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决定,革新官制!”朱常洛的声音掷地有声,在大殿内回荡,久久不息。
此言一出,犹如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一块巨石,顿时掀起惊涛骇浪。文武百官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惊讶之情溢于言表。
“皇上,万万不可啊!”年迈的首辅申时行第一个站了出来,颤颤巍巍地跪倒在地,“祖宗法制,不可轻改啊!我大明立国数百年,能有今日之盛世,全赖祖制。皇上如此草率变革,置祖宗于何地啊!”
申时行声泪俱下,痛心疾首,仿佛朱常洛犯了什么滔天大罪。许多保守派官员也纷纷附和,一时间,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皇上,申大人所言极是!我大明自太祖皇帝立国以来,便以洪武祖制为根基,岂能随意更改?”
“皇上,祖宗之法不可违啊!还请皇上三思!”
朱常洛看着眼前这群道貌岸然的官员,心中冷笑。这些人嘴上说着“祖宗之法”,实际上不过是担心自己的权力和利益受到损害罢了。
他早就料到会遭到阻力,但他并不打算退缩。他深知,明朝积弊已久,官僚体系臃肿低效,不进行彻底的改革,大明王朝只会日益衰落。
“诸位爱卿,朕意已决!”朱常洛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他的语气更加坚定,“朕并非要全盘否定祖制,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一套更有效率,更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官制体系!”
“皇上……”申时行还想再劝,却被朱常洛抬手打断。
“朕知道,诸位爱卿心中还有疑虑,”朱常洛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一位身穿红色官袍的官员身上,“海瑞,你来说说,当今的官制,究竟有哪些弊端?”
海瑞,这位以刚正不阿著称的清官,一直以来都对明朝的官僚制度深恶痛绝。此刻,他听到皇帝点名,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
海瑞应声出列,他身形消瘦,却挺拔如松,眼神清澈而坚定。“皇上圣明,当今官制弊端重重,臣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他顿了顿,声音洪亮,“其一,冗官冗员,效率低下。朝廷机构臃肿,官员数量众多,却尸位素餐者比比皆是,真正办事的少之又少,导致政务推诿扯皮,效率低下。”
“其二,选官制度僵化,唯出身论,不重能力。科举取士本是选拔人才的良方,然则如今却沦为八股取士,空谈性理,毫无实用价值。更有甚者,许多官员凭借祖荫或捐纳入仕,毫无真才实学,如何能胜任官职?”
“其三,地方权力分散,互相掣肘,难以形成合力。地方官吏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遇事推诿扯皮,严重影响了政令的推行和执行。”海瑞侃侃而谈,将当今官场的弊病一一列举,句句直击要害,听得许多官员面红耳赤,羞愧难当。
“一派胡言!”申时行听不下去了,他吹胡子瞪眼,指着海瑞怒斥道,“海瑞,你休要危言耸听!我大明官制传承数百年,怎会有你说的这般不堪?你这是对祖制的大不敬!”
“申大人此言差矣,”朱常洛面色平静,语气却带着一丝威严,“海大人所言句句属实,难道你想否认吗?想当年,孝宗皇帝锐意改革,重用贤臣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等新政,使得大明中兴,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为何到了今日,朕只是想效仿先贤,革除弊政,却遭到如此阻挠?”
“皇上,张居正之改革,乃是为了充盈国库,并非要动摇国之根本啊!”申时行眼珠一转,搬出了张居正这杆大旗,试图混淆视听,“皇上切莫被某些奸佞小人所蒙蔽,妄图颠覆祖宗基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