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卿安自言臣?(1 / 2)大明:开局一条绳,结局一个碗首页

听见陈辉的回答,郑成功的脸上以极快的速度闪过一丝无法察觉的失落,随后瞬间恢复如初,笑道:“怎么跟我都称上‘臣’了?”(“卿安自言臣?”)

郑王府本是前朝所留,在清廷统一后盘踞台湾,后来荷兰人强势登陆,郑成功权衡利弊之下,认为荷兰如朝阳,清廷如夕阳,朝阳难守,清廷易攻,更何况,即使两百年过去,台湾人仍旧朝思暮想着大陆。

这种乡愁,是任何情感都替代不了的。前朝,曾有一位大诗人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描绘乡愁,郑成功觉得再贴切不过了。

正因如此,当郑成功提出暂时退守大陆的时候,得到了王府上下以及台湾人民的支持。

民心所向,所向披靡。

郑王府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了清廷的海防,成功在福建有了一席之地。

也正是在那时,观望到清廷不堪一击的吴三桂果断出兵,果然一路势如破竹,长驱直入,可谓直捣黄龙。

一弯海峡所隔,不仅是乡愁,更是文化习俗上的不同。

满清统治者自知夷狄身份,于是对汉人采取更为严厉的统治措施。更有甚至,一时间,“奴才”成了比“臣”更为尊贵的称呼。

曾几何时,西北大将军年羹尧手握数十万兵马,面对自己扶持上位的皇帝胤禛,想要称一句“奴才”,却还要被朱批为“不合时宜”。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不再举例。

就在清廷奴化汉人的同时,海峡对岸,却呈现出一种对平等观念的固守。

民国及民国以前,社会繁荣,自由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莫说王宫贵族,即使是一国首脑,与普通工人相遇,二人也是平辈论处,互相鞠躬、握手,绝无跪拜之礼,亦无跪拜之心。

又者,其时科技高度繁荣,网络传播成为常态,记者、媒体、网民监督公权力,几乎实现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只可惜,后来社会倒车,一切荡然无存。

在清末时期,人们还可以想象民国以前社会的自由平等。

明代末年,皇权观念根深蒂固,普通百姓已然无法想象,但还愿意相信大同社会的真实存在。

及至宋、唐,士大夫视民国,如视神话,只认为乃是理想构型,并无真实存在。(正如今人之视尧、舜)

而宋、唐距民国,不过九百年,变化之大,令人唏嘘。

正因如此,在保留了民国最后传统的郑王府内,郑成功和他的幕僚相处不似君臣、更似朋辈。(但令人遗憾的是,郑成功的一视同仁,并没有用到他的侍女身上。)

也正因如此,郑成功才会奇怪,陈辉为什么会自称“臣”。

“王爷,”陈辉神秘一笑道,“您听见我的这声‘臣’,有什么感觉?”

“感觉?”郑成功奇怪地问道,“很奇怪啊,怎么了?”

“还有呢?王爷,您再仔细想想,仔细回味一下。”

“真没了啊……”

郑成功话虽如此,但还是依言,闭上双眼,又想了一遍,突然,一股难以言说的感觉宛若电流般从脚底直冲头顶,随后瞬间麻痹了全身。

“臣!”

“臣!”

“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