲讽他的无能,以及平庸。

怜悯,无能为力;悲伤,无能为力。

就连他想要改变的心都在呻吟着无能为力。曹云走出人流,默然无语,不去看那些让他不忍的面孔。

连仲倒是对此没有什么感觉,见识的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或许有意思的惊讶和怜悯也被外面震天响的轰隆声给抛却了。

曹云来到连仲的身旁,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连仲只说了一句“你跟我来看就知道了!”。说完,便先一步走出,曹云紧随其后。

随后的场景震慑了所有的人,但是,却不包括那些已经在战斗的人群,他们冷静而残忍的面对着这既定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