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离世的婆婆(1 / 2)苏联楼首页

这一家子住在婷姐家对门,家里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跟婷姐差不多,小女儿跟我一样大。为什么想起写这一家子,是因为一位老人,是男主人王叔的母亲。王叔是位有些奇怪的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楼道里的孩子都不太愿意去他家玩。他家的两个女儿也很少出来跟大家玩。

婆婆搬来楼里住是在10月中旬到11月,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是因为那时候一到快入冬,家家户户都囤大白菜,腌制酸菜,婆婆来的前一天周日,楼下来了一大卡车,拉了一车的大白菜,邻居们都买了不少,小伙伴们可有的玩了,大家都争着往楼上抱大白菜,比谁上楼的速度快,谁搬的多。家家门口都堆了好多白菜。楼道里放眼望去全是白绿的大白菜,给楼道里增添了色彩。

我记得上小学时,有一天放学我回来,楼梯上到三层一抬眼就看到一位老人个子不高,是位小脚老婆婆站在楼道头的窗前往外望,手里来拿着一个长杆,长杆上拴着一个绣花的小黑包,黑包上的花有些褪色,但很漂亮,这是我初见婆婆时的印象。婆婆听到有人上来,往楼梯这边看过来,看到我,冲我笑,还说了一句放学啦。我吓了一跳,不认识这位婆婆,嗯了一句,就赶忙往家门口走去,走的急,挂在书包上的四带掉到了地上都不知道。婆婆捡起来,喊我,小女娃,东西掉了。我转头看见婆婆手里举着我的四带,一笑满脸皱纹,头发好像抹了头油般向后梳着。我机械的接过东西,嘴里说着谢谢婆婆。

我回到家问母亲,楼道里的那位婆婆是哪家的长辈啊,母亲说是王叔的母亲,

来王叔家养老的。

就这样我经常是在放学回来,看见婆婆在楼道窗前往外望,经常跟婆婆打招呼,多刚开始是放学啦,嗯,到慢慢的熟悉起来,婆婆已经知道我叫芳芳啦,一看到我就亲切的喊我芳芳,问我上学累不,都学什么啦,婆婆对我说的每一句话都很认真的听,我给婆婆讲语文课老师讲了什么,新学了哪几个生字,手工课做了什么手工。婆婆有时候还给我准备吃的,有时候是一把花生米,或是一块糖,都是用小方帕子包着。

婆婆是东楼门三层这边最年长的,大家都尊敬婆婆,俗话说家有老人是个宝,苏联楼里的邻里亦是这样,住在楼里就好比是一个大家庭,婆婆就是这个大家族的老祖宗,大家都愿意跟婆婆聊上两句。

婆婆家是关里人,婆婆有个旱烟袋,就是我第一次见婆婆时她手里拿的,当时我还不知道长杆子是做什么的,后来见婆婆次数多了,才知道那根长杆是烟袋杆,那个好看的绣花口袋是装烟叶的。

我总感觉婆婆身上有好多故事,婆婆抽烟袋的样子,很有一种气场,吸一口烟,望向窗外,抹了发油的头发一丝不苟的贴在脑后,任谁看过去,总有一种江湖味道,感觉婆婆年轻时,一定做过什么名震一方的大事儿,感慨往事如过往云烟。

婆婆是山东人,从小随父母一起北上,婆婆的父亲是位手艺人,靠着一门手艺养活全家。婆婆从小就喜欢刺绣,我第一眼记住的绣花口袋就是婆婆绣的。婆婆来王叔家养老多有些无奈,之前婆婆都是跟女儿生活在一起,只是王叔的姐姐得了病,去外地看病,婆婆不想让女儿为难,就提出要跟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

母亲一直不会包粽子,婆婆没来之前,每年过端午节,都是母亲有个好朋友吴姨给包好送过来的。那个年代还不太流行买粽子,家家都是会包的多出力气,给不会包的带出来份儿。那年婆婆来了,端午节到了,婆婆在楼道里教大家包粽子,婆婆的手真巧,一眨眼的功夫紧实的糯米粽就包好了,又大又紧实好看。母亲跟着婆婆学,婆婆包粽子有窍门,母亲在婆婆的精心指导下,学会了包粽子,那年的端午节,母亲很高兴学会了包粽子,不仅自家包了一大蒸锅,还给母亲的朋友们送去,就连吴姨,母亲都给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