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早上的朝日新闻上,汤川博士发表了长篇科普文章,向国民介绍了屡屡在决战中发挥作用的核弹。文章将核弹描绘成一种需要“东方式的哲学”才能参透的武器。
汤川说:“它的很奥妙,但其实也很简单。一年前,当我百一筹莫展的时候,是从一副孩子的画作中得到了启发,从而推翻了原来过于复杂理性的设计,用最质朴的思维探索得到了宇宙最艰深的奥秘。”
显然日本人已经意识到,要在这场核弹研发的竞赛上,给后来者灌一些迷汤。如果美英甚至德国,打算认真研究这篇将核裂变与玄学扯上关系的文章,那么在设计路线上多多少少会走一些弯路。当然,这篇文字的另一重目的,在于暗示国民,日本最终获胜是宿命。
在另一篇呼吁英美务实和谈的文章中,大本营将核弹重新定义为战役武器。暗示,日本核弹产量已经很大,而且种类繁多,其当量从一至十万吨不等,可以用各种方式,将其投掷到敌人头上。
褚亭长开始坐不住了,几天内掸邦铁路就会被切断,那么他的八成物资就没了。他预计春日丸上打捞的原子弹材料存量已经使用过半,但是不知道日本本土的核材料提炼到了什么程度,是不是可以源源不断补充了。现在他不能再随心所欲地用兵,任何兵力集结,都可能导致巨大的伤亡,而且,原子弹对士兵精神层面的打击是一个始料未及的问题。他和419的每一个人,都来自于核弹未投入实际交战的时空,必须承认有些被动。而日本人正在充分利用这方面优势,他们的核威慑理论研究走的很快,除了夸大核弹威力数量,甚至还出现了假核弹,恐惧蔓延的势头,比预料的要快得多。
林秀轩判断,坂垣现在梦寐以求的,应该是用核弹大量歼灭褚亭长的部队,日本陆军对核攻击目标,实际上介于战略层面与战术层面之间,强调的是其战役作用。
从海南岛或者马来的机场起飞,距离战场太远了,他们很可能会选择越南或者泰国的机场。这样就能压缩反应时间。胡志明的人已经发现了大型轰炸机出现在了金瓯半岛,说明了敌人的企图,但是现在来不及摧毁这些轰炸机了。
419已经很接近预发射地点了。秦小苏这里已经可以与419隔着半个地球,进行有效联络。现在的问题在于计划。
坂垣主力与矶谷廉介主力都进入了泰北,饭田一部分兵力在缅南,一部分在向坂垣靠拢。整体而言敌人兵力在收缩,但是这些部队仍然太分散。
419的氢弹当量,远比日本人的原始裂变弹大得多,但是它是一种战略武器,预设目标是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如果几十万敌人散布在几百公里战线以及纵深地带,威力再大,也无法起到决定性作用。
褚亭长与林秀轩小组最后一次碰头,研究对策。
林秀轩一个月以来,一直在前方研究日军的进攻特点,他自信比最近装死的褚亭长更熟悉坂垣的作战方式。所以开会时,他先提出了方案。
“我研究了坂垣在马来的进攻。敌人有在核弹轰击的突破口后面,集中兵力的趋势。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方向。”
“确实如此,”参加会议的陶明章点头,他亲历了那次原子弹攻击。
“但是集结两个师团仍然太少。要知道,419的每一枚氢弹当量为100万吨。”
褚亭长说。
陶明章听到这个数字,不由得咽了口唾沫。
“100万吨可以覆盖多大区域?”他问道。
“比日本人的2万吨的核弹当然大一些,但是也有限。”林秀轩说道。
“具体能有多大?”陶明章似乎很执着与这个问题。
“2万吨的核弹,覆盖半径1。9公里,覆盖面积约为11平方公里。所以日本人想用这样的东西暗杀褚副艇长还是有点困难。至于最近的加强型核弹,如果有10万吨当量,半径大概有3公里,覆盖面积30平方公里左右。”
“100万吨呢?”
“半径7公里,覆盖面积为150平方公里。”