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3章 4.操训(1 / 2)出东吴记首页

时隔三月,东硖里附近又发现了死尸,虽说确定他们并非盗贼流寇,而是意外漂到了这里,但众人心中都仍然感到阴恻恻的。

王道潜则认为,硖南亭耳目通明,且不去管它,但东硖里附近近乎原始的荒莽深处,有许多林木水网遮蔽,有时候或许已经出现了近在身侧的危险却难以察觉,因而他认为,在强化东硖里本身的戒哨与防备之同时,或可分出木槊队的部分成员,巡查、探索东硖里之周边地带,找出附近较隐秘之道路,并标识危险区域。

他将这个主意与众人说后,也没有什么异议。老范更是大笑道:“原来你是为这个担心木槊队的操练。今天还有小半日时间,大家都不如直接来校场看看。”

而他刚大笑着说完,冯宣、史当等木槊队的武卒,也个个面上泛起激动的红潮,显得十分激动。

三个月前,木槊队又进行了第二次扩充,增加了包括邹虎在内的五人,总数已达二十人。这三月来,木槊队每人每日都能保证摄入足量鱼肉,又经过了课目安排极为紧密的训练,如今个个肌肉虬结,身形向外扩了许多圈。像史当这样原本身体底子较好的,甚至都能看到他双颊的横肉。

但在王道潜看来,木槊队武卒的最大变化,当在他们现在展现出来的纪律性以及专注力等在中古军人中较为难得的特质。经过这三个月从苦砺到习惯的过程,能明显看到这些人展现出一种与此世之寻常人大不相同的精神气质,甚至能察觉到他们有意地模仿王道潜等人的神态表情与肢体习惯,举手投足间,颇可见其自信的心态。

发生这诸多变化,其实也不足为怪。中国自古以来的兵制,一般都是所谓的“寓兵于农”,兵士的来源,是农闲时的农夫。

像前汉之时,“三时务农,一时讲武”,仅在每年秋天的八九月,由地方郡守与都尉将所有已“傅籍”的成年男子召集起来,考察他们诸如“骑士”、“材官”、“楼船”视地域之异而有所不同等的战斗技能,考虑到训练时间之短促,其训练强度大概是不足的。

而到了后汉,光武帝取消郡国兵之制,裁撤都尉之职,秋季讲武这种有限的训练也没有了,取而代之是称为“勇敢”、“勇敢士”、“应募”、“应募士”等的募兵增多。像现在已经被王道潜等收纳为“徒附”的张成,就曾在三年前得到三万三千钱的赀费,被朱儁募为兵卒前往南海郡平叛。

募兵的战斗力或许要比前汉制度下的寻常农夫义务兵强一些,因他们毕竟是自愿出战,应是具备超出寻常人的勇气的,且对自身膂力较为自信,并多多多少具有一些冒险精神。但后汉的募兵,除卫戍边疆者外,又多是有事时临时召集,在经验、战技娴熟度以及凝聚力上,当然要弱于日夜操训的常备军或职业兵了。

而王道潜底下这支由老范领头训练的木槊队,却是地道的职业兵。他们日夜苦训,有时候甚至在夜晚都要训练,其训练强度甚至已然超过了明末孙承宗所领之精锐。要之,孙部也不过是“三日一小操,五日合操,十日会哨,二十日大阅”,并不像木槊队这样日夜苦练。

“也好,咱们一起去看看吧。”王道潜微笑着看向史当与冯宣,“不过三个月下来,你们的身材与膂力的变化,我都看在眼里,所以并不担心。只不过日夜苦训,也不能只练得一些力气和耐性。为武卒者,更不是单打独斗,还须熟稔战技与阵列,做到士众一。”

史当与冯宣等人的脸上骤然就起了变化。而冯范与冯典两人也跟随木槊队训练了三个月,尽管曾为汉吏,然而此刻再听到王道潜这些直戳要害的讲述,倒也不再觉得有什么震惊的,反倒也露出极为热切的神情。

老范大笑着拉起王道潜的手臂:“走吧。我先把人都叫到一块,演练一个刀法和枪法的阵势大概。看了就知道不会失望的!”

于是一行人留下几个继续处理死尸与捡拾、整理环首刀和大臿的,其他人等都快步随老范与几个木槊队武卒奔向校场。史当得了几位穿越者的命令,跑远去叫其他武卒和诸公们的“弟子”去了。

所谓的校场在三角洲之西北,面积大约有后世三个足球场大小。众人穿过土垣中的沉重木门,看到里面十分空旷,仅在校场西南角近大门处有两排砖房与两排干栏式夯土屋。砖房系宿舍营房,夯土屋舍则用作诸如饭堂、比武、武库等其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