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三四章换购独山玉石(1 / 2)东北松花江上首页

晚上早早就和诸葛老头坐着毛驴车,特意到汽车站南边三里左右到卧龙岗下,找到一家招待所,要诸葛老头一起住下明天还要去独山。

诸葛老头以回家喂毛驴的借口婉拒了李一帆,李一帆看已经是傍晚时间了,就早早休息。

次日一早,在黎明的曙光和微风中,乘兴游览一下卧龙岗,这年代的卧龙岗还没有开始收费,后世的人很快就开始考虑经济基础了,由一角钱门票,到五角、二元、五元、十元、二十元,后世的李一帆来过一次,门票是五十元人民币一位。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蜀国丞相诸葛亮曾在南阳隐居躬耕,号卧龙先生,其隐居之地就被称为卧龙岗。

卧龙岗,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宛城市卧龙区,南濒白水,北障紫峰,登其顶可瞰宛城,因地势四面稍下,惟中岗隆起,故又称隆中。

相传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隐居地和汉昭烈皇帝刘备从新野顶风冒雪“三顾茅庐”处,也是“三分天下”的策源地和历代官方祭祀诸葛亮的地方。

卧龙岗上的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宛城的祠宇。

始建于元代,一说建于魏晋时期,元大德二年(1298年)南阳监郡马哈马主持对其进行修葺。

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曾云“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诗圣杜甫《武侯庙》云:“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卧龙岗武侯祠现存历朝历代碑刻400余块,元明清三代雕刻的石碑字迹非常清晰,还有部分宋代、唐代的碑刻遗迹。

八点半左右,回到招待所门口,诸葛老头已经赶着毛驴板车在等着了。

坐上板车小毛驴开始奋蹄狂奔,诸葛老头开始宣传宛城的名胜古迹。

宛城医圣祠,是为东汉伟大医学家张仲景的墓址的所在地。创建于何时无确考。明清时复建并多次修葺,至清末发展盛极一时,计有殿宇、亭台、楼阁十多处,面貌焕燃。

民国初年为驻军拆毁,仅存大殿、东西偏殿、过殿四合院式建筑及仲景墓亭。

宛城另一个古迹就是王府山。

宛城人有句顺口溜:“宛城有个王府山,巴巴差差挨住天;社旗有个春秋楼,半截还在天里头。”都是夸张其高。

其实王府山不过23米,8层楼高。但那时宛城最高的建筑也就是城门楼,相当于现在的三层楼,其他都是匍匐的平房。

在城之一隅突兀一个20多米的家伙,确实是危乎高哉了。王府山是座太湖石假山。

太湖石假山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在我所见的全国所有假山中,王府山是最高的,它险峻秀拔,玲珑怪奇,远观近玩,皆有情趣。

宛城王府山建于明初,距今已有600年历史。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封其第二十三子朱桱为唐王,藩宛城。

当时朱桎只有5岁。在他还没有就藩前,朝廷就在宛城大兴土木,营造唐王府。《明嘉靖宛城府志》载:“唐王府后有石山,名日王府山。”它是王府花园中的主要建筑。

据民间传说,这些石头都是从2000里外的江苏太湖运来的,人抬牛拉,历时数年。山呈圆锥形,除主峰外,另有四个支峰,取“五峰并峙”和“四峰拱朝”之意。

支峰下边有奇巧的洞窟,洞窟之间,崎岖贯通,一步一景。穿洞走穴,爬60道台阶,螺旋而上,可达主峰山顶。

山顶有亭,凭栏可鸟瞰全城,也可远眺九架孤山,紫山、塔山、独山、蒲山,皆历历在目。

唐藩共历9世11王。历代唐王生活都很腐化。由于站在王府山上能俯瞰全城,所以王府山就成了历代唐王的嘹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